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都督胡瑛揖别烟台

烟台晚报 2019-08-24 11:37 大字

烟台故事■钩沉

魏春洋撰文/供图

风云变幻的1912年,国内政治舞台上,一幕幕精彩大戏接连上演。而时驻烟台的山东都督胡瑛(胡经武),在这翻云覆雨、刀光剑影的政治厮杀中几经浮沉,最终不得不抱憾退出,挂冠而去。

失意都督芝罘山吟诗且感怀

1912年初,当烟台和山东革命形势面临危机之际,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应山东革命党人请求,任命胡瑛(胡经武)为山东都督,在烟台组织山东军政府。1912年2月9日,胡瑛乘“图南”号抵达烟台就任山东都督,并将烟台作为山东临时省府驻地。

胡瑛时年28岁,被任命为山东都督后,胡瑛颇为自傲:“周公瑾年少膺都督,我胡经武今日,亦足比拟,何让前贤!”这一刻,胡瑛似乎走上了人生巅峰。

正当胡瑛踌躇满志,欲大展宏图之际,1912年2月,南北和谈成功。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告退位,2月15日袁世凯接替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山东一省出现了两个省政府、两位都督。一是武昌起义后被革命党人推为都督的胡瑛,驻节烟台;一是山东巡抚张广建(1912年3月15日改称都督),驻节省府济南。

为争夺山东都督的位子,张广建竭力排挤胡瑛,并密电袁世凯称:“胡瑛才气有名于时,与黄兴为至戚,其占据烟台,本意牵制直隶、东北,只以宣布共和后,不得显呈其雄图,其心恐有不甘,请调京以控制。”

另外,胡瑛虽莅烟就职,但却无兵无权,“不但丘丕振不承认其为都督,即刘基炎亦不称其为山东首领”。与张广建叫板,胡瑛并无实力,无奈之下,3月19日,胡瑛“以一省之中,两都督对立,未免有政令不能统一之弊”,向大总统袁世凯请求辞职。

在当时的民国副总统黎元洪的调停下,袁世凯各打五十大板。3月25日袁世凯免胡瑛都督职,28 日,袁世凯令张广建入京,以周自齐为山东都督,形式上结束了山东济南、烟台两都督府东西对峙的局面。

对才气干云的胡瑛来说,任职山东都督仅仅一个多月就被免职,这无疑是当头一棒。免职后的胡瑛是什么心情?或许我们从胡瑛的两首诗中可以一窥其时的心境。胡瑛在烟台留下两首诗。一是《游芝罘南山》,一是《感怀》。特附录如下:

《游芝罘南山》

不爽南山约,寻芳此独过。园林有幽趣,风日乍晴和。愧我沉沦久,春光辜负多。韶华若流水,相对莫蹉跎。

《感怀》

未输肝胆酬胞与,披发翩然下大荒。人海沧桑今古急,秋山白骨死生忙。未能浊世同歌笑,漫以愁肠作酒狂。万仞风云几回首,神州漠漠已斜阳。

刀光剑影连司令枪指大都督

5月初,袁世凯邀请胡瑛前往北京。当胡瑛抵达北京时,袁派总统府警卫军统领兼北京军警执法处处长陆建章,率冯玉祥一团到站迎接,以示宠异。

5月13日(一作5月10日),袁世凯又不经参议院议决,径将胡瑛由“陕西经略使改任新疆青海屯垦使”,甚至特许胡瑛同时娶两位夫人(胡瑛双婚)。

表面上看,袁世凯对胡瑛恩宠有加,曲意笼络。但新疆青海屯垦使是“有职无衙门的官,可谓徒有虚职而无实权的名目”。袁世凯意在对胡瑛进行羁糜,“并没有令其到任的心思,胡瑛自然没有万里投荒的勇气”。这无疑是袁世凯的“调虎离山”之计。昔日叱咤风云的胡都督变成了袁世凯的“笼中老虎”。

胡瑛被“调虎离山”后,“鲁军总司令连承基被袁世凯任命为烟台经略使”。6月28日,陆军总长段祺瑞委任曲同丰来到烟台,“总理烟登黄军队管理民政外交事务”。并由鲁军总司令连承基配合曲同丰的工作。

为执行裁军方案,曲同丰首先对烟、登、黄的民军人数进行了调查。调查得出烟、登、黄民军总计16686人,其中鲁军7979名,沪军5169名,关外军3558名(包括军官、士兵和附属人员)。

而陆军部的烟、登、黄裁军方案是这样的:其一,烟台及其附近地区保留1500名士兵;其二,根据身体条件,从黄县和蓬莱民军士兵中选择1/3的士兵前往泰安府驻扎;其三,遣散其余士兵,发给每名士兵三个月的饷银,发给士兵退伍证,在必要时优先招募这些士兵,被遣散士兵运送到最初参军的地方。

根据这一裁军方案,统共算来,7月份遣散全部民军,需要花费将近70万两海关银。这笔巨大的开支自然需要东海关提供协助。但东海关1911年全年才共征收关税595914海关两。因此,东海关关税对于遣散民军的费用来说还远远不够。

就在曲同丰、连承基为遣散民军的事弄得焦头烂额之际,在北京碰壁的胡瑛因处理山东都督府的遣散问题,又回到了烟台。

根据英国驻烟台领事发给英国公使的绝密文件显示:1912年7月19日,胡瑛以一个普通旅客的身份,乘坐英国客船“盛京”号回到烟台。但这次胡瑛所受的待遇与上次可谓是天壤之别。5月初离开烟台时,胡瑛租用了一艘租金高达9000美元的英国客船,且所有在烟的各部民军长官、士兵在码头上列队欢送。尽管这次也有一些士兵在码头上列队欢迎胡瑛的到来,但是却没有鲁军总司令连承基的士兵。

