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口村与西口村 ■芝罘村庄记忆

烟台晚报 2018-11-02 09:29 大字

□彭守业

□东口村

位于芝罘岛东端,北、东、南三面被芝罘湾环绕。自明末时始,每到鱼讯季节,就有人到这里捕鱼、赶海。清康熙年间,经常来往于这里的20多户商议在此建村,因当时滕姓较多,故名滕家村,后因位于芝罘岛东端海口处,更名东口村。2002年1月改称东口居民区,2014年1月改为东口社区。

清初建村时,最早的姓氏有于氏、石氏、曲氏、滕氏、迟氏等。于氏早已绝嗣,石氏现在只有几户,曲氏从老烟台十三村之一的西河村迁入,后迁至大疃村,滕氏自福山县楮家疃村迁入,迟氏自安徽省迁入,来时兄弟3人,老大后到了大连,老二定居大海阳迟家庄,老三定居东口村。清朝中期后,张氏、陈氏等迁入,张氏来自所城里。张、迟、滕、陈是村里四大姓。

东口村与大疃村以婆婆口为界,域内有枣棘林、卧龙山、老郭山、东旺山等山系,其中东旺山最有名,其主体东西长0.62公里,南北宽0.4公里。东旺山北面的老虎崖西面有香火石,相传古代有一道士在此修炼。东旺山西面是东旺,这里群山环拱,从北到南,山势逐步下降。东口村北岸为险崖,南岸坡度较缓。海蚀崖分布于村北海边,崖坡80度至90度,为海上奇观。海蚀洞分布于岛南北两岸,多沿石英岩裂隙发育。村庄东端系芝罘岛丘陵伸入海中尖角,俗称“芝罘东角”,面积12.5万平方米。

东口村与烟台港隔芝罘湾相望。美孚洋行于1904年租赁东口村一村民30亩地,建成3座油库,每座可储存煤油9万箱,油库雇佣5名印度看守和8名中国看守。后美孚洋行又在油库南添建一座直径为50呎的圆油池,储存柴油;1915年修烟台港时,在村东打石头修挡浪坝、防波堤,村东海边被打出了一小片平地,这些石头有的重达二三十吨。50年代中期烟台港扩建时,也在这一带取石头。

东口村过去捕捞业和航运业比较发达。60年代前,村里有二三十条帆船在近海捕鱼,后来还购置了老牛网和围网,一次捕鱼几万斤是常有的事。清末至民国年间,村里的张氏、陈氏等大家族出资兴办航运业,购置了载重200至400石的大桅船10多条,这些船往返于烟台、天津、芜湖、上海等城市,最远到了海参崴和仁川等地。

□西口村

位于芝罘岛西端,西、南、北三面被套子东湾环绕。明末建村,因位于芝罘岛西端且村西有“砣子”,故名“西砣子”,后因位于芝罘岛西端海口处,更名西口村。明朝万历年间,白、舒两姓最早迁入,后均绝嗣。清朝时夏、徐、朱三姓自大疃村迁入,现为村里三大姓,其他姓氏多于民国年间迁入。

西口村地属芝罘山西脉,村庄坐落于群山环峙的东北旺前。向西是由徐家茔、小天、老沟、长嘴、山西头等山头环卫成半圆形的山坳,俗称“砣子”。砣子西面因地形似井口而得名井口,井口北面是小井口,小井口以西是南天门和鲨鱼庙,鲨鱼庙东面海边有三个岩洞,其中一个岩洞深邃、神秘,有不少传说。村北海边有象鼻子洞、石门及抬阁石三处景观。象鼻子洞酷似大象将鼻子扎进海里饮水,且有鼻子有耳,风景颇似桂林象鼻岩;石门高20多米,宽约15米,形似门,春天时微风吹拂,海水在“门框里”流进流出,颇有诗情画意;抬阁石上面是一块大礁石,根部细,颇似过去的杂耍抬阁,故名。村北离岸0.5公里海中有一高34.3米的礁石,因形似和尚诵经时所击的木鱼,故名摩罗石。

1939年,村人徐乐宾将村西2里宽的石山卖给日本人,日伪军在此驻军,修了据点和土码头,招了几百人干活,将打好的石头运往天津修塘沽新港。1943年8月的一天晚上,在西口村夏毓卿的带领下,蓬莱武工队一行多人渡海袭击村西的鬼子据点,打死打伤各一名鬼子。

过去西口村捕捞业比大疃、东口、崆峒岛三个村都发达,放流网的最多,有大帆船20多条,西口村还是芝罘区最早养殖海带等多种水产品的村。五六十年代时,因水产业搞得好,村党支部书记夏宏典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苏联等国外宾及中央领导多次来视察,新闻部门也多次来拍新闻纪录片。

新闻推荐

毓璜顶小学举办交通安全公开课 邀请民警传授学生安全乘车、文明过马路等知识

本报讯(通讯员吕慎芹摄影报道)为了提高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0月26日下午,毓璜顶小学“花儿与少年”中队的...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