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来观航天展 航天科普展成为市民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窗口

烟台日报 2019-03-14 09:27 大字

学生们在航天科普展上参观长征火箭模型。YMG记者栾盛杰摄本报讯(YMG记者慕溯实习生魏思蓉)“共筑航天新时代·山东烟台站”中国航天科普展,已然成为市民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窗口。昨日,记者走进航天展现场看到,上千人前来观展,其中不乏八旬老人。退休老人现场成“讲解员”在中国太空站模型前,一位老人生动的讲解引得市民驻足聆听。他叫宋永革,是513所退休职工。“我们当时搞研究,那是中国航天发展的初始阶段,嫦娥一号里就有我们513所的产品。现在的年轻人很厉害,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也越来越强大了。”说着,他竖起大拇指点赞:“厉害了,我的国。”

正如宋永革老人所说,每一件航天产品的背后,都凝聚着许多科研人员的心血,从技术指标分配到交付产品,科研人员们需要耗费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能研制出一件合格的航天产品。“我们就是要做一颗螺丝钉,国家把你拧到哪里,你就要在哪里发光发亮。”宋永革老人声音洪亮,在现场变身“志愿讲解员”,参观的市民纷纷驻足聆听。

牟平一中生物老师王兆强看到这一幕,感慨地说:“我从这些老前辈身上,看到了一种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他表示,将会把这一幕带到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这种航天精神。八旬老农来观展如果此次航天展能够使513所的退休老人们感到亲切、自豪,那么对于81岁的姜佐旭和83岁的姜道生两位老人而言,观看航天展则让他们“触摸”到科技强国的力量。记者见到这两位老人时,他们正在抚摸“尖兵一号”返回式卫星的壁面,就好像在抚摸一件珍奇的宝物。两位老人是来自福山区的农民,他们一早从福山区坐公交车赶来观看航天科普展,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看那些原本只在电视上见过的航天器。“看了航天展,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国家的强大。”姜道生老人感慨地说。

就在两位老人不远处,一个年仅4岁的小男孩一边观看电子屏上的火箭发射场景,一边挥舞着小手高兴地说:“看,火箭发射了!”孩子的母亲李晓静告诉记者,孩子从小就很喜欢火箭,正好有这么一个机会,就带着孩子从开发区赶过来看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航天展能让他对太空有更深的认知,为他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李晓静说。

新闻推荐

烟台发布去年十大消费投诉热点 非现场购物形式引发的消费纠纷投诉举报占总量的六成以上

本报记者李楠楠实习生邹含倩3月12日,烟台市市场监管局举行3·15行政约谈座谈会,现场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投诉热点...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