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甲庄街道坚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产业项目引领乡村振兴新发展

烟台晚报 2019-07-26 11:52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刘洁通讯员胡金坦摄影报道)“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陆游笔下的美景,是如今解甲庄街道自然环境的写照,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辛安河环绕,这让漫步于乡间小道、田间地头都变成一种惬意的享受。

“解甲庄街道辖区内24个村大部分都在围子山自然保护区和辛安河水源地保护区内,过去主要发展传统农业,老百姓大部分经济来源于农作物种植,村集体产业基础差、经济薄弱,造血能力严重不足。在大环境的制约下,解甲庄街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历时两年,从发展村集体经济‘等靠要’趟出了一条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街道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在解甲庄街道朱柳村,记者远远的就看到了烟台市兴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金色门头牌。香山脚下大棚里樱桃刚刚过季,棚外果园成片的苹果已经挂满枝头,香山山顶茶谷里一排排茶树长势喜人,依稀想象到游客听风品茗的悠然,不远处的老龙湾几个游客还在垂钓,柳树下三两小童在打着秋千。“近年来,朱柳村在积极探索的‘一站式经营’发展模式,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基础上,以‘采、赏、游、品、玩’为服务品牌,着力延伸产业链。”朱柳村党支部书记说,2017年,南水桃林村积极拓宽视野、创新思路,成立了桃源合作社,与天隆酒店合作,采取参股经营、联合开发方式,探索“村企联营”发展模式。成立之初,吸收企业资金400万元,解决资金难题的同时,盘活了闲置的果园、苗圃、荒地等集体资产,提升了现有资源利用率;企业对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并实行统一标准化管理,解决了村党支部对合作社不善管理的问题;同时,借助企业在品牌培育、产品推介等方面的优势,为后期产品销售提供了稳定渠道。2018年,企业与40户村民签订协议,流转土地50亩,为村民增收5万余元。同时,村集体按照现代化高标准要求,建成6座钢结构温室樱桃大棚,栽种2年生樱桃树9000棵,四年生樱桃树450棵,培育樱桃苗圃10万棵。2020年进入樱桃盛果期,届时将为酒店提供产地直供现摘樱桃,实现企业、集体、群众互利同赢。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在解甲庄街道大山后村,鲁东大学专家正带领村民在野外采集野生蘑菇样品,“这种野生菇叫松乳菇,我们采摘下来将放到实验室培植,如果在培养基上可以长出菌丝,就能为移栽到大棚量产做可行性分析。”专家向记者介绍道,过去,种桃子是大山后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为提高村民收入,村委借烟台市“青春引智”计划专项行动活动契机,积极向鲁东大学对接专家请教。经过考察,满山遍野的野生蘑菇让专家们看到了商机,经过多次植物组培和菌种培育试验,完成了对野生蘑菇移植,对新品种蘑菇的引进,同时搭建起了温室大棚,并就种植技巧进行了科学的培训指导。

“专家们对蘑菇大棚的建设、经营进行了现场指导,提出许多宝贵意见,村民们受益良多,坚定了我们走特色的农业之路的决心”大山后村党支部书记对记者说,现如今,大山后村的蘑菇已经走进了超市,走上了百姓的餐桌上。鲁东大学农学专业老师的参与,农业科学技术的注入,为大山后村探寻现代农业致富路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乡村振兴换挡加速助力加油。除了大棚蘑菇养殖外,大山后村还挖掘文化资源,利用500亩桃林的场地资源,建设采摘园、筹办赏花节,吸引市民认领桃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项目。同时,完善奖惩考核,设立“干事创业奖”,从村经济经营性收入中划拨10%的经费,用于对合作社发展有特殊贡献人才的奖励补贴。

乡村振兴为新型农村描绘了一幅可望可及的美丽画卷。下一步,解甲庄街道将继续按照“特色生态、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的要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新闻推荐

建昌南街以南区域将建体育场馆 幸福龙海家园拟建“龙海体育中心”

本报讯(YMG记者邹春霞通讯员任晓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同体育场馆建设落后之间的...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