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科技局局长 徐继亮 践行万华精神 着力下好“三步棋”
6月10日上午,全市召开“学万华精神促高质量发展”活动动员大会,大会指出,学万华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传承和发扬。为全面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浓厚学习氛围,汲取前进力量,激发干事热情,从今天开始,本报开设“学万华精神促高质量发展”专栏,刊发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学习万华精神推进各项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供相互学习借鉴。
本报讯(YMG记者宋晓娜通讯员宋扬)6月10日上午,全市召开“学万华精神促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上下学习弘扬万华精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大会的召开为全区科技系统注入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正能量。下一步,区科技局将结合全区产业发展与科技工作实际,以践行万华精神为方向,坚持扭住改革不放松、专注创新不停步、聚焦主业不动摇,努力在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走在前列。
牵住人才“牛鼻子”,下好第一资源引育“先手棋”。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万华集团不断进步的“牛鼻子”,也是推动全区科技进步的“先手棋”。践行万华精神,要完善政策聚人才。扎实落实“芝罘英才”政策,用好高端人才创新创意创业资助扶持、本土人才成长支持、社会力量和用人单位支持等优惠政策,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聚高端人才。在上半年协助企业引进5名国家级高端人才的基础上,下半年争取引进2-3名国家级人才。上门服务育人才。坚持精准培育,帮助企业和人才向上申报国家、省、市级人才项目,根据各级人才申报要求,摸底排查辖区企业内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组织开展申报工作培训,明确申报过程中各节点要求,帮助符合条件人员做好申报工作。在上半年组织区内14名人才申报各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的基础上,下半年再组织10名左右的企业高端人才参赛参评上级项目。优化环境引人才。学习万华集团以情留人的良好做法,高质量推进企业人才一对一服务,全面推行服务专员制度,为高端人才每人配备1名服务专员,靠上去服务,为高端人才提供政策咨询等全方位服务,在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为高端人才提供绿色通道,切实以真情感动人才、留住人才。
抓住创新“发动机”,下好激励扶持研发“关键棋”。创新是万华集团不断前进的“发动机”,也是科技部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棋”。践行万华精神,要建好平台提供舞台。在用好区内现有的西南交大烟台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烟台新旧动能研究院、康佳之星以及企业的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等平台的同时,大力协助企业向上申报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在上半年已经组织4家企业申报省、市级创新中心的基础上,下半年积极协助明石产业创新研究院、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等申报省创新创业综合体。引进外力助推研发。深入推进与天津大学、江南大学、西安碑林区环大学产业创新管委会的联系合作,加强与中科院有关院所合作,大力引进新技术、新成果,积极参与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引进更多高端科技资源与区内企业嫁接,提升全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争取政策扶持创新。组织挖掘尽可能多的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协助企业应享尽享高企所得税优惠、研发投入补助、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补助等科技优惠政策,在上半年争取550多万科技扶持资金的基础上,下半年争取20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300万科技专项扶持资金。
扭住服务“总开关”,下好优化创新生态“后手棋”。把服务作为科技部门践行万华精神、优化创新生态的“后手棋”,全面提升科技服务质量。建章立制解后顾之忧。制定芝罘区科技特派员制度,将辖区内所有高企进行分包,责任到人,定期到企业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进行政策讲解和宣传,收集分析企业创新和人才需求,精准制定解决方案,切实提高科技服务效能。抓好信息推送供创新源泉。搭建《创新芝罘》《科技政策汇编》等载体,定期推送科技政策、科技项目、科技人才信息,为全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引进高端才智指明方向。组织高端沙龙互补互通。成立高新技术企业家联谊会,定期在各产业园举办企业家沙龙,定期组织科创板、科信贷等专业培训,进一步畅通政企、银企、企企联系,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体系建设,切实为区内企业践行万华精神、大胆改革创新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新闻推荐
全省“学霸”来烟参加国科大面试 表现“非常优秀”获考官频频点赞
本报讯(YMG记者李京兰摄影报道)“今年数学好难,看都考不了150分了,你能考多少?”“那就149分吧。”“还好吧,估计145分以上吧...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