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冷”和“热”
【案例背景】
我和妻子是小学教师,家有一子18岁,是个积极阳光的高中生。儿子和许多同龄的孩子一样,爱美而又个性鲜明,对自己衣服的款式、颜色、材质、品牌都很在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儿子的爱美需求,我们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儿子在相对宽松的家庭氛围中自信快乐地成长着。
【案例描述】
今年5月份烟台地区的气温变化异常,温度时高时低,前几日最高气温达到27℃,儿子想穿短衣短裤上学,我和妻子坚决反对,儿子根本不买账,毅然坚持自己的选择。
晚上回家,儿子满脸“骄傲”地述说着自己的选择:全校高一男生,只有他和一个同学穿着短衣短裤上学,更多男生是悄悄带着短衣短裤在校园里穿,回家前再换回长衣长裤。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选择穿衣这件事上,众多家长采取了果断措施,控制了孩子的选择,享有穿衣自由的孩子微乎其微。
【案例分析】
“冷添衣物热减衫”这是我们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但我们也要知道,客观规律还有共性和个性之分。俗话说“小孩子腚上三把火”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同样的冷和热,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人,感受是不同的。当父母把自己的冷热感受强加给孩子的时候,就会因为违背个性规律而犯错,这个错误在心理学上叫“否认感受”,即父母通过否认来压制和替代孩子的真实感受,从而实现对孩子心理和行为的控制。这就是流行的说法“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许多父母喜欢否认自己孩子的真实感受,是为了控制孩子的行为,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和麻烦。我们如果这样想,就会犯下第二个心理错误———“替代思考”,即父母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越俎代庖,直接帮孩子解决问题。“否认感受”和“替代思考”犹如一对儿孪生姊妹,会让我们一错再错。父母过多“否认感受”会让孩子在心理成长中迷失自我,过多的“替代思考”会摧毁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家长的“否认感受”多是因为“替代思考”在作祟。
成长是孩子自己的成长,这个过程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成长中的孩子需要不断地尝试、探究未知领域,并根据外界的反馈信息,确认自己的认知、感受和行为是否正确,从而完成自我整合、自我成长。
家长过多的“否认感受”和“替代思考”会给成长中的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困惑,面对自己的心理困惑,孩子的选择只能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或是选择沉默顺从,或是选择叛逆对抗。当沉默和叛逆的孩子关闭了自己与父母主动交流的大门之际,也是我们家庭教育陷入困境之时。“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相信许多父母都有这种心理,我们很善于用自己感受的“冷、热”来“爱”孩子。我们觉得孩子渴了,希望孩子欣然接受我们递给他的水,并不理会孩子有没有喝水的需求。所以,孩子稍有反抗,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漠视,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是“否认感受”和“替代思维”联合作祟的表现。这种一厢情愿的“爱”,是在否认孩子的真实感受,是在替代孩子的选择和思考,是在努力培养顺从型和叛逆型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感觉和体会不到成长的自由和快乐,唯一能感受的是爱的沉重和痛苦。我们是在以“爱”的名义束缚和绑架孩子成长的空间和自由。
【教育对策】
一、理智地爱是家庭教育的源头。
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摇篮,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爱就是教育的开始。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母子、父子之爱是一种本能,不需要任何理由和借口。这种本能的爱也是脆弱的,双方之间任何一点儿微妙的变化,都可能给对方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父母如果能掌握和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学会接纳和包容孩子的错误选择,这是理性之爱,是孩子身心健康和幸福的基石;违背家庭教育规律,不会换位思考,不懂得尊重孩子的错误选择,这是偏执之爱,是孩子成长中痛苦的源头。我们应该杜绝“否认感觉”和“替代思考”的连环失误,杜绝以“爱”的名义绑架和替代“爱”的教育。
二、尊重接纳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孩子亦是如此。许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不谙世事的“小屁孩”,根本不需要尊重。这绝对是家庭教育的误区。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孩子虽小,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也能感知被尊重和接纳的快乐。父母的尊重,可以让孩子获得爱的感受,从而对父母更加尊重、敬爱,更加亲近,也更乐于向父母倾吐自己的心里话,乐意接纳父母的意见,这样的家庭教育会获得理想的效果。反之,父母不仅会伤害孩子的心理感受,还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家庭教育就无从谈起。尊重孩子,就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孩子说的对,我们就应该鼓励,孩子的认识出现偏差或失误,我们应该接纳,教给孩子分析和判断的方法,而非严厉的斥责和批评。只有建立起相互尊重的家庭关系,才会有信任和谐的家庭氛围,有了信任和谐的家庭氛围,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
三、自我成长是家庭教育的真谛。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考上名牌大学,这样的家庭教育才算成功,这样的孩子才算是成才。其实对孩子而言,在成长中发现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心路历程远比成才、成功更重要。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做什么都不知道),没有自立自理能力,不懂得与别人合作共享,这样的孩子学习再好又如何呢?家庭教育需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拥有成长的真实体验,在自我体验中学会自我感悟,自我唤醒、自我成长。父母鼓励和引导孩子自我成长是家庭教育的真谛。“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学会适时放手,留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给孩子犯错、试错、改错的机会,允许孩子摔几个跟头、吃几次小亏,让孩子学会在生活和学习中总结成败的经验。
【教育效果】
“短衣短裤”事件后,儿子为自己的选择很是得意,但第三天气温骤变,狠狠地“教育”了他一下。吃了亏的他,知道上学前查阅一下手机里的天气预报,学会了自己选择增减衣物,这便是他的成长。
这就是孩子自我成长必须经历的成长过程,这个成长过程是不可逾越和替代的。妈妈的“冷”替代不了孩子的“冷”;孩子的“热”,才是真的“热”。孩子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父母的反馈应是尊重和接纳,而不是否认和替代。接纳孩子的真实感受,尊重孩子的选择,才是“爱”的正确方式和表达。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阳光也有风雨,只有沐浴阳光,经历风雨的孩子才会自己茁壮成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福山区门楼镇门楼中心小学赵志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狄鹏勇YMG记者任雪娜)近日,记者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获悉,我区6家企业被评为烟台市2019年度高层次人...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