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六旬夫妻携手走好人生路 丈夫患病出门靠妻子搀扶,妻子失明靠丈夫引路
YMG记者滕新书通讯员贺宝璇摄影报道
丈夫脑出血,出门需要人搀扶,妻子眼睛失明,走路需要人引路,一对六旬夫妻就这样互相依靠、互相照顾,成为牟平街头的一道风景线。
这对夫妻男主人叫于德明,今年66岁;女主人叫王桂娥,今年64岁,两人都是牟平区观水镇王庄村人,他们之间有着一个相濡以沫的感人故事。
一对平常夫妻互敬互爱
1980年,28岁的于德明被招工到牟平区木器厂当合同制工人,经人介绍,他当年与同村的姑娘王桂娥结婚了。于德明聪明能干,工作之余还能帮人做床垫补贴家用;王桂娥长相俊美,是个持家的好手。虽然于德明的工资不高,每月只有24.5元,两人又在城区租房住,但他们互敬互爱,勤俭节约,生活还算能过得去。“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麻烦事。”于德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王桂娥眼睛高度近视,出门买粮、买菜都是他的事,但王桂娥也从不闲着,在家里洗衣、做饭,样样活儿干得又快又利落。1985年,夫妻有了女儿。女儿从小到大学习都很刻苦,研究生毕业后到了上海工作。当年为了供女儿上学,两人省吃俭用,于德明连酒都不舍得喝,王桂娥十年来没买一件像样的衣服。吃饭时,两人互敬互让,常为一块肉推来推去。
2003年,眼睛高度近视的王桂娥却再也看不见东西了———她失明了。她心里难受,经常暗自落泪,但家里的活儿一直没有耽误。“眼睛失明前和失明后,她对老人一直很孝顺。”于德明说,2008年,他82岁的父亲患脑病瘫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他就将父亲接到自己家里。因为他要上班,王桂娥就伺候公爹,给他接屎接尿。“父亲告诉我,‘桂娥是个好儿媳妇呀,你别看她看不见,心细着呢,你不如她呀!’是呀,那一个月,她用脚量着我父亲从床到厕所多少步,从厕所到洗手间多少步,就这么伺候着他。”于德明说,正因为这样,她才能凡事做得细致、做得好。
脑出血丈夫出门靠妻子
2016年10月13日,于德明在老家帮弟弟摘苹果时,左腿突然有麻木的感觉,瞬间就不能动了。下午4点病情加重,弟弟马上把他送到滨州医学院牟平附属医院。“检查结果是脑出血,住了半个多月的院!”于德明告诉记者,住院期间,幸亏亲戚们帮忙照顾,他的病情大为好转。临出院时,医生告诉于德明回家康复很重要。这可忙坏了他的妻子王桂娥,每天早晨天刚亮就摸索着做饭,伺候于德明起床,打水给他洗脸,饭后刷完碗再扶着他出去散步。听说用中药泡腿恢复得快,她又托亲戚买来中草药,每天晚上给于德明泡腿。打半桶凉水,再打半桶热水,王桂娥虽然眼睛看不见,但行动敏捷。“我已经锻炼出来了,提大半桶水也不吃力。”她说。
王桂娥给于德明泡了腿,还要用中草药给他擦洗。“擦洗一次,我就感觉身上轻快一些,加上锻炼身体,我的身体恢复得好多了。”于德明说。“出了门从永安路一步一步挪到工商大街,再从工商大街到自来水公司,然后再回来,往返一趟大约有六里路,每天早晨、中午、晚饭后各一趟。”于德明说,每天出门散步锻炼,开始他们两人都累得气喘吁吁,特别是王桂娥,以前一般不出门,现在要搀着丈夫走,自己又看不见路,就得紧紧把着他的胳膊———她搀扶着他,他给她带路。所到之处,都会引起别人的关注。“我每天带他出去锻炼,尽管是一步一挪,但我也很满足。”王桂娥告诉记者,现在于德明挪的步子越来越大了,腿也越来越硬朗了。
这两年来,邻居们也常向这对夫妻伸出温暖的手,帮着他们干这干那。84岁的于培国每次交电费、水费,都给于德明捎着;于德明冬天要买的米面,正阳粮店都给他送到家;就连垃圾,也有邻居帮着往外倒。“我们出去锻炼的时候,垃圾就自己倒———现在就怕冬天下雪,下了雪不能出去锻炼,总不能老让邻居帮着倒吧?”于德明说,现在他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侯召溪通讯员常筱华摄影报道)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开设“我是小小男子汉”系列阳刚课程,为男孩搭建起...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