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走进美术馆 港城市民热衷“文化过年”

烟台日报 2019-02-20 09:28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钟嘉琳通讯员郑雅琪)正月十五月儿圆,美术馆里闹元宵。2月19日晚,烟台美术博物馆首次在元宵节当日实施夜间开放,开启己亥新年第一场“美术馆之夜”活动。看展览、猜灯谜、赏电影、画漫画、学剪纸、做面塑…元宵节里的美术馆,灯光通明,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回家过大年———烟台籍艺术家逄小威《中国京剧》摄影展自开展以来深受市民观众好评,每天前来观展的市民及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步入展厅,京剧名段《贵妃醉酒》的伴奏音乐缓缓流淌,京剧人像摄影作品令人惊艳。百盏灯笼摇曳呼应,红红火火,年味十足。每盏灯笼下方垂挂着灯谜,有京剧内容,还有历史知识、地名系列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类灯迷琳琅满目。观众游客兴趣盎然,或驻步观展,或交流猜谜,或参与剪纸、面塑现场互动。

走进美术馆,体验民俗文化,不仅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生活记忆,而且收获满满,拿到美术馆精美的文创奖品,过一个有“文艺范”的元宵节。胶东民间窗花剪纸,是烟台历史文化孕育出的灿烂之花。剪纸艺术家梁巧艳现场与观众互动,剪制的十余个大红“福”字被市民争相索走。展厅里,驻馆艺术家卞家华正在为刚出版的《回家过年》漫画笔记本现场签售。打开《回家过年》,熟悉又亲切的“老年味儿”,使我们又重温起那混杂着糖果味、鞭炮声和刚写好春联弥漫着的纸墨香气。“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六,蒸馒头;三十晚上包饺子……”,一位老者正指着《回家过年》里的这些习俗谚语读给小孙女听。烟台市“山花奖”获得者王晓燕老师也带着面塑作品在美术馆与观众面对面教授技艺,耐心地给观众讲解作品以及制作方法。春节期间推出的“新春民俗大市集”深受市民及游客欢迎。剪纸文创、布艺手作、陶艺绒绣等极具烟台民间地域特色的系列手工艺,还有当代雕塑艺术家的限量版原创艺术品、书画名家的艺术衍生品、儿童绘本等让市民及外地游客不必东奔西走,在烟台美术博物馆里就能将“烟台特色”一网打尽。

烟台美术博物馆连续两年在春节期间策划推出具有烟台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和主题系列展览,既丰富了市民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也能够在这个阖家欢乐的团聚时刻将传统文化和当下人们生活相融合,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焕发生机与活力。

新闻推荐

新春“快闪”祝福祖国

烟台籍“英雄航天员”王亚平、“中国好人”安立盛、全省城市社区“担当作为好书记”冷晓燕和市民一起,在海滨“灯光秀”的...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