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历史故事 绘古建筑风采 小记者参观天后行宫
YMG 记者曲彩云实习记者孟祥美通讯员徐晓雯摄影报道
领略碧瓦朱檐的独特建筑风光,见识留存在繁华闹市中的鲜活景象,3月30日,近70名烟台晚报小记者分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走进天后行宫(福建会馆),在专业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在这所古典建筑中参观学习、增长见识,领悟妈祖“护国护民”的核心信仰,同时在天后行宫描摹古建筑,在“行宫”里留下自己的作品,小记者都很喜欢这次独特的活动,小记者家长也表示这样的机会不可多得,很高兴孩子能来参加。游天后行宫听妈祖文化
在解说员孙小钰的带领下,小记者和家长们一行人参观了戏台、山门、大殿等行宫建筑和妈祖文化陈列,对天后行宫整个建筑的雕刻工艺和完整保护表示惊叹和赞美。戏台四方的台子由四根柱子撑起,飞扬起来的檐角有种飞升感,戏台旁边还展着棱皮龟标本和一对鲸鱼颚骨。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都要在戏台上演戏。山门的装饰十分华丽,上面的木雕、砖雕内容丰富,雕有100余个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栩栩如生,如“姜太公钓鱼”“苏武牧羊”“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等,雕刻细腻,造型生动,堪称雕刻中的精品。
孙小钰介绍到,“山门四角上雕有怀抱婴儿的妇女和手拿酒器的男子,他们都是阿拉伯人。据说在建筑上装饰这样的人物,可以保证建筑永远平安不倒塌,当时看来是美好的祝愿,但是现在看来确实有一定作用,因为在全国已经没有像福建会馆这样保存如此完整的山门,这也是福建会馆可以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原因。”
紧接着,小记者们参观了福建会馆的主体建筑———大殿,也称天后圣母殿。大殿正中供奉天后圣母———妈祖塑像。妈祖是一个生活在宋代、出自民间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未婚女子,名叫林默,在人间只活了27年,27岁时为救人溺海而逝,“她生前勤劳勇敢、智慧超群,经常在岛上帮助遇难船民。在她辞世以后,世人为了纪念她便在沿海各地修建供奉她的庙子,以求保护四海平安和生意兴隆。”解说员详细地为大家讲述了妈祖的生平故事,小记者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对妈祖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临摹古建小记者各有奇招
参观结束,小记者们开启了描摹古建和踏青写生活动,在“行宫”里留下自己的作品。小记者们搬好小板凳、拿出小画板、打开水彩笔,开始在白纸上挥洒笔墨,就地取材,将自己眼中看到的精美独特的建筑画在纸上、记在心里。
黄务小学四年级三班别新宇小记者上午刚刚参加了朗诵活动,下午又来参加这次活动了,“我很喜欢做小记者,好玩还能学到很多东西。”所以他不舍得错过任何一次活动。新宇是第一个画完的小记者,他画的是大殿里的灯和摆放的两个花盆,虽然相似度没有达到百分百,但建筑的精髓画出来了。“他画画喜欢自己随性发挥,有自己的想法。”新宇妈妈表示。
新桥小学二年级一班的谷世峰也参加了上、下午两场小记者活动,早上还去补习了英语,然后就马不停蹄地来参加活动了,他除了画大殿内的建筑、灯具、花以外,还画了天空和白云,为什么呢?谷世峰小朋友解释到,“因为室外有阳光,空气好,我想让这些花和神像也能呼吸一下外面新鲜的空气。”小朋友们的思想都是又纯真又善良,总能不经意间感动到别人。“我在这次活动中知道了很多历史故事,收获了很多知识。”谷世峰小记者觉得这次活动特别有意义。
在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铅笔临摹、彩笔加工的过程后,小记者们都相继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有画龙型神器的,有画神像的,还有画柱子、装饰物的,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大都融合进了自己的想象,每张画都有自己的灵魂。活动最后,小记者们每个人都获得了一个拼图作为奖励。
领略了碧瓦朱檐的独特建筑风光,见识到了留存在繁华闹市中的鲜活景象,还在天后行宫里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小记者们可谓是收获满满。“烟台晚报每次的活动都能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启发,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很有意义。”
新闻推荐
芝罘区一季度为19家企业融资近10亿元,智能招聘服务企业1100余家、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 深化“一次办好”让企业群众“都挺好”
芝罘区以“一次办好”事项为抓手,聚焦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转作风、创思路,以有力措施推进审批服务规范化、便...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