当天晚上,鲁军总司令连承基和曲同丰为胡瑛接风。没想到,这场接风宴,却险些以枪击案收场。

在宴会上,胡瑛劝说连承基为了自身考虑,应该辞去鲁军总司令的职务,但当即遭到连承基的反唇相讥,质问胡瑛为什么不彻底放弃他的山东都督一职。结果,双方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最后,连承基一怒之下,掏出左轮手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胡瑛。如果不是曲同丰的竭力阻拦,连承基就要怒射胡瑛了。仓皇之中,胡瑛急忙跑进里面的房间,狼狈逃回都督府,才算躲过一劫。

一场接风宴搞成了“鸿门宴”,连承基或许会有些后怕,担心这个突发事件会导致胡瑛的报复。也许是不愿节外生枝,胡瑛并没有对连承基做出反击,他的追随者也保持了克制。

曷胜离绪胡经武揖别鲁父老

7月31日,“烟台鲁军都督胡瑛电告取消烟台都督府”。胡瑛在烟台作为山东都督的使命彻底结束。在离开烟台之前,胡瑛写下了一篇告别信———《别鲁父老书》。

告别信中,胡瑛首先回忆了自己当初在“朝纲不振,群小嘻嘻,秽德相沿,腥闻四布,天地冥晦,民生痿瘅。四边风云,挽弓介马,国命倾颓,如航败舟于惊风骇浪之中,瞬息倾覆”之季,“追随天下豪杰,停辛苦,蹈险投艰,以救我中夏,拯我同胞”的心路历程。

其后,胡瑛追忆了自己在武昌起义以前的革命历程。“曩者屡膺党命,奔走北方,东鲁英贤,契合最早”。1906 年2 月下旬,胡瑛回国省亲,至山东烟台,与党人徐镜心等人创立东牟公学,策划北方革命。对于山东,胡瑛自承“瑛之爱鲁,有逾故乡”。

“旋以汉皋,失败拘囚六年”。1906年12月,胡瑛奉孙中山之命拟到长江中、下游流域酝酿起事,以声援萍浏醴起义。

刚抵武昌,胡瑛就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逮捕,被判终身监禁。“虽屡濒于死”,但胡瑛“运动之力未敢稍衰,集同志于囹圄而决大计,藏利器于枕席,以供军需”。

随后,胡瑛回忆了自己在武昌起义中的革命经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2日,胡瑛出狱。

出狱后的胡瑛“亲率义军作战防御,寝食于枪林炮雨中者,几及二旬”。不久,“兼以外交乏人,忝长部务”,成为武昌临时政府外交部长。当汉阳失利之后,“民军有力绌之虞”,胡瑛“乃利用外交主持停战,继则参赞和议,协助中央往还于宁沪,间者累月”。

1912年1月20日,孙中山委任胡瑛为西北(陕西)经略使,以安抚四川、陕西、甘肃等省。“西陲奉使,征发待时”。

最后,胡瑛记述了自己在烟台担任山东都督的经历。由于烟台和山东革命形势面临危机,山东革命党人屡电孙中山派员支援。于是,孙中山改派胡瑛“督师东鲁,暂驻芝罘”,再次在芝罘与“故旧重逢”,烟台却早已“山河异色,乐也何如”。

对于担任山东都督,胡瑛深感“虽遽辁材,难胜重寄”,况且“东鲁为文产故都,诸父老昆季大义炳然,孔孟之遗风未绝,朱家之豪侠犹存,人才既盛,同志复多,且时势危迫,义不容辞”,同时又深感“诸父老昆季爱乡爱国之忠诚”,胡瑛“竭蹶受事”,“如拱手承盈,惧稍欹溢”。

胡瑛就任都督时,烟台“军兴至今,阅时虽暂,而鼙鼓烽烟,兆民离散,繁都大市,鞠为丘墟,丈夫暴骨于原野,妇孺转徙于沟渠”,社会一片惨象,“茫茫大地,滔滔众生,疮痍未复,讬足何区”。为此,胡瑛常感“心恻然,常悬一毁卵覆巢之象”。

及至南北议和,“大局甫定,战事方终”,胡瑛“力求商工复其业,农民复其耕,闾里无再扰之,虞士庶得休养之道”。幸而有“贤父老昆季热心维持,得以弥缝拙劣”。至今半年有余,烟台“商旅相安,军民无忤,中外和熙,乡里静谧”。

胡瑛将这一切归功于“贤父老昆季爱乡爱国之结果”,而不是“瑛一人所能致其万一者乎”。

但是南北统一之后,“全鲁主治仍在省会,烟埠机关早应裁并”,否则“四方义旅,鏖集一偶,不筹善后之方或贻地方之累”。为裁撤民军,胡瑛“彷徨筹画,至于今日”,所幸中央政府“部派贤员,接绾军符”,胡瑛遂决定“取消督府,解职南归。”

对自己在烟台担任山东都督的“三月之政”,胡瑛自言“无成功久安长治之方”,山东的未来还要“属诸来哲”。

告别信结尾,胡瑛期望与鲁父老“海天相望,同乐共和”。离别之际,胡瑛慨言“鸿雪无凭,曷胜离绪”。告别信可谓声情并茂,极尽煽情之能事。

至此,随着胡瑛的离职,也标志着烟台近代历史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代。

胡瑛

曲同丰

冯磊制图

新闻推荐

烟台机场实现“无纸”通关 两项便民举措服务市民出行

本报讯(YMG记者慕溯通讯员王侃)昨日记者从烟台国际机场获悉,为期两个月的暑运已经迎来客流返程高峰,为切实增强旅客对...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