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房的变迁

老年生活报 2019-02-13 09:44 大字

[摘要]我和我的祖国征文——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我老家在浙江省江山县茅坂乡三村,新中国成立前生活贫困,只有几间破房。伙房连着猪栏,烧柴禾,又黑又脏,又暗又潮。

1949年后,我家的住房进行了修缮和扩建,但变化不大。改革开放以来,居室条件大改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走出山村,踏进了军营,如今在美丽的烟台安家养老,我有了一套四室二厅二卫的宽阔大房。客厅里,有舒适的沙发,液晶大彩电,还有电子琴、壁画和艺术品;瓷砖砌成的亮堂厨房,有抽油烟机,使用方便的管道天然气,自动打火不锈钢的煤气灶,有电冰箱、冰柜。两个厕所,有干净亮丽的智能坐便器;书房里有微机,房间里有空调和暖气,保持常温,宜人舒心。

儿子在北京、女儿在烟台,都已结婚,都有自己装修漂亮的宽敞的住房。江山茅坂老家的哥哥退休在农村,盖起了一幢四层小高楼,大理石的地板砖,不锈钢的栅栏,室内有电灯、电话和彩电,充满现代气息。几个侄儿和侄女,分别在茅坂盖起了楼房,或在江城购买了套房,有的装修考究,十分“豪华”。

几次回江山看到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新街广阔壮丽,一片片新区欣欣向荣;新房越来越多,楼房越来越高,装修越来越豪华,家电越来越普遍。

“家富足,先盖屋。 ”抚今忆昔,我作为耋耄老人心潮澎湃,激情满怀!我的家是小家,国家好我的小家才好,中国是中国人的家。这个家是共产党领导的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家,是改革开放的家。有这样的家感觉真好!有这样的家真幸福!

□周燕

新闻推荐

陈飞会见法国客人

本报讯昨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在东山宾馆会见法国诺曼底大区主席埃尔韦·莫兰一行。副市长李朝晖参加会见。陈飞简...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