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恤养院与北平育婴堂
□张宇宁烟台恤养院救助对象主要是孤儿、婴儿、嫠妇、产妇、残废、老羸。
孤儿的来源主要是收养12岁以内家中贫苦无父或母之男女孤儿和抚育到3岁后拨归孤儿部的弃婴遗婴。
婴儿的来源主要是“接收失养之男女弃婴遗婴”。烟台恤养院在试办初期,便在恤养院大门外左侧,离地高约1米左右的墙壁上,设置了专门接收婴儿的大型抽屉———“接婴屉”。今日,我们仍可以在烟台恤养院旧址大门的左侧看到它的痕迹。1930年2月,世界红卍字烟台分会筹办烟台孤儿院时,曾公推烟台红卍字会负责人之一的王盛开和褚文郁到北平、天津、济南各会学习参观。王盛开和褚文郁两人在北平时,参观了曾任北洋政府总理的民国慈善家熊希龄在香山宜园旧址创办的北京香山慈幼院和当时北平惟一的一家孤儿院北平育婴堂,考察了他们的创办模式等。回烟后,奉世界红卍字总会指示,烟台红卍字会孤儿院改为恤养院,于当年6月开始试办。在试办过程中,烟台恤养院不但吸取了许多北平慈善机构严谨的管理模式,并在此后一段时间保持与北平、上海等地慈善机构的交流学习,而且根据烟台当时的社会状况,扩大了救助范围和功能,使烟台恤养院发展成为20世纪40年代国内唯一一家民办的、包容多行业的、能自给自足的慈善团体,被称为国内慈善事业的典范。
烟台恤养院从北平慈善机构学到了哪些管理模式,与北平育婴堂有什么关系?烟台恤养院大门外设置的“接婴屉”,是烟台恤养院独创发明还是从别处学来的?下面就来一起探讨这几个多年来一直让人困惑的问题。北平育婴堂1933年北平育婴堂曾印制了《北平育婴堂简略报告》,记载了北平育婴堂的创办过程。
北平育婴堂创办之初位于崇文门外南岗子街,后迁于西安门内养蜂夹道乙一号,由京师商会会长陈遇春于民国六年(1917年)创办。当时的创办背景是“因北京弃儿皆为外国慈善团体所养,故创办育婴堂专收抛弃无力抚养之婴儿”。
育婴堂收养婴儿规则如下:
收社会抛弃及无力抚养有病无病之男女婴儿以救济生命及助其成人为宗旨;收养婴儿入堂时年龄须在三岁以下;所收男女婴儿无论何处所送概不准领回;凡男女婴儿4岁以上时即转送北平五台山普济佛教总会所立之育幼院或其他教养机关以求深造。
育婴堂组织结构是董事会,董事约70名左右,即“各慈善家确能赞助本堂事业者皆得推荐为董事”。“推选董事长一人,副董事长二人,常务董事八人分理内外一切事务,推选常务女董事六人督察堂内育婴事务”。设堂务主任、监察员、内外堂管理员、司书各一人、护士二人处理堂内外事务,下有看护(保育)员、保育练习生、工役、女仆等。堂内共设有会议室、办公室、医士诊视室、婴儿教室、游戏室、隔离室、养病室、女仆室、调乳室、淋浴室等23处。
孤儿院一年约两万元的经费,一是来自北平市政府社会局每月的补助,二是来自董事、五台山普济佛教会和北平各界的捐款。
对于弃婴的哺育,多用奶母和糕干之物。但因住处简陋,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加上传染病流行,所以创办初期,死亡率过半。据当时统计,入堂的婴儿先天营养不足者占25%,先天梅毒者占40%,其他入堂的大多患有其他疾病。1927年育婴堂中40名年龄较大一点的儿童被转到黑龙江女子教养院教养。1930年,育婴堂淘汰原保妇,聘用一名医生、二名护士,专收高小或初中毕业18岁以上合格女生授以最新育婴方法实地工作,改良养育方法,改善卫生条件,所收婴儿日趋增多。
对患病婴儿,随时送往协和医院、中国红十字会北平医院、中央医院、妇婴医院和道济医院治疗并承担医疗费。北平市政府卫生局和道济医院每星期派一人来巡诊。
送婴儿到育婴堂里的送婴人须签下《送婴入堂甘结书》,承诺以后本人家族亲戚与婴完全断绝关系,不准领回和不得过问别人领养。另在育婴堂门首设有一个嵌于墙洞之中高三尺宽二尺许的专备接收弃儿用的阁屉,称“济生阁”,外有小门,内有铺设被褥的小床,下置有电铃机关连通各室。小门上写着“收养抛弃男女婴,如有仁者救护,请送入阁”的字样,“阁”就是下面两扇小门。无论何时送婴者把婴儿放到挂着“济生堂”大牌子下面的小门阁里的小床上,因婴儿体重触动机关,堂内各室俱能听到铃响,便知阁内已有弃婴了。门里面的乳母(保育员)会马上过来把婴儿抱走。
每周周二为参观日,接洽领婴时间为星期三、五日下午。
