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好才是真的好
□本报通讯员杜林泽崔可宁
本报记者魏东
“采油管理一区新型管理区建设方案不仅科学、合理,而且有创意、有新意,是个好方案!”说到孤东采油厂管理一区新型管理区建设的做法,参与方案审核的厂领导交口称赞。
从采油厂领导到机关科室,从管理区领导到基层干部员工,都是一个评价、都是一个声音。缘何他们都说“好”?
集体智慧深度“碰撞”
“方案就是顶层设计。如果方案出了问题,整个新型管理区建设就会跑偏、变味,我们丝毫不能也不敢大意。”管理一区党组织负责人李新忠深感重担在肩。
连续几个月,管理区党政领导班子紧扣《胜利油田新型管理区规范建设管理大纲》要求,坚持上下结合,广泛征求意见,深度磋商碰撞,数易其稿。
5月初,管理区出台方案第一稿。几个星期的学习讨论,基层干部员工不仅了解了方案的主要内容,而且提出了400多个问题和建议,其中,319条被吸收进方案之中。
“方案第二稿,我们基本上是‘吵’出来的!有想法就说,有意见就提,有异议就争,有分歧就吵。”经营管理室主任温泽富说。6月16日至17日,从管理区领导到三室一中心主任,再到基层正职共30余人,以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益。
一天半下来,他们从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到配套措施等五大项、24小项、300多条措施,一项一项讨论,一条一条完善,共发现并整改了1986个问题。
与第一稿相比,方案第二稿呈现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不怕有问题,就怕没办法。”方案起草总牵头人、管理一区党委副书记杨其平说,“只要办法奏效,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带着问题上机关,诚心向专家、专业人员请教“办法”;带着问题下基层,虚心向干部员工讨教“办法”。短短的一周时间,从管理区领导到三室一中心负责人共请教“办法”474个,讨教“办法”302个。
经有机揉入、合理吸纳776个“办法”后,新方案终于出台,并顺利通过了采油厂领导办公会审核和管理一区职代会审议。
方案精准落地
“执行什么?谁来执行?如何精准执行?如何监督执行?”管理区党政领导班子带着问题寻找答案。
深化“总体执行”意见,让执行不偏不倚。该区依据“先体制后机制、先三室一中心后基层班站、先干部后员工、先归集后优化”顺序,设定方案实施时间,分解实施基本内容,制定包括成立执行(监督)小组、机构(岗位)设置和优化配置原则等5大项、19分项、500余小项措施,让方案执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细化“精准执行”清单,让执行严丝合缝。该区制订了《新型管理区建设实施计划清单》,重点围绕三室一中心及基层班站岗位设置、生产经营指标制订、管理和操作手册完善等21个执行分项,从责任人、计划实施、需要协调问题等11个方面,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将执行任务化整为零、化部分为条目,实打实地将执行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岗。
优化“最佳执行”办法,让执行毫厘不差。在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全员竞岗这一环节,从岗位设置、积分测算、竞岗程序等多个方面,设置15个管理单元和420个岗位,完善了员工积分测算、积分排序规定,优化位次优先、轮次申报、择优录用办法。
8月22日,在管理一区组织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大会上,400余名员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真的没想到,过程这么顺,效果这么好!”会前还捏着一把汗的管理区领导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超前预判紧贴实际
“方案实施前一定要有预案,问题一定要有预判,应对一定要有措施,队伍一定要保持稳定!”在管理一区建设新型管理区伊始,采油厂工会主席朱绪凤对稳定好队伍提出了“四个一定”的要求。
管理区党委紧贴基层员工思想实际,及时出台新型管理区建设稳定预案,以“让员工宽心、让员工安心、让员工放心”为重点,超前预判员工思想动向,提前介入引领思想,始终掌控了稳定工作的主动权。
“基层员工最大的顾虑就是能不能保住目前的岗位,这个我们是有预判的,也是有预案的。”管理一区副经理罗述华胸有成竹。
围绕员工关注的岗位选择等热点问题,管理区专门成立解读小组,全力做好方案深度解读、热点问题重点解读和解答等工作,及时化解了一些员工的不良情绪。
烟台项目部的罗俊燕对个人积分有异议。在员工填报岗位前,管理区领导与远在烟台项目部的罗俊燕进行电话沟通,让其明白按管理区规定,外闯合同期满加5分,否则每满1月加1分,而她到烟台还不足1个月,因此不能享受外闯市场加分待遇,最后罗俊燕表示认可和理解。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杨健)记者昨天从市住房保障中心获悉,根据《烟台市城市住房保障管理办法》、《市中心区城市中等偏下和低收...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