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故再读《秋色赋》

烟台日报 2019-08-29 09:41 大字

心灵微品□孙慧铭惊闻峻青先生离世消息的时候,正与几个文友相聚,没人愿意去相信。不久,从另一友人处得到确证,大家都沉默了。少刻,有文友说了一句:“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

我们都知道,这是峻青先生那篇《秋色赋》里的一句话。先生的《秋色赋》是久负盛誉的名篇,因曾入选过中学语文课本,而被人所熟知。我珍藏有一本人民出版社于1978年出版的先生的一本以此为名的散文集,并先后拜读数遍,此篇也是我最熟悉和喜欢的。这不仅仅在于其优美的文字,更是因为文中所寓意的那种乐观和理想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感染了我。

不是吗?这篇文章,我们都知道,它写于1962年秋冬之际,写于故乡胶东半岛。在那样一个严重困难的时期,峻青先生以此文表达了人民,包括他自己那种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在创作谈里说的那句“再出现逆境的时候,懂得必须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它”,铿锵有力,对我人生的启迪,影响深远。

峻青文化研究会的会长安家正先生在他的《峻青先生散文研究》一书的题记中说:“回荡着时代的主旋律———哦,这就是峻青的散文。”没见过峻青先生,但这不妨碍我通过他的文字,与他“一见如故”。一见如故的原因在于,我从《秋色赋》中读懂了作为一个文学人该具备的家国情怀,也读懂了峻青先生的真性情。

所有懂得的人都知道,在这个季节,不只是有落叶的飘零、流水的寂寥。又或许,山鹰和海燕也该知道,在这个季节的思想深处,奏响的依然是嘹亮的进行曲。因为,在这个季节,有一个游子正吟唱着秋色赋,再一次远行。这次,他带上了足够的情怀。这次,没有告别。这次,他以毕生的信仰、爱和永不枯竭的热血,铸就了宏伟的篇章。

在听闻先生去世后,我写了一首悼诗。写这首诗的时候,我再一次读了他的《秋色赋》。作为一个胶东的热血汉子,他从十八岁参加革命,几年后随军离开家乡,成了一个游子———一生行迹似飘萍,河山万里任纵横。可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一刻都没有减少,正可谓“一片痴情恋故土,半生壮志写乡贤”。就如在《秋色赋》中,他提到了家乡的红香蕉苹果,“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还有“大金帅苹果则金光闪闪”,还有玛瑙似的山楂、水晶和红玫瑰葡萄……这种思乡之情,在峻青先生的晚年尤盛,就像他在诗中说的那样:“久病愁闻秋夜雨,频遣梦魂返故园”“每闻故园春意好,步步登楼望归鸿”“几番临窗揩病眼,云山北望总朦胧”……这该是对故乡有多么的热爱和怀念啊。这种赤子之情,怎能不让我泪眼朦胧。

“我来自胶东”———在峻青先生的一生中,其实也无数次回故乡,并对故乡的文学人多有鼓励。“缘何犹自思胶东”,烟台日报社高级记者孙为刚先生在他的那篇文章《峻青先生的“怀乡病”》中给出了答案,他视故乡为自己的生活基地和创作源泉,“正是这含泪浸血的土地,孕育出了他血浓于水的深情。”

我想,和蔼可亲的峻青先生应该会理解,理解作为一个爱好文学的小老乡对他“一见如故”的那种感受,我也真的想握一握他那温暖的大手,感受一下他的风骨。然而在这个秋天到来的时候,峻青先生,这位最让我们感到自豪的胶东游子却再一次远行了,他说不要告别,他说一切从简。“我爱秋天。我爱我们这个时代的秋天。我愿这大好秋色永驻人间。”那好吧,怀故再读秋色赋,今天,我就以这种形式送别这位令人敬仰的前辈吧。并道一声:峻青先生,一路走好!

新闻推荐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学习“沂蒙精神”

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徐慧)近期,芝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组织开展“沂蒙精神”学习月活动,利用每周“45′周课堂”,组...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