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区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各村均设立红白理事会,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100%
本报讯(通讯员王洪崴YMG记者徐睿)记者昨日获悉,莱山区自去年以来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在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村居环境、道德风尚引领、生活方式转变、基层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农村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发生了深刻转变,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攀比之风给群众造成很大负担。为打破陈规陋习,顺应民心民意,莱山区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破除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习惯,促进全区乡村文明建设。目前,全区126个村(社区)均已设立红白理事会。“我们组织引导村(社区)参照规定标准,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共同商定农村婚丧嫁娶、婴儿满月、子女升学类事宜,纳入村规民约并公示上墙,引导村民遵守,使村规民约‘小规章’成为群众办理婚丧嫁娶事宜的‘硬杠杠’。”莱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莱山区注重加强对红白理事会成员的培训,让他们准确掌握移风易俗相关政策法规、婚丧礼仪规范、婚姻殡葬文化和措施要求,提高服务能力。
莱山区不断丰富宣传形式,提升红白理事会的知晓率,在各村居做好制度的上墙上栏,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因村制宜地修订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并及时将修订后的《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在村公开栏及村民会议室公示。同时,利用换届选举标准化会场,在会场显著位置张贴红白理事会宣传海报、条幅,进一步提高红白理事会在群众中的知晓率。
为破解城乡环境卫生二元格局,促进城乡环境和谐共同发展,莱山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体制改革,统筹城乡环境卫生发展,以城带乡,将城市公共服务延伸至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农村环卫管理的各种不利因素和城区环卫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使“脏乱差”成为农村历史。“早在2006年,莱山区就着手从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的硬件设施入手,一次性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一处日运转能力300吨的大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和90余个地埋式生活垃圾箱,购置各类专业运输车辆30多台,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网络。”莱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环卫一体化工作与提升居民环境卫生意识结合起来,每年组织两次对村居居民逐户走访活动,并发放居民意见征集信,对居民反映的问题一一整改,2018年累计发放意见征集信9万份,收集率达到95%。
按照“全面提升、不留死角”的原则,莱山区进一步扩大区级生活垃圾集中清运范围,针对大龄青年楼区、集贸市场垃圾产生量大、“土”垃圾池、垃圾收集不达标等问题,将这部分区域生活垃圾清运纳入区级集中转运机制,全面取缔原有露天垃圾池、暂存点,投放垃圾桶共546个、生活垃圾转运箱20个,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100%。
新闻推荐
烟台山下、芝罘湾畔百名优秀人才归乡话发展 芝罘区吹响新春“人才集结号”
□记者从春龙通讯员李超报道本报烟台讯2月16日,烟台市芝罘区举办“山下温乡情·湾畔论发展”——...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