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身边的风景 写最爱的芝罘 寻访玩家

烟台晚报 2019-03-30 10:55 大字

主持人:YMG记者曲彩云摄影报道

热线电话:18053576722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行走春风里,发梢、衣襟都浸染着春天的芳香。3月25日,烟台晚报联合芝罘散文学会和中行文学俱乐部,组织学会会员和前期参与“我与芝罘”征文的作者探春芝罘,享受春光,并围桌座谈,讲述他们和芝罘的故事,交流他们创作“我与芝罘”征文的体会。烟台市作协原主席、著名作家矫健作为特邀嘉宾,和芝罘散文学会的会员们一同探春,一起座谈。这场洒满春光的采风座谈活动,令与会者收获满满。

芝罘探春美景就在我们心中

又逐春风到山野,春光正烂漫,3月25日一早,“芝罘探春”活动来到了南山公园的梅园。南山公园梅园始建于2003年,植有红妆、送春、丰后、垂枝、美人等近十个品种逾千株梅花。每年3月下旬,梅园迎来盛花期。芝罘散文学会副主席张文泰老师说南山公园有了梅园,就像女子涂了红唇,做菜放了味精,平添颜色和味道。

春风轻拂,学会的30多位会员穿梭在梅花林中,感受着欣欣向荣的春天气息。

中午,野外的“探春”结束,室内的“探春”进入高潮。学会会员们欢聚在一起,围绕由烟台晚报和烟台市芝罘区文联主办,芝罘区作协、芝罘散文学会和芝罘区诗歌学会协办的“我与芝罘”征文活动,各抒胸臆,畅谈创作体会,妙语灼见频出。“‘我与芝罘’征文活动于2018年年底开始,‘我与芝罘’这一征文主题,点燃了作者们的写作热情,他们纷纷投稿,书写自己在芝罘的经历和收获,现已在晚报《文学角》专版、《烟台街》专版陆续推出了30多篇作品,很多老作者写出了很多精彩的文章。”烟台晚报专刊部负责人说,“为更好地推动征文活动,特别组织本次采风和座谈,请大家谈谈创作体会、为栏目建言献策。”“‘我与芝罘’征文发了很多好稿子,经历过的人每每读来,感同身受,没经历过的人,也能从中读到芝罘这么多年来的变化。”张文泰老师一句“美景就在我们心中”概括了这次“芝罘探春”暨‘我与芝罘’征文采风座谈会的意义。

“40后”张守仁老师以一篇充满感情的《广仁路3号》参加了这次征文活动,虽然小时候没有生活在芝罘,但张守仁老师和芝罘结缘的时间很早,早些年,还是小伙子的他就曾在大年初一骑着自行车从牟平到位于芝罘的烟台日报社投稿。后来张老师调到烟台电影公司工作,“1979年到1980年的时间段,正是电影蓬勃发展的阶段,‘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事业的发展终于回到了正途。”曾经在电影公司工作的张老师看到“我与芝罘”征文的消息后,心潮澎湃,但如何在两三千字中表现出个人亲历的这段历史,很有难度。经过反复锤炼,张老师写出了一篇非常精彩的征文。“这是一代电影人的经历,一个人就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文章浓缩了那段历史。”在座的读者们纷纷感谢张老师为大家还原了这段历史。说起张老师的创作,还与《烟台晚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退休后,看到晚报《烟台街》的文章,被深深吸引,于是开始了创作,丰富了我的晚年退休生活,我要把一生的感受写下来,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种充实的生活。”这是张老师一直孜孜不倦创作的初衷。

有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动人的文字

芝罘区作协秘书长、芝罘散文学会会员刘颖,很感谢“我与芝罘”征文的启发,促成她写了《家在芝罘》这篇文章。其实许久以来,刘颖一直想写写她在芝罘区的四次搬家,“四处住所承载温暖着我的生活。”但一直不知从哪个角度写。征文活动开始后,刘颖知道写这篇文章的时机到了。“每个人生活过的地方都是她的家。此心安处是吾乡。其实,我非常喜欢舒婷的诗歌《祖国啊祖国》,大气端庄,深情炙热。我多么想也写出《芝罘啊亲爱的芝罘》,只可惜笔力不足。我就从生活小事写起。”“写亲切的生活,把生活写亲切”,这是刘颖对自己这篇文章的要求。写着写着,前尘往事纷至沓来,刘颖的笔下有了刹不住车的感觉,越写越热爱这个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这是刘颖的感受,何尝不是每一位热爱着芝罘、热爱着烟台的人的心声?

