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谢脱贫记
眼下,在谢元亮的眼里,没有什么事情能比得上手里的这几亩老农田重要了,因为地里面种的是帮助他脱贫的果树,“这可是咱的命根子!”朴实的话语也反映着谢元亮质朴的情感。
今年66岁的谢元亮是钢城高新区大上峪村的农民,年轻的时候老谢并不穷,开四轮,干建筑,日子过得去。
那时候,在老谢的眼里,村是好村,村里人都是质朴的好人,但是多以种地为生的村民,大多不富裕,因此老谢就想一门心思好好干,早点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没成想,一次意外,老谢的腰受了伤,家里的日子也就此走了下坡路。
谢元亮的老伴乔平花一直以来就是持家的一把好手,年轻的时候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老谢腰受伤以后,乔平花一边打着零工一边照顾着老谢的生活起居。
有着乔平花的悉心照料,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养,老谢的腰伤虽无大碍,但是体力活是彻底干不动了。无奈,老谢只能打点零工度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谢干脆到村附近的工厂里当了一名保安。
虽然日子不算富裕,老谢两口子也算是满足。
时间流逝,上了年纪的老谢两口子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乔平花也是几种老年病缠身,经常吃药的老两口花光了所有积蓄,零工活也干不成的老两口只靠低保实在难以维持生计。
“有一次家里急需用钱,50块钱借了好几户还没凑齐。”说起困难的日子,老谢两手直抹泪。
老谢的儿子在周边企业打工,因每月的收入不高,能支援老谢两口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因此两口子的日子越过越困难,慢慢地过成了贫困户。
村里许多人也替老谢犯愁。大家也想帮帮老谢,可是村里也没有几户是富裕的,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时候老谢常常想,自己和老伴或许就此深陷在这穷山沟里再也拔不出来了。从那以后,老谢看着村里的山和人总是提不起精神来。
2008年,村里开始有人开垦荒山种植果树,老谢不以为然:“这片荒山还能折腾出啥名堂?”
可是,这片荒山还就真变了模样。率先开辟荒山的人,第二年就见到了效益。
随后的几年里,村里开辟荒山的村民逐渐增多。看着别人种植果树有了收益,老谢也心动了。可是,现实的困难摆在了老谢的眼前,缺少资金购买树苗、缺少种植管理的经验,这无疑挡住了老谢的念想。
2016年无疑是老谢人生又一转折之年,这一年,村里的果树种植已经初具规模,村里把发展林果种植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扶持。每年村里出钱到烟台等地选购优质品种的果树,免费发给果农种植。为了确保种植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村里定期聘请林业、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现场为果农传授种植技术。
老谢在村里的帮助下种上了3亩多地的苹果树,就这样,老谢又重新“上岗”了。
此外,村里还安排像老谢这样的贫困户到村里大户果农的果园里工作。“在果园干活一天的工钱是80元,最大的好处是不累,还能学到很多种植技术,也耽误不了自己3亩地果树的管理。”谢元亮说。
为了方便果农在盛果期交易,村里修建了水泥硬化道路,将村庄和山头串联了起来,形成了环村路,并将村里原有的小型水库进行了扩容,方便果农灌溉。
如今的老谢,每天都有事忙活,整个人精神头也足了,他说,“山还是那座山、村还是那座村、人还是那些人,如今看起来,这些是越看越欢喜。” (本报记者 郝磊)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禛祎通讯员王艳茹摄影报道)近日,为帮助社区孩子们提高学习能力,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东台社区党委联合烟...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