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守护蓝天白云 烟台市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进公共机构绿色发展

烟台日报 2019-06-21 09:43 大字

牟平一中校园内,遍布全校的中水系统,收集雨水、生活污水和其它废水,用于冲刷厕所、浇灌花木,每年可节省自来水16.8万方;龙口行政中心大楼BAS 楼宇自控系统和建筑节能监测管理信息系统针对采暖、制冷和照明等系统的量化进行自动控制,大大节约能源消耗……节能减排,让蓝天白云永驻港城。

昨天,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展示活动暨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行动启动仪式在烟台市举行,越来越多的公共机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节能减排的理念深入人心。节能减排1700多家公共机构降耗公共机构节能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烟台市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实现市、县两级节能管理全覆盖,越来越多的公共机构加入的节能减排的队伍中。

烟台市出台了《烟台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等20多个制度规范,建立完善了节能制度标准体系。制定“十三五”节能规划,确定了六项绿色行动和八大重点工程。对烟台市1700多家公共机构能耗状况进行动态管理,定期分析。重点用能单位全部进行了能源审计、水平衡测试,建设了能耗监测系统。在全国率先实行公共机构节能量化考核,建立起覆盖市县乡三级公共机构包含8大类30多项的动态考核体系,考核结果纳入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实行节能考核一票否决。被省机关事务局评为“山东省机关事务系统优秀工作成果一等奖”。

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多万元资金用于市级机关节能改造。烟台市公共机构200多台燃煤锅炉全部淘汰,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计量、空调系统、能量回收、照明系统、供水系统、废水回收处理、燃气灶具等节能改造项目共计500多个,涉及建筑面积400多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其中,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60多个,10个项目实行了能源托管。芝罘区成为国家级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县。绿色行动建设充电桩2000多套清洁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烟台市建设太阳能热水、光伏和风力发电、光导照明等项目1000多个,地源、水源、空气源热泵项目100多个。推广“135”绿色出行,自行车、公交车成为短途公务出行首选。推广新能源汽车800多辆,建设充电桩2000多套。近两年市级机关整合了60多个单位集中办公,大大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生活垃圾分类全面展开,废旧商品统一回收,近年来烟台市回收可利用废旧物资4000多吨、废旧电子产品5万多件。

每年节能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现场绘画、知识竞赛、节油大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绿色出行等主题活动,形成“节约、节俭、节制”新风尚。烟台市组织节能管理培训班60多期,培训人数3000多人次。烟台市涌现出一批节能示范典型,创建了10个国家级、14个省级、30个市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实现了“县县有示范”的目标,1个单位被评为国家级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2个单位入选省级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10个单位创建为省级节水型单位,充分发挥了公共机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试点先行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昨天的启动仪式上,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共青团烟台市委员会向全省公共机构发出了生活垃圾分类行动倡议,倡导在日常生活中配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等。

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进,扔垃圾前先分类的理念,在烟台市已经深入人心。

在莱山区黄海明珠山庄小区,智能分类垃圾箱、垃圾分拣站、可回收垃圾储备站一应俱全,居民熟练操作,还可以获得积分。莱山区目前共有三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单位,分别为黄海明珠山庄小区、祥隆广场、永铭中学。截至目前,莱山区已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在各试点单位设置分类垃圾桶536个,智能分类垃圾箱92套、发放家庭分类垃圾收集桶1798个、积分兑换一体机6套,发放分类垃圾袋3596个、积分兑换卡2518个,配备垃圾分类运行管理人员21人,配套小区垃圾转运车、可回收、有害垃圾专用车辆、清运车5辆,建设“绿岛”垃圾分拣站1座、“蓝岛”可回收垃圾储备站1座。试点单位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100%,参与率达到90%以上,分类准确率达到85%。

福山区去年6月率先启动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工作,通过引入联运公司市场化资本,通过“投放———分拣———运输”的模式,对各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目前铂悦府小区、东华小学、体育中心、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4个试点单位对垃圾分类参与度显著提高,垃圾分类的习惯正渐渐养成。试点单位运行一年来,参与垃圾分类人数约1.2万人;共设置智能分类设备6套、干湿两分类垃圾桶24个、家庭干湿两分类垃圾桶48个,发放分类垃圾袋17200个,配置运输车辆1部,兑换积分401407分,垃圾分类试点知晓率100%,参与率达到99%,试点小区垃圾总量减少35%以上。

YMG记者杨春娜通讯员苗植田胡焜王芳

新闻推荐

白石街道与企业“共话”经济发展 将企业发展方向同街道未来发展规划深度融合

本报讯(YMG记者禛祎通讯员朱琳)为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合理制定街道经济及产业发展规划,提升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意识,...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