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铺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眼下,莱山农村一派繁忙的景象。在院格庄街道夹河村,村民在合作社热火朝天忙碌着,摘桃子、苹果,侍弄葡萄,产业旺盛,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在解甲庄街道的朱柳村,这个有名的苹果生产基地,村民享受着“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近年来,莱山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招才引智唱响“人才大戏”,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如今的莱山,村庄美了,产业旺了,百姓笑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乡村振兴,既要外在兴,更要内涵美。莱山坚持“内外兼修”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产业塑骨,开拓乡村发展新格局,以文化塑魂,培育乡村文明新动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时下,莱山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全面“上线”,正在全力以赴朝着全面振兴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壮大优势产业,农村迎来“好日子”走进院格庄街道夹河村,宽敞的路,整齐漂亮的大瓦房,俨然是现代化新农村的模样。以前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村民生活也穷困不堪,乡村振兴刮来春风后,在政府的扶持下,村里推行“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带动村居开始振兴产业。“我们夹河村地域面积195公顷,其中耕地占3/4,所以我们就应该让地里长出金疙瘩,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村集体收入可达70万元以上,村集体富了,村民自然过上了好日子。”夹河村初传校书记说。像“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的村居,年内将达到16个。在产业振兴方面莱山区也是多元化寻觅出路,推出了六大主流模式。通过“工商资本+土地流转”模式,招引工商资本开展集约经营。位于院格庄街道的瀑拉谷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流转了11个村居的1.8万亩闲置土地、山地,建设现代化葡萄种植基地、葡萄酒生产线,成立烟台市葡萄酒交易中心,打造葡萄酒产业链众创空间,创建4A级旅游景区,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接待游客100万人,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实现利润5亿元。项目建设既为村居群众带来稳定的土地租赁费收益,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其中入社村民年均增加收入1.7万元。通过“美丽乡村+现代农业”模式打造的美丽乡村,有颜值又有产值,解甲庄街道的朱柳村就是其中一个。莱山区坚持环境打造先行,下大本钱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目前莱山A类村庄达到36个,A类美丽乡村覆盖率达54.55%,B类村有27个,C 类村3个,去年已彻底消灭了D类村庄,今年将彻底消灭C类村庄。村居环境一天天变好,显著增强了村居、群众发展致富项目的信心和底气。而莱山街道官庄村采用“财政撬动+基础配套”模式,这个远近闻名的大村,因为没有农贸市场,村里几百亩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莱山区专项奖补村集体建设1处果蔬批发市场,切实改变该村农产品销售困难的现象。6月15日,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实践中心在莱山区院格庄街道正式设立,成为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着力打造的首个乡镇示范工程。近年来,莱山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产业振兴引领保障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思路,自2017年起,高标准实施村居致富项目三年培育计划,每年至少安排2000万元的奖补资金,按照“雪中送炭、保底兜底、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集中政策资源重点扶持,目前全区114个村居已有79个村拥有了至少一个集体产业项目或稳定增收途径,年集体收入过30万元的村达到61个,完全消除了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居,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增幅均居烟台市第一。招才引智,唱响文化振兴“大戏”戏好要靠唱戏人。莱山的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要靠更多的乡村振兴人才来绘就。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实践中心落户莱山,为乡村人才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目前正逐步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乡村振兴战略高端智库。同时,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实践中心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刻,结合莱山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拿出一系列的“智囊”,为莱山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形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创建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提供智力支持。今年4月,将2016年出台的“莱山英才计划”再延长3年,首次将取得高职、技校毕业证的高级工纳入补贴范围。同时改进人才补贴的发放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人才次月开始发放补贴,对顶尖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资助,增强了政策的开放性。精准对接,形成引才长效机制,上半年,区委组织部会同部分单位赴日本产业株式会社、韩国金钢工业、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海创千人(四川)双流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中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地举办高端人才推介会11场,现场与30余名人才建立了联系,兼职引进5名省级以上专家,招才引智工作取得阶段性突破。目前,全区已收集全球各类专家基础信息1.5万余人,储备人才2000多人,已于7月底系统初步成型。在多措并举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莱山区坚持“文化育民”,大力弘扬向上向善正能量;坚持“文化乐民”,不断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坚持“文化惠民”,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服务水平;坚持“文化富民”,着重推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文化富民方面,莱山区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一三产业互动发展”为指导,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注重将有机蔬菜水果采摘与农家乐休闲养生相结合,注重将现代旅游元素与特色山水景观相结合,注重将农产业销售与优势产业项目相结合,涌现出了瀑拉谷酒庄集群,东沟生态产业园,山东怡和山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解甲庄祥和生态示范产业园等一大批优势乡村文化产业项目和企业。改善人居环境,村庄迎来美丽“蝶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在改厕与改水高标准推进的过程中,考虑到莱山区现实情况,按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产品的原则,拟定了两种改造模式。一种是单户厕改+污水收集管网+污水站处理达标排放模式,解甲庄街道南水、朱柳已按此模式进行了招投标,户均单价约为1.2万元,该模式优势在于污水处理效果好,收集、处理污水能力强。另一种是单户厕改+单户就地污水处理设备+污水收集管网排放”模式,每户污水通过室外主管网收集,户均单价按施工难易程度约为1.3万元。这两种模式目前比较先进的改造方式,优势突出。“改造后好处很多,最大的好处就是改善我们农民的居住环境,而且达标排放的水可采用管网+蓄水池收集,用于灌溉、绿化和景观建设等方式进行二次利用,再就是后期养护清运工作比较简单,大约五年清运一次,每年约需10元钱的设备运行费用,很棒的设备。”解甲庄街道南水村民告诉记者说。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莱山区召开全区推进会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先后组织专题培训2次、观摩学习5批次,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学政策、学经验、拓思路。结合机构改革调整部门包村,强化以“包村居班子促素质提高、包贫困户促脱贫攻坚、包矛盾化解促和谐稳定、包村级事务管理促运行规范、包基础设施建设促环境优化,提升村居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村居集体经济实力”为主要内容的“五包五促双提升”工程,提升包帮实效。把优势力量向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村居倾斜,由街道园区牵头组织村居和包村部门集中见面,安排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入村对接,帮助村居研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目前60个涉农村居有15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14个村居有产业项目的达79个。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禛祎通讯员李言霞赖淑娴摄影报道)为倡导青少年养成正确的饮食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理念,近日,烟台...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