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烟台看海 荠菜小包子/文
我喜欢海。
几乎每年都会找时间去海边。海天一色、海阔天空,走到海边就会觉得风烟明净、心地澄澈。
端午节,飞烟台。
北方的海
从合肥出发,飞烟台只要80分钟。一出机场,那种北方海边独有的气息扑面而来。风是微凉的,打在皮肤上有丝丝战栗感,但那不是冷。稍微适应一下,就能觉出这种温度的舒适了。
我是南方人,但我更喜欢北方的海。南方的海过于暑热、湿润;到南方,树木浓绿得仿佛立刻就要滴下翠色来,蚊虫疯长。海虽然是美的,但总觉得身上时时刻刻是黏腻的,就像植物一般肥厚。但北方的海边却完全没有这种困扰,干净、舒朗。北方的海虽不如南方鲜艳美丽,却有一番清淡的意境。
到了烟台在下雨。打车去酒店,从酒店大堂就远远望见海了。大雨,海面是灰色的,似乎能看到波涛如怒。
放了行李就该吃晚餐了。鲜肥的牡蛎一屉一屉地蒸上来,什么作料都不放,一口下去,丰腴、满足。
孩子的乐园
第二天一早,天色放晴,真正的碧海蓝天。
没吃早餐就奔上海滩,这里地属开发区,只有度假的人会来这里,鲜有游客。海滩上被海水卷来的贝壳与海螺层层叠叠。但贝壳与螺都是一个样式,偶尔能看见几个小扇贝。捡贝壳时,能看见许多小螃蟹轻捷地跑过。
看见一个带着孩子挖螃蟹的父亲,手持铁铲,看到沙滩上的洞,就一铲子下去,十有八九能挖到小螃蟹。下手要快,捏了就丢进桶里。我如法炮制,竟然也抓了八九个之多。我从小生长在城市里,并不曾体会过捉鱼摸虾的乐趣,因此虽然滚了一身泥沙,却也无怨无悔。
稍晚些退了潮,还见了挖竹蛏的本地人,说话我听不懂。他的工具有二:一把铲子、一瓶盐。在退潮的沙面上,先用铁铲挖下去七八厘米,见到小洞,就撒些盐。一会儿,蛏子就冒了头。我见那人不到一个钟头,就挖了一小桶蛏子。我问,那你们不是天天都能吃炒蛏子?那人只是笑。重复了一句:天天吃炒蛏子,嘿。
沙滩是孩子们的乐园。他们光着脚丫、提着小桶,挖坑、铲水、挖沙。本地的小孩都穿着长袖泳衣,在海岸线边踏浪。有人带了小帐篷,躲在里面避日头。沙滩真好啊,古龙说,没有人会在菜场里自杀的。那么,也没有人会在生机勃勃的海滩上自杀的吧。
落日与傍晚
傍晚时分在海边看落日。一轮红日在海平线上将坠未坠,天是玫瑰紫的,风很冷,即将接替白天的温度。远处,天马栈桥还没有亮灯,我知道那儿有礁石。我往海的另一边看,那边什么都没有,只有远远的天。过一时,太阳就完全落下去了。
晚上的海边有些萧条,让我想念起里约的卡帕可芭纳海滩,工作原因,我曾在那里住了近两个月之久。我真的好爱那片海滩,隔一百米就有家小酒馆,歌手在那里深情弹唱《hey Jude》。晚上我喜欢在那里要一瓶啤酒,坐在海边一面喝一面思念。他们也有烤扇贝,只是覆满了芝士我不喜欢。有时候,喝着酒,就下雨了。雨点大颗,海上起了风浪。我抱起酒瓶,就逃回公寓。
那里的海滩是城市的会客厅。我们的海不是,它是个白天的乐园。
把它吃下去
爱它,就要把它吃下去。
北方适合吃冷水海鲜,其实作为吃客,我也真的没那么挑剔。
海鲜到了内陆,会衍生出诸多吃法,海鲜大咖、麻辣、辣卤,可在海边,真的没那么多讲究。清蒸和葱姜炒是最最常见的做法。大约是新鲜,天生丽质的海鲜不需要盛妆雕琢。
在内地吃海蟹,多半香辣做。可在烟台,海蟹就是清蒸,一大盘托着两只海蟹上来,名曰赤甲红。这个季节不算吃蟹季,但肉质真的很鲜美了。
寻了一家本地有名的海鲜馆子,看着点。生蚝论斤称,20余元一斤,清蒸了吃。原汁原味的,端上来还需要自己拿刀撬,大生蚝身上附着小生蚝。我吃得起劲,索性又炒了一盘黑蛤。
海鲜不占肚子,只要预算够,可以使劲点。大个儿的鲍鱼,用鸡汤炖了做。海胆蒸蛋吃,不过这道菜我向来没吃出来什么好。螺肉可以拌豆角吃,海肠用来做捞饭。烟台也秉承了山东菜最大的特色——分量足。一碗捞饭下肚,是真的饱了。
来烟台的人多半会去蓬莱,在蓬莱出海。据说,海面上会有万只海鸥追逐。可是我只是想来看看海,在海边安静地呆上几天。临行那个下午,我租了辆自行车在海边栈道骑了很久。所有的生命都源于海洋,我只是隔段时间就想来找找自己,让所有心事,都付诸海。我知道,海永远都会在那儿等我。
新闻推荐
多点预计618线上成交额将达5亿元,未来会和更多三线城市零售商合作
记者|赵晓娟不止线上,线下商超围绕618这个购物时点的竞争也已展开。6月14日,数字零售平台多点(Dmall)正式开启了以“吃...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