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医院完成骨科机器人手术510多台手术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本报1月21日讯(记者孙淑玉通讯员栾秀玲张国杰)烟台山医院日前召开创建“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中期总结暨研讨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到目前,烟台山医院共完成510多台骨科机器人手术,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此外,借骨科机器人发展之势,烟台山医院还积极参与科技创新,辐射带动其他医疗机构,使其手术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切实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致残率高达50%~60%,若救治不当,患者的死亡率高达10.2%。
前几天,龙口的王先生就遭受了严重外伤导致的骨盆骨折,慕名在烟台山医院做了手术。本以为创伤很大、出血很多、康复很慢,殊不知一切都与他想象的相反,用他的话说,“手术后没啥感觉,就像没做过手术一样。”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手术是医生使用手术机器人做的。
2016年7月28日,烟台山医院完成了全省首台骨科机器人手术,次年引进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它的参与让骨科手术有了质的变化。
烟台山医院创伤一科副主任姜传强以王先生的病例为证解释称,如果采用传统术式,手术历时4个多小时,医生需要在患者身上切开2-3个20到30厘米长的切口,出血量将大于1000毫升,患者康复的时间也会特别长。而有了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医生在患者身体切开用于植入螺钉的切口仅有4个,每个的长度不足1厘米,术中患者几乎不出血,植入4枚螺钉的耗时总计20分钟。“这体了机器人让骨科手术更加精准、微创的特点,达到到了个性化治疗,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姜传强说。
“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熟练,现如今,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完成手术在烟台山医院已是常态,并逐步由规范化、标准化向创新性、优质化的方向发展。”烟台山医院院长张树栋说。
到目前,烟台山医院共完成机器人辅助临床手术510多台,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仅2018年就完成了305台。
“天玑”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智造,对于烟台山医院而言,不仅为我所用,还要参与创新。2017年5月,烟台山医院获批创建“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入围的地市级医院参与创建“国字号”中心;医院40多位医护人员经过培训获得骨科手术机器人操作上岗资格,在全国率先建立起骨科手术机器人创建中心标准体系、培训体系和质控体系,培训、推广骨科机器人新理念、新技术;2017年,烟台山医院还拿到了全市医疗卫生界的首个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多适应证骨科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及核心部件研究”;围绕骨科手术机器人,烟台山医院申请了4项国家专利,仅2018年就在国内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4篇;烟台山医院还完成了世界首台骨科机器人股骨头坏死减压植骨术、小儿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骨科机器人In-Fix治疗骨盆骨折手术和首台骨科机器人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手术。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关于参与创新、自主研发张树栋说,“我们的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度更高、功能更多、应用范围更广。现如今,它可以完成创伤、脊柱、关节、小儿骨科等多领域的骨科手术,而国际上其他品牌的机器人要么只能做脊柱手术,要么只能做关节手术,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机器人是一位技高一筹的‘全能选手’。”
创建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有助于探索建立骨科手术机器人使用技术标准和临床应用规范,构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体系,形成“应用示范——反馈改进——水平提升——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圈。烟台山医院骨科作为全市骨科的标杆,同时又承担着全国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培训带教任务。“这将带动全市各大医疗机构与乃至全国多家兄弟医院的骨科手术逐步实现质的飞跃与跨越式发展。对于人民群众而言,将会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张树栋说。
新闻推荐
1月21日上午,烟台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举行春运安保启动仪式,2019年春运期间,烟台高速交警将联合相关部门深入排...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