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怀乡心恋故土
□孙为刚与峻青先生相识20余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那严重的难以自拔的“怀乡病”。
“对于故乡,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如果说有一种病叫作‘怀乡病’,那么我是这种怀乡病的严重患者。”这是先生在他的散文《乡情》中的一段话,也是先生怀乡情结的真实写照。
先生以小说、散文闻名于世,诗歌的数量不多,但就在这为数不多的诗歌中,我看到了一个怀乡病患者的殷殷深情。
1948年3月,先生随胶东区党委机关报《大众报》、烟台市委机关报《烟台日报》等山东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组成的南下干部中原支队新闻大队踏上南下征途。途中,峻青写下一首20行的五言诗———《出胶东》,其中最后一节写道:“为解江南苦/何辞万里行/岂无乡土恋/更念九州同”,初露思乡之情。
南下之后,戎马倥偬,步履匆匆。随着离家的脚步越走越远、时间愈来愈久,先生的“怀乡病”便与日俱增、日益严重。
1953年春天,先生回到了阔别五年之久的胶东故乡。这是他成为专业作家后第一次回乡体验生活,补充材料,准备进行长篇的创作。怀着久别重逢的兴奋和喜悦,先生一头扑进了故乡的怀抱,迎来了第一个创作高潮,一大批精品力作相继问世。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禁锢的解除,恢复了行动和创作自由,先生迎来了第二个创作高潮,怀乡之情也得到尽情释放。
1980年春,先生在《病中偶感》一诗中写道:“素怀乡心恋故土/时有佳兴忆华年/久病愁闻秋夜雨/频遣梦魂返故园”。1987年的春雨之夜,先生写下一首《风雨思乡》:“江南草长鹧鸪飞/却忆故园儿时姿/乡心宛似离巢燕/每因风雨更思归”。思乡、思归之情难以自已。
1992年春,海阳县政府邀请先生回故乡参加樱桃节。当时,先生正在上海华东医院住院,因病难以成行,便在病榻上赋诗一首———《海阳樱桃节感赋》:“卅年书剑滞江城/楚山吴水伴浮生/文章草草皆尘土/岁月匆匆半飘零/病久益感韶光贵/人老倍增怀乡情/每闻故园春意好/频频登楼望归鸿”。怀乡之情溢于言表。
1993年6月,先生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告,抱病回乡参加第二届海阳樱桃节,没想到第二天心绞痛发作,不得不住院治疗,在去医院的路上,先生透过车窗,看到故乡的林寺山,近在眼前但却不能驻足探望,在缓缓而行的车上,他默默地吟诗一首———《望家山》:“飞车浴晖扬轻尘/樱桃似火柳似茵/家山在望归未得/顿使游子泪沾巾”。思乡之情,令人唏嘘。
这年8月,先生从潍坊返回故乡,不料旧病复发,住进毓璜顶医院。在病床上,先生写下一首《烟台午夜听雨》:“岁岁频返海边城/故园风物总牵情/卧听胶东一夜雨/足慰江南半生梦/乡心不与年俱老/痼疾却随日益增/安得扁鹊回春手/踏遍齐鲁万千峰”。痼疾缠身的无奈、期待扁鹊的夙愿、“踏遍齐鲁万千峰”的期待跃然纸上。
1997年,农历丁丑年春节将至,山东电视台赴沪给先生拍摄电视专题片,“爆竹声中,丁丑年至,天涯游子,倍动乡思”,在上海的家中,峻青即兴写下《丁丑怀乡偶成》:“云山北望雪漫漫/齐烟九点路三千/一片痴情恋故土/半生壮志写乡贤/梦里频驰烽火道/望中尽是不夜天/几度沉浮人已老/犹有豪兴再着鞭”。
每逢佳节倍思乡。2005年岁末,峻青在上海的家中又想到了家乡的林寺山,写下一首《怀乡》:“当年万里赴戎机/林山回首梦未稀/岁岁久做异乡客/总觉异乡非所居”。
2006年12月24日,先生在上海的家中“晨起披衣急书”,写下《思胶东》一诗:“一生行迹似飘萍/河山万里任纵横/太行寺钟入戎梦/江淮荒鸡催晓征/年年长做异乡客/岁岁栖居吴越城/故里亲友半零落/缘何犹自思胶东”。殷殷之情,跃然纸上。尤其是最后那句“缘何犹自思胶东”,像一记重锤,重重地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发出如此喟叹,喊出这样心声,该是怎样一种滚烫炙热的感情!
先生在书画艺术上也颇有造诣,成就斐然,出版过画集,在海内外办过画展,在一些书画的题字上也体现出浓浓的乡情。在一幅《樱桃小鸟图》上,先生题诗曰“最忆海阳五月天/珍珠红遍万重山/可怜半生怀乡梦/樱桃恨不到江南”。在一幅《绿柳黄莺图》上,先生题诗写道:“最忆儿时故园情/黄莺恰恰柳间鸣/聊将一枝怀乡笔/来慰江南半生梦”。
捧读这些秀美隽永的怀乡诗篇,先生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眼前。如今,先生已驾黄鹤去,只留美文在人间;魂兮归来故园在,心香一瓣祭忠魂。
新闻推荐
8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军转工作者座谈会在市人防办举行,来自人防战线上的退、复、转军人们齐聚一堂,话过往、谋未来,立志当好...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