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了六十年的“永”字牌座钟

齐鲁晚报 2019-03-25 05:31 大字

▲繁盛时期的济南西市场老商埠□台应新

我是1957年生人,父母说,当年为了庆贺我的出生,花了40元钱,从西市场百货大楼买了一个带有“永”字牌商标的座钟。这是我们家祖孙三代添置的第一个钟表,也是我们家第一个紧跟时尚的大物件儿。

60年前的西市场百货大楼,位于西市场的西面、“十一马路”的东面。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市场百货大楼内的商品分类设置,形成了现在商场的普遍布局:一楼经营日用百货,二楼卖服装鞋帽,三楼是以棉花布匹为主。我记忆深刻的是,百货大楼的一楼建造得很别致,营业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可以有六个门供顾客出入,即两个东门、两个西门、一个南门和一个北门。后来为了扩大经营面积,北门和南门停止使用,摆上了货架和柜台。

说到座钟,我查找了有关资料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烟台生产的机械摆钟诸多品牌中,以“永”字、“宝”字、“盛”字和“业”字品牌最为著名。我家保存的这个“永”字牌座钟,是烟台新德造钟厂生产的,其钟表外壳是木制雕刻,上方是腾飞的骏马,内芯采用的是全铜机芯,具有八天动力储存,盘线音簧、整点和半点报时的功能。钟表玻璃门下半部分,印有两只和平鸽共同衔着麦穗,分别踩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图案,麦穗中间写有“世界和平”四个字。

买来的座钟,摆放也是有讲究的。那时我家住在西市场附近一个有9户人家的四合院里,两代人、三代人共同住在一起。尽管住得拥挤,但是按照老济南人的习俗,各家进门的家具摆设还是基本一致的。以我家为例,当时我家住的是平房东屋四间,进门迎面中间位置,摆放的是一条两米多长的条几板,条几板下摆放着一张八仙桌,桌边各有一把与之配套的八仙椅。条几板的正中间摆放的是座钟,座钟两边各有一个高于座钟的花瓶,左边的花瓶可以插入鸡毛掸子,右边的花瓶能放进5斤小米。母亲说,在那两只大花瓶的左右,还有景德镇生产的绘有“松鹤延年”图案的两个小瓷罐,一个放茶叶,一个放白砂糖。后来,那两个大花瓶在“文革”中被当作“四旧”砸掉了,留下的小瓷罐目前也只剩下一个。

自从有了座钟那清亮浑厚的报时声,家里就多了一份和谐欢快的气氛。我听附近的老人说过,老百姓对家里那千丝万缕的平常事儿,大都愿意取个旺祥的名字或找个吉祥的寓意。这钟表也是如此,无论家里摆放的是座钟还是挂在墙上的挂钟,它发出的报时的声音,是有很好的寓意,那就是“终(钟)生平安”“众(钟)生平安”,有的人家还会在座钟旁边放一个能折叠的圆镜,其寓意就是“终(钟)生平静(镜)”。

这个座钟为我而买,也为我所用。1963至1968年我在纬十路上小学,放学后的家庭作业不多,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完,出去和小伙伴在西市场周边玩儿到天黑。晚饭后母亲就不让走远了,总是用一句话叮嘱我:钟声敲八下必须回来!

每天早晨起床,需要依靠这座钟公正无私、不依不饶的定点报时。冰冷的冬天,我不愿意起床。为了早晨起床上学,母亲着急发火多次,就是不管用。后来母亲找到了窍门,“以后别再等我喊你起床,听见钟声自己起,迟到了不管。”这一说还真管用,每天清晨在暖暖的被窝里,听到那清脆洪亮的钟点敲打声,我就自觉起床。担心我磨磨蹭蹭来不及吃饭,母亲又使了一招,把分针往前拨快10分钟,我就有了热饭吃。

60年来,随着西市场内外多次拆迁改造,百货大楼消失了,西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也是如此,搬迁了三个地方,由平房换成居民楼再搬到高楼带电梯的大型社区,老物品丢弃了不少,旧东西扔掉了很多,家具全部换成了新的,电视机换了四五个,唯有这个座钟留了下来,秒针分针滴答的一甲子里,有我们共同见证的60年沧桑。

新闻推荐

河北小伙在闹市区一天抢劫三次 被芝罘民警围捕抓获

本报讯(YMG记者王轶通讯员芝公宣摄影报道)“站住!”3月18日18时许,烟台汽车总站东边的小吃街突然人声鼎沸,经过的路人纷...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