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海牧渔,牟平打造“蓝色粮仓” 上半年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150.78亿元,同比增长16.16%

烟台日报 2018-11-01 07:57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慕溯通讯员邓立信唐豪摄影报道)10月31日,记者来到牟平区姜格庄附近海域,向远处眺望,几座海洋牧场平台若隐若现,这是离城市繁华区域最近的海上人工鱼礁群,也是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金山港东部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一景。“我们眼前的这座平台,总面积600多平方米,集观光体验、海洋牧场展示和海洋牧场观测网系统等辅助功能于一体,我们称之为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是海洋牧场装备化的重要体现。”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曲善村厂长介绍说。“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现代海洋工程技术改造和利用海洋生态和生物环境,有计划地进行渔业资源增殖和管理而形成的人工渔场。这种增养殖模式,能更有效地实现养殖模式从‘资源掠夺型’向‘耕海牧渔型’转变。”牟平区海渔局渔业科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区海洋牧场已具规模,打造了投礁型、田园型、游钓型、底播型等多种类型的海洋牧场。

登上“兴运岛号”海洋牧场平台,透过平台负一层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海中的水母、各种鱼类等海洋生物。“我们在海区投放了人工鱼礁,放流了鱼虾苗等,让海洋动物在此安家,有效修复海洋生态。”兴运海尚公司总经理张志辉说,依托离岸装备,该公司将垂钓、观光旅游和潜水等产业相融合,打造“海洋牧场+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后续将增设休闲型深水网箱,丰富游乐与服务设施,形成陆、海、桥三位一体立体化现代城市渔业观光游览区,构建近海观光游览、消夏、亲水的海上新兴多功能平台。

海洋是生产优质蛋白的“蓝色粮仓”,牟平拥有65公里的海岸线,海洋经济已成为助力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该区实施海洋牧场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逐步实现海洋牧场的可测、可视和可控。通过培植省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壮大海洋牧场规模,推动全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渔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区建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项目4处,海洋牧场总面积近13万亩,年产刺参3000余吨,扇贝等其它海产品近10万吨,产值达12亿元。2018年上半年,全区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150.78亿元,同比增长16.16%。其中,渔业经济实现总产值30.16亿元。

为推进海洋牧场健康发展,该区严格海洋环境保护执法,强化涉海渔业养殖生产污染的监管和防治,完善养殖废水排放机制,在养殖相对集中的重点区域设立水质监测点,定期对水质进行跟踪抽样检测,同时,严格控制养殖规模,确保渔业养殖与生态环保的和谐统一。下一步,该区将以海洋牧场为纽带,推动渔业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由近海向深远海发展,并促进渔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具有牟平特色的休闲渔业。

新闻推荐

烟台加快推进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

□马学利左丰岐“电力充足了,电力灌溉比以前省事、省力还省钱。”10月25日,在烟台市福山区回里镇东黄山村,村...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