所育男女婴儿如有人欲领做子女者须经审核,明确果系家道殷实足资教养子女缺乏者,须签下《领婴俱结书》方许抱领,并须备具二家以上之铺保,并依该婴儿养育年期捐助之相当慈善费,由董事会准许后发给抱领婴儿执照并报明主管官厅注册以资永久保障。如领出后查有虐待及其他情形者本堂仍有领回权。烟台恤养院与“接婴屉”王盛开、褚文郁自北平、天津、济南参观回烟后,恤养院筹备处即开会讨论“恤养之意义”,一直认为应扩大范围:“贫苦之孤儿,失养之婴儿,贞洁无告之嫠妇,均应在分别恤养之列”。其时烟台红卍字会开办的救助贫穷产妇之恤产局也并入恤养院,至此恤养院救恤范围扩大为孤儿、婴儿、嫠妇、产妇四部。1930年3月,烟台红卍字会恤养院成立董事会,商借董事刘云程在烟台南山路的别墅为院址。1930年6月开始试办。1932年4月,烟台红卍字会前办之残废院也并入恤养院,恤养院又增加了残废、老羸两部,救助范围增至六部。
烟台恤养院隶属于烟台红卍字会。1930年3月,烟台红卍字会组织成立了11人的恤养院董事会,选出董事长、副董事长各1名。至1933年6月,恤养院董事会董事已达21名。董事为义务职,任期二年并得连任。
根据恤养院章程规定,对恤养院有尽大力者可有董事会征请为特别董事或名誉董事、赞助董事及监察。
董事会聘任院长1人,副院长2人,管理院内一切事宜。另设总务主任、教养主任、调查主任、家务长各1名。
恤养院下设教养和总务两大部,各设主任1人,由院长聘任,经董事会认可。
烟台恤养院是烟台红卍字会所办,也是烟台当时影响最大的慈善组织,所以恤养院的经费主要依赖烟台红卍字会的支持,即简章第一章第二条“本院为烟台红卍字会所创办经费由卍会筹募”。
另一个渠道是组织人员赴外募捐,“驰赴上海、滨江各处劝募;烟埠各董事等分头托钵,各地大善士解囊相助”以及接收私人捐助,“独捐二千元以上者,征为特别董事;千元以上者,征为名誉董事;五百元以上者,征为赞助董事”。
1930年,烟台恤养院收烟台红卍字会拨发经费洋6249.26,支出5962.99,存洋2986.27。可见,当年恤养院除红卍字会拨发经费洋外,其他捐助洋2700。
烟台恤养院救助对象主要是孤儿、婴儿、嫠妇、产妇、残废、老羸。
孤儿的来源主要是收养12岁以内家中贫苦无父或母之男女孤儿和抚育到3岁后拨归孤儿部的弃婴遗婴。
婴儿的来源主要是“接收失养之男女弃婴遗婴”。
烟台恤养院在试办初期,便在恤养院大门外左侧,离地高约1米左右的墙壁上,设置了专门接收婴儿的大型抽屉———“接婴屉”。今日,我们仍可以在烟台恤养院旧址大门的左侧看到它的痕迹。
在恤养院长大的张恤修先生是这样描述“接婴屉”的:顾名思义,它是用来接受婴儿的大型抽屉。抽屉堵上,用彩色油漆,画了一个赤身裸体俯身昂首的婴儿。白白的,胖胖的,侧着头向人微笑,像西洋油画中的“安琪儿”,仅仅没有翅膀,特别逗人喜爱。抽屉堵的上方,用红油漆写着三个大字“接婴屉”。堵面镶一个大拉手,可将抽屉自由开阖。在接婴屉上边还有一块白底黑字木牌,上面写着设立接婴屉的目的,使用方法,阐明“救人一命,胜造浮屠七级”,每送一名婴儿,给予5块大洋的酬谢金等。
接婴屉直接插到传达室,恰恰在传达员的床边,用白油漆的很干净,里面放有被褥和枕头。如果有人送婴孩,只要拉出抽屉,放进婴儿,向里一推,就碰响一枚铜铃,传达员听到铃声,见屉内有孩子,就要走出大门和送养人接头。如果来人认为有必要说明情由,就同传达员一起抱着孩子,到总务处去叙说经过,登记。如果需要报酬,当即会给大洋5元。当然也有做好事不索取报酬的。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在烟台市这样的设施最多时达十处,委托人代管。后来怕中途转移婴儿,改由红卍字会开设于各处的六个平粜局代为接收。“婴儿收院后,延用乳妇抚育,逾三岁,拨归孤儿部分,一切待遇,与孤儿同”。
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判断:烟台恤养院与北平育婴堂的管理模式有许多相同。烟台恤养院的“接婴屉”,学自北平育婴堂,功能相似,略有不同。(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供稿)
新闻推荐
2018年,莱山区三大主导产业产值达到245亿元 主导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莱山交出的“成绩单”可圈可点:2018年全区先...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