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出梨园三代唱老旦 谢小华和她的梨园世家

烟台日报 2018-11-12 08:13 大字

YMG记者刘晋摄影报道她出身梨园世家,师从老旦泰斗李多奎,5岁学戏,6岁登台,11岁获赞“神童”,曾与尚小云、荀慧生等名家搭戏。她就是烟台京剧首位一级演员谢小华。如今81岁高龄的她虽身体抱恙,但思维敏捷。她的姑娘刘东利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鸣岩的高徒,而外孙女李佳,则曾获得“小梅花奖”,如今供职北京京剧院,是团里的“青年领军”。

跟很多老一辈的戏剧艺术家一样,谢小华低调一生,婉拒记者数次后,现在住在芝罘区一家医养结合老年公寓的她,终于在女婿的劝说下答应接受记者专访。

“我们一家都是梨园行,从我爷爷那辈开始,就与京剧结下了缘分,到了我孩子这辈,更是出现了三代老旦的局面。”这位出身梨园世家的老旦演员和她的女儿、外孙女一同揭开了一段“四代出梨园,三代唱老旦”历史佳话。谢小华出身梨园,六岁登台谢小华不是烟台人,而是地道的北京人。她出身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父亲谢良佐是一名琴师,曾为名旦徐碧云操琴。母亲葛砚香当时在北京也是一位有名的青衣花衫演员。“受到家里影响,我五岁便开始跟着母亲学戏,六岁便登台演出,八岁拜名家梁益鸣先生为师学习老生,后又向王幼亭老师学习老旦。”

说起这段经历,谢小华坦言,自己身上的京剧基因很强大。“以前我是唱老生的,11岁那年在连云港演出《失·空·斩》时,曾被当地媒体誉为‘神童’,而十三岁在北京的一次学习班上,被老旦泰斗、李派创始人李多奎先生发现,并收入门下,也正是从那以后,我正式改唱老旦,并潜心学习和研究李派表演艺术。”

她小时候曾给谭富英演小孩,也曾给尚小云、荀慧生等名角搭戏。“不过要说印象最深的,还是1979年在天津的一场演出。”她回忆说,“那天演的是《辕门斩子》,可演‘杨延昭’的演员嗓子突然哑了,出不了音,可票已经卖出去了。当时所有唱老生的都顶不下这出戏,于是有人就说,我年轻的时候学过老生,这段肯定会。我会是会,但多少年不登厚底了,可救场如救火,最后把这出戏顶下来了,当时的反响也非常强烈。”

1970年,烟台地区京剧团成立,谢小华作为艺术骨干被抽调到烟台,从此,就在烟台这座“京剧码头”扎下了根。“学戏苦啊。我们那个时候,就没有不挨打的。那时,我们学戏,再好的学生也挨打。唱错了打,唱对了也打,老师会说‘打一下长记性,下次就这么唱’。”

遗憾的是,谢小华唱了一辈子戏,老照片、老资料却一张也没留下,“那时候哪有钱请人照相啊,有点钱也都置办行头了。”她坦言,“我们那辈演员说实在的,对名和利看得都很淡,把戏唱好就行了。”刘东利受教于母,投身梨园“我的爷爷、奶奶、大伯、大妈、父母、姥爷、姥姥、舅舅……都是京剧演员或者演奏员。”国家一级演员、谢小华的女儿刘东利掰着手指头数着家里梨园行的成员,“这一家共有十四人投身梨园行,而且各个行当都有。其中,我爷爷刘德舜是老生演员、大伯刘宝英是麟派创始人周信芳大师的入室弟子,大妈是青衣花衫演员,舅舅是方荣翔的弟子,工花脸,父亲刘宝敏则是‘六场通透’的京剧演奏员,再加上母亲、丈夫和女儿。我常说,我们全家人能组上一台戏了。”

说起自己的学戏经历,她告诉记者,“那时由于父母在外忙着演出,我一直跟着姥爷姥姥住在北京。那时候,正值样板戏盛行,大喇叭、收音机全是这个,再加上受家里的熏陶,我就潜移默化地对京剧艺术产生了很大兴趣。”

1975年,刘东利从北京来到烟台,刚开始在养正小学读书,不过学了还不到一年,就因为烟台艺术学校恢复建校,报考了京剧表演专业,工老旦,正式踏入京剧之门。她2000年拜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鸣岩。“当然,要说我的启蒙老师,还是我的母亲。”她说,当时,自己的母亲是烟台艺校的京剧老师,“我就跟着她同堂上课。虽然她极力反对,但也没办法,谁叫咱喜欢这行呢。”

而在烟台艺校时,她结识了工丑角的国家一级演员李殿清。“要说我们两人的结合,那就是缘分。李殿清也是烟台艺术学校恢复建校后的第一届学生。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只有12岁,也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几年相处下来,虽然认识,可也没有往那方面发展,那时连想都没想。后来毕业了,又被分配到了不同的京剧团。可谁都没想到,阴差阳错的,我们又到了同一个剧团。再见面时,我们就下定决心,要携手一起走下去。”随后的1992年,他们的结晶李佳出生。李佳三岁学戏,获得“小梅花”90后的李佳可算是“老演员”了。“多大学戏我真记不清了。不过听妈妈说,应该从在她肚子里就开始吧。”她对记者说,“妈妈告诉我,她怀孕八个月的时候,还陪着著名程派演员李海燕演出《六月雪》,可能就是因为那次‘胎教’,我三岁就不愿去幼儿园上学了。跟着姥姥去烟台艺校上课。姥姥说,那时我跟其他同学一起上课,有时候学生还没学会,我就已经学会了。”别的老师都感觉很惊讶,给她起了个外号———“小戏虫”。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李佳师承刘宝芝、高淑娟、郑子茹、刘莉莉、李丽萍、李鸣岩等名家。7岁就获得了全国第四届戏曲小梅花金奖。

可说起李佳的戏曲之路,却走得并不顺畅,主要原因在她的母亲,“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妈妈不愿让我学戏,刚开始觉得是因为我们一家子都是干这个的,觉得没有新鲜感了吧。后来大了,我感觉应该是怕我吃苦。毕竟做一名真正的戏曲演员太难了,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各项基本功都得练,而且还得有很大的吃苦精神和天分。不过,他们都没拗过我,我非干不可。”

如今的她是北京京剧院的“青年领军”,工老旦。“这个青年领军不是那么好得的,评委都是名角大家,而且每年一评,不够资格的‘就地免职’。”说起三代老旦,李佳表示,自己会沿着外婆、母亲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一直走下去”。

新闻推荐

家的感觉,医院级保障 居家式养老,提升老人幸福指数

编者按烟台是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在日前山东公布的第二批医养结合示范单位中,烟台有6家上榜。烟台市以满足医养服...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