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烟台自然博物馆 “比在书本上背诵一百遍管用” YMG记者 曲彩云 通讯员 姜楠楠 摄影报道
“蝗虫吃掉了庄稼,螳螂帮我们除掉了蝗虫。”12月16日下午,五十名小记者走进中国地质博物馆烟台馆暨烟台自然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在参观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并培养团队意识。整个参观过程,孩子们既学到了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也享受了一个快乐的周末,并和同龄的孩子结下了友谊,在团队活动中培养了团队意识。一位小记者家长欣喜地表示,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孩子记忆深刻,比在书本上背诵一百遍都管用。
“有趣”活动开阔视野
黄务小学四年级三班别新宇小记者是这次参观活动的大队长。他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在学校是美术课代表,小家伙最兴奋的是在这里看到了恐龙化石。侏罗纪、三叠纪、白垩纪,这些别新宇都耳熟能详,他用“确实有趣”来形容这次参观活动。
黄务小学一年级一班江承泽小记者是个勇敢的孩子,上午还在感冒发烧打吊瓶的他不顾妈妈的劝阻,坚持来参加活动,被评为当天最有男子汉气质的小记者。小家伙看到恐龙的脸,也听到恐龙的叫声,让他兴趣盎然。以前就喜欢看有关恐龙图书的他,这次看到了“活生生”的化石,非常兴奋。
福山区东华小学一年级十一班常任羽彤最喜欢生物馆里的蝴蝶,“有翅膀能飞翔有触角很漂亮。”这些都让羽彤欢喜,虽然生活中也能看到蝴蝶,但这里看到的颜色不一样,“蓝色、黄色、白色、粉色……五彩斑斓。”
祥发小学二年级六班赵子涵参加过十几次活动,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当老板”,在跳蚤市场卖玩具,虽然只卖了三块钱,但赵子涵觉得自己很厉害,“我们的合影上了报纸,我看到报纸时高兴地跳了起来。”这张报纸,赵子涵一直珍藏着。在博物馆,赵子涵印象最深刻的是螳螂,“蝗虫吃掉了庄稼,螳螂帮我们除掉了蝗虫。”这是赵子涵喜欢螳螂的原因。表达能力超群的赵子涵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练过口才,学过主持人,圣诞节时还要上节目呢。
东华小学一年级十一班臧冠群妈妈、十二班张骞文爸爸这是第一次放手让孩子独立参加活动,“我们一直担心孩子不行,但实际上孩子行,是我们‘不行’。”两位家长都很喜欢这样又能让孩子学到知识,又能锻炼孩子独立能力,丰富孩子知识、开阔孩子视野的活动。“希望晚报多多组织活动,我们带孩子多多参加。”
走进“烟台自然科学之魂”
博物馆共设13个厅馆,馆内设11个展厅,有总揽烟台万象的主题序厅,揭开地球奥秘的地球厅,探索生命之源的化石厅,寻秘黄金之都的黄金厅,纵观基础资源的矿产厅,徜徉生物世界的生物厅,鉴识木艺千秋的根雕艺术馆,领略造化天成的观赏石馆,缅怀甲骨之魂的甲骨文与王懿荣馆,透视内画神技的内画馆,悟道三象大观的石齐美术馆;馆外设两个展厅,有诠释经典的四大名著根雕馆,隽就书画的文房四宝馆。
主题序厅分为历史篇、现代篇和关怀·希望三个部分,着重展示了历史烟台和现代烟台,并系统记录了博物馆的建馆历程;地球厅通过宇宙与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自然灾害、人与地球等相关知识的介绍,揭开了地球的奥秘,展现了自然的魅力;化石厅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艺术融合,介绍了化石基本常识和地质时代生命演化两部分内容,向人们展示了自然和生命的漫长……
博物馆植根于“文化烟台”建设的沃土,以崭新的面貌接待了来自国内外的各界朋友。作为科普教育的基地、观光旅游的景点、科学研究的中心,是展示烟台的一个窗口,代表文化烟台绚丽多彩的形象,成为烟台自然科学之魂,促进科学发展成为烟台厚重文化沉淀的标志。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泉江通讯员孙东常虹)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官方数据显示:烟台六区上周(12月10日-12月16日)新建商品房销...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