莱山区院格庄街道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面开花”

烟台日报 2019-10-17 08:51 大字

院格庄街道村民正在忙着采摘丰收的果实。桃子熟了,苹果飘香……莱山院格庄街道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下,院格庄街道把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强村富民,建立村集体与群众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如今的院格庄街道处处生机勃勃,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节节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庄焕发新活力在院格庄街道郑家庄村,三个崭新的大棚正在建设中,这可是村合作社新计划中的“重头戏”。“去年我们村种植了一个棚的菌类,可由于缺少专业指导,不算成功,今年我们准备种植三个棚的食用菌,为了让这次种植万无一失,我们和鲁东大学的女博士团队进行了合作,加上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助力,我们今年决定种三个棚食用菌。”郑家庄村书记兼主任郑奎波笑着说。

郑奎波并不是盲目自信和乐观,因为这次种植菌类的团队让他非常有底气。郑家庄村作为“女博士创新团队实践服务点”,16位鲁东大学的女博士经常来到田间地头“献计献策”。9月13日,女博士郭笑彤一行三人就来到田地里指导工作。据了解,三个菌类大棚准备种植市场行情很好的赤松茸、羊肚菌和大球盖。种植成功后,将在郑家庄村大面积种植。“2016年5月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目前流转土地70余亩,合作社2018年收入3万元,今年我们加上食用菌种植,再就是我们还打算集有机农产品、种子、苗木、花卉于一体的生态农场为目标,建设1个全自动现代化种植大棚、1个花卉棚、1处农资超市、1个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收益40万元,群众每人增收1.2万元。”郑奎波介绍说。

距离郑家庄不远的初家汤村,2019年3月建立了合作社,经过半年的筹备和推进,目前也是势头喜人。合作社流转的土地种植了地瓜、苹果等,今年预计收获“烟薯25”地瓜40万斤。在初家汤村委大院旁,村里合作社的农产品展厅已经布置好了,“以后我们的农产品都会在这里展示,有地瓜、蜂蜜、苹果、樱桃等等,随着合作社越来越成规模,我们展示的农产品会越来越多。”初家汤村主任初忠会说。

初忠会告诉记者,修缮改造占地约9亩的知青大院进行餐饮民宿,建设一处蜜蜂养殖基地和一处儿童乐园,打造集吃喝玩乐住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示范村。“合作社今年刚刚建设起来,采用集体统一种植和发动群众自我管理经营的方式运营,发动50余户村民种植地瓜100余亩,发动150余户村民种植苹果500余亩,合作社保底收购村民的地瓜、苹果。”目前,初家汤村建成2个各占地约1亩的地瓜(烟薯25号)育苗大棚、1个占地约1亩的蔬菜种植试验大棚。地瓜育苗大棚已育苗50万棵进行销售,收入达到8万元,2019年预计收入将达到18万元。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院格庄范本”加快乡村振兴,推行“党支部+合作社”模式,以党建引领带动村居产业振兴。莱山区院格庄街道率先启动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夹河村、郑家庄村、初家汤村、于家汤村、院格庄村等村庄或已经建立合作社或是正在筹备建设合作社。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效将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群众的能动性等要素融合在一起,优势叠加互补,形成聚合裂变效应,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一模式打破了以往村集体将资源、资产简单发包租赁的低层次、低效益增收模式,把分散的土地规模经营,有效将村集体资产激活增值,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群众收入。“党支部开展工作有了抓手、群众对村集体有了依赖,我们真正找到了做‘当家人’‘领头羊’的感觉,在群众中有了威信和话语权,村民们尝到了甜头,我们的生活就越来越有奔头。”夹河村村书记初传校说。

院格庄街道属于莱山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夹河村37名党员,2017年设立合作社,2018年村集体收入9.77万元;郑家庄村34名党员,2016年设立合作社,去年村收入20.04万元;初家汤村今年成立合作社,相信村集体收入很快能翻好几番。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不仅体现在集体增收、群众共富上,更重要的是把党组织和群众拧在了一起,改变了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YMG记者衣文萍通讯员隋第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搭建“爱心桥”解决民生事 奇山道德先锋志愿服务大队不忘初心走公益之路

YMG记者禛祎通讯员牟村摄影报道一个港湾,传递一份爱,每个人都在辛勤耕耘,用双手扮靓城市,用奋斗创造明天,让芝罘成为...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