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科技助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搭载创新载体,加强产学研合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福山打造万众创新的澎湃“引擎”

烟台日报 2019-04-16 09:31 大字

工程师在力凯智能生产车间进行产品调试。育活创新创业环境,将科技创新资源“潜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

为科技成果转化引智引才。全区已有60多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就80多个项目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产业创新载体,给予奖励补助。全区已建成国家级院士工作站1处,各类省级创新平台13处,市级创新平台43处。

催生出一大批科技成果:24个项目申报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2个项目申报“小升高”“高企培育库”等省市科技补贴,5个项目入选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一根细如发丝的金刚丝线,可以将磁材料高精度切割成最薄5毫米的切片,也可以将蓝宝石、碳化硅等莫氏硬度在9级以上超硬超脆材料切割成0.1毫米薄片……昨天,记者来到福山区力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被眼前的一根根金钢丝线震撼着。辗转于各企业车间,记者发现这样的“黑科技”还有很多。

力凯智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高大上”企业,而是一家专业从事多线切割机及自动化设备研发、制造、销售的年轻企业,从总经理到研发人员全都是80后、90后,却创造着一项又一项的填补国家空白的行业奇迹:国内首创罗拉侧面免拆卸结构、创国内罗拉整体拆卸最短时间,国内首创断线检测系统、精准检测在线信号、断线及时停机……自2008年成立以来,该企业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4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为全球磁性材料、蓝宝石、水晶、陶瓷等材料切割行业提供综合产品解决方案,掀起硬脆材料切割技术革命。“小而精”企业,正掀起技术创新大浪潮,这得益于福山区轻松的创新创业氛围。“优越的科技创新环境是我们成长的沃土。”副总经理周英锋告诉记者,从每一项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到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资金扶持,福山区都给予了保姆式服务和“一对一”的帮扶,优质的创业氛围助力着企业的每一步成长。

育活创新创业环境,才能将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潜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打造万众创新的澎湃“引擎”。为此,福山区深入实施科技助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科研成果转化为根本,以聚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支撑,以搭建提升创新平台为依托,深入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企业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与活力。

加强产学研合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引智引才。积极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建设或与高校院所联合建设高层次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平台,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区已有60多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就80多个项目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通过技术入股、科研合作等方式,聚集了一大批专家教授、高端科研人才,极大促进了关键机械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产业创新载体,能发挥聚集效应。福山对国家及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一次给予10万至200万不等的奖励补助;对社会资本投资兴建、改建的创业平台也给予10万至200万不等的奖励。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区级科技经费的80%以上主要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目前,全区已建成国家级院士工作站1处,各类省级创新平台13处,市级创新平台43处。

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催生出一大批科技成果。仅去年一年,福山区24个项目申报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2个项目申报“小升高”“高企培育库”等省市科技补贴,5个项目入选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全区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研发新技术30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YMG记者杨春娜通讯员潘丹丹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女子遇车祸重度骨折烟台山医院成功救治

本报讯(通讯员叶杏刘培盛YMG记者林媛)近日,烟台山医院脊柱外科收治一位重症高位颈椎骨折患者。50岁的张女士上班途...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