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走进高新区

烟台晚报 2019-01-28 09:47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夏丹通讯员李庆东)1月26日,烟台高新区海天社区银和怡海天越湾小区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主题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

上午10时,天越湾小区物业外小广场上,随着烟台御花园老年公寓花棍表演队带来的一场精彩的打花棍表演,烟台高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走进天越湾小区正式开始。只见一支支花棍在他们的手上,如同变着戏法,或高抛低挑,或上下翻飞,或左右旋转,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在物业会议室里,书法、剪纸、面塑、陶艺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项目吸引了社区居民的目光,大家在欣赏点赞之余,纷纷加入到体验者的行列。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烟台高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赵向森的带领下,栾少东、赵中华、吴雨峥等4位书法家挥毫泼墨,兴致勃勃地为社区居民书写福字、对联。有的小区居民情不自禁地拿起毛笔一展身手。有的小区居民则揉起面团,有板有眼地学起了面塑;有的一丝不苟地学起了陶艺;还有的拿起剪刀,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全神贯注地学起了剪纸。现场气氛热烈,大家沉醉在喜迎新春的浓厚氛围里。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山东省教育厅首批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主持人王晓燕带来的面人作品色彩艳丽、惟妙惟肖。据了解,面人距今已有1340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面人“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是可以食用的,直至清朝年间才脱离民俗功能成为一种集观赏和把玩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现在的面人以面为载体,通过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通过多种手法塑造让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呈现出来,令人倾倒。王晓燕从小受家庭影响,掌握了基本的面塑技巧。成年后长期致力于面塑艺术的历史、美学研究以及面塑创作,作品精致细腻、灵动多姿,不霉不裂不变形,可长期保存,适于收藏。其精品人物《金陵十二钗》获“第十三届烟台市文艺创作奖”和“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新闻推荐

小年前夕火车站客流量逐渐增加 节前客流高峰即将在小年后到来

本报讯(YMG记者盖鹏通讯员王丹)随着春节的临近,烟台车务段管内各站客流量逐渐增加。昨天上午,烟台火车站东候车大厅内...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