王明珠写的征文题目是《桑园路上的兔子窝》,在征文里,她写年轻的小伙伴,写刚毕业踏上工作岗位时的一些故事,也点点滴滴回忆起一路走来桑园路的变化。从同事情、闺蜜情,从桑园路的来历,延展了芝罘的文化,字字含情。

这次征文让来自新疆的危颖回忆起刚到烟台的情景。从离海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来到烟台,为的就是心中对于大海的向往,危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火车刚进入烟台,下了火车,又坐车去学校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海风的味道非常刺激。”从2003年开始,危颖一直在芝罘兜兜转转,建昌南街、北河街,“租住过的地方都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作为一枚“吃货”,那些已经租住的房子拆掉了,但那些飘荡在胡同里的小吃香味至今还在危颖的心头荡漾,“还住过一个房子每天晚上都能听到火车的声音,这也让我想念家乡,但芝罘已成为我的第二个家乡。”

活动当天,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凌寒老师的征文《我们的烟台山》刚好刊登。虽然凌寒老师住在芝罘区之外,“以前是开发区,现在是高新区”,但在大学教授语文课程的她特别看重具有象征意义的烟台山,多次带学生到烟台山实践教学,“那里有烟台开埠记忆,有冰心纪念馆,还有那么优美的自然风景……选择熟悉的有真情实感的东西,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

好好看看我们身边的风景好好写写我们自己的芝罘

“看到《我与芝罘》这样一个主题,我就在想,这个主题本身就隐含着一种情感的定位,就意味着一种书写的方向———要围绕着芝罘这样一个长久的生活地,或是偶然的落脚地,在‘我’与‘芝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表达出地与人、人与地之间的牵绊与情绪,一个故事、一段情感、一段人生皆可入题、有味。”芝罘区作协副主席、芝罘散文学会会员曹瑞敏在思索,作为一个个体的“我”,与芝罘这片土地有着什么样的个性联系呢?曹瑞敏想到了来芝罘的三十年人生,三次居住地的变迁,想到了三个居住地周边的文化环境,于是,以三十年时间推移为经,以三次居住地变迁为纬,连缀起居住凤凰台时游走周边时了解的白石文化,居住幸福村时逛山赶海时看到了阳主庙、始皇东巡时的文化留存,搬到振华时一路向东寻找时看到的所城里、烟台山文化群落……“但这样的书写只是我的一段人生与芝罘的联系,略显单薄。”于是曹瑞敏又想到了童年与少年时生活在老黄县乡村时,村人与烟台的故事,联系到了自己的教育职业生涯与芝罘之间所形成的一段情缘,“这样‘我与芝罘的三重际遇’题目得到确定,童年少年期间与烟台,也就是芝罘间的‘两个故事’,芝罘生活过程中的‘三次搬迁’、职业过往中与芝罘的‘一段情缘’就成了文章的三个标题、三个章节。”一点立意,三步展开;解构主题,一唱三和。“自己感觉这样的写作落点和文章结构特点也成就了这篇文章立意上的三重升华。曹瑞敏也谦虚地“检讨”了自己:“在追求立意与结构的时候,文字上有了纠结,表达上存了匠气,少了朴实与朴素。”曹瑞敏的发言引发与会者的思考。“写作是一种技能,更侧重于练,苦练,就像钢琴家、运动员,有天分也不行,得一直苦练。”著名作家矫健寄语与会者。看到散文学会中的集体成员———中行文学俱乐部有那么多喜欢写作的年轻人,看到了文学后继有人,朝气蓬勃,他深感欣慰:“真心喜欢文学的人希望更多年轻人来喜欢文学,好好工作之余,努力写出好作品。”

市作协副主席、芝罘散文学会主席李华组织发起了这次“芝罘探春”暨“我与芝罘”征文座谈会活动。她满怀深情地说:“芝罘是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很多人在这里出生、长大、变老,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这里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回忆和怀念,有希望和憧憬。很多人的梦想和情怀是和这座城市紧紧连在一起的。芝罘区文联和烟台晚报联合主办的‘我与芝罘’征文活动是非常好的活动。芝罘散文学会作为征文活动的协办方之一,也是想借这次活动,推动会员们好好看看我们身边的风景,好好写写我们自己的芝罘。”李华老师为能生活在这样的一座城市自豪,风景不仅在远处,更在我们生活的芝罘,在我们的城市。“这样的活动,可以让美景变成美文,让很多人拿起笔,写出他们对芝罘的热爱和期望。”

矫健

新闻推荐

让我们携手努力,一起搞活青岛这座城 王清宪3月27日在深圳举行的青岛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上的演讲(摘要)

青岛要做山东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就要把深圳作为标杆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拓荒创业的深圳人,喊出了“时...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