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工会探索“1+3”联动服务模式,多元化化解劳动争议 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8月25日晚,烟台市总工会、鲁东大学、烟台市司法局、烟台市律师协会“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夜校在鲁东大学法学院开班。“夜校”第一堂课从外来务工人员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在农民工施工和结算过程中发生的五个典型案例,对劳动关系、劳动保护、劳务纠纷、法律维权等与农民工朋友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劳动合同法有关法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同时开展了现场法律咨询。此次夜校培训帮助农民工树立了自我保护、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来自临沂的张天泉师傅深有感触,“懂法真的太重要了,希望这样的讲课以后能多举行。”
职工维权,离不开工会“娘家人”的温情,也离不开社会化职工法律服务平台的保驾护航。记者了解到,市总工会与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联合命名了“烟台市十佳职工维权律师”,并在三和德通、星河泰和鑫士铭等10个律师事务所挂牌成立市总工会职工法律服务站,大力开展法律宣传、咨询、培训服务工作。职工法律服务站坚持首接律师负责“一站式”服务。运行一年来,共受理涉及职工咨询、劳动争议案件387件次。同时不断探索创新职工维权服务新方式,其中,三和德通职工法律服务站创新了“纯民间仲裁”工作模式,促成争议各方同意以第三方工程造价审计结论作为农民工工资的发放依据,破解了工程款与农民工工资甄别难题,成功兑现农民工工资74万元。“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法治宣传和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的持续开展,温暖了越来越多职工的心。市总工会依托市职工法律服务站、驻烟大学法学院,开展公益法律服务行动,今年上半年开展活动50余场次,服务职工和农民工7200余人次,探索“实地+网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工地+高校”———学用结合、“温情+法治”———法德结合等模式,打造烟台工会法律服务品牌。今年5月,安排维权律师在烟台港集团开展了5次的送法进企业活动,6月,送法进上汽东岳基地,得到基层工会和职工的欢迎。除了职工法律服务站,市总工会还探索建立联合调解、劳动仲裁、法律援助三项机制。市人社局、市总工会联合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工作站,市人社局为总站、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市企联设分站,使用统一标识开展工作。工作站接受市劳动仲裁的委托,承担劳动人事争议的调解工作。各成员单位从法学专家、律师等人员中择优选聘22人组成特邀调解员专家库,中立、公平、公正地开展专业调解工作,创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模式,为化解争议提供了“专家绿色通道”新方案。截至7月底,联合调解工作站共接收委托调解争议85件,涉案金额41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为60%。联合调解工作模式呈现出争议调解速度快,当事人认可程度高的特点。调解由规定的15个工作日缩短到8个工作日,当事人给予联合调解工作的普遍评价是“调解专业”、“服务主动”、“高效便民”。
市劳动仲裁专门在总工会设立派驻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旨在提高工会依法维权、善于维权、公正维权的权威性。市总派驻仲裁庭先后开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10余次,确认50多人的劳动关系、650万元的涉案金额。通过仲裁,既依法规范了劳动关系、解决双方争议,又为参加旁听的职工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教育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法律援助机制,在为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同时,对于劳动争议职工在调解不成,且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情况下,依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指派维权律师为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等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截至目前,办理法律援助37件,结案35件,涉及职工89人、金额275万元,维护了法律援助职工的合法权益。“1+3”联动服务模式,不仅使工会工作有了更有力的抓手,而且劳动争议调处由过去“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由过去只调解“劳动关系维权”的“单一型”向家庭婚姻、遗产继承和经济纠纷等“全面型”转变,有效打通了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工会组织的凝聚力、社会影响力得到有力提升。YMG记者钟嘉琳通讯员张洪军邱春波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筠惠赵冲)近日,区疾控中心组织参加“万步有约”健走大赛的200余名“健走达人”,现场教授“健...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