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大门,从这里开启

烟台日报 2018-08-29 09:00 大字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汽通用东岳基地■改革开放,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基因”,也是读懂烟台40年辉煌历程的“密码”。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从带头发展到带动发展的转变,正以铁一般的事实,昭示着改革开放是烟台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YMG记者侯召溪通讯员马双军王聪夏盛摄影报道秋日的福莱山,色彩斑斓,硕果压枝。

30多年前的1984年,时任国家副总理谷牧登顶福莱山,指向东北,“就那个方向,先开发2平方公里”。时至今日,从2平方公里盐碱地上起步创业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奇迹般地成长为36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挺立在黄海之滨。

这里在烟台1/40的土地上,创造了全市1/5的生产总值,2/5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的国地税收入,1/2的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列全省171个县市区的第二位。在商务部发布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多年位居全国前六强。

是什么造就了烟台开发区?

是改革开放释放的强大动力与活力,让沉积千年的“后沙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烟台开放的大门,也由此轰然开启,链接起一个崭新的发展周期,成为折射新时代烟台改革开放的最耀眼地标。激情拥抱开放“后沙旺”跃上世界舞台7月19日,烟台开发区发布的一则消息,引发各界关注———烟台亚东标准件有限公司完成厂房转让,预计一年后变身工业博物馆和创意产业基地。

于1985年3月开业的“亚东”,是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中率先引进的第一家合资企业,是烟台开发区的“同龄人”,见证了这片土地梦幻般的成长。

30多年时光流转,“亚东”迎来了新时代的新使命,服务于城市更新,原厂区“腾笼换鸟”。30多年初心不变,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开发区又一次站在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改革开放,是烟台开发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基因”,也是读懂烟台40年辉煌历程的“密码”。

让我们把日历翻回到1984年的那个春天。是年3月26日至4月6日,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作出决定,进一步开放包括烟台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在每一个开放城市中兴办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喜讯传来,春潮激荡黄海潮。1984年4月8日,烟台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当即研究决定:立即着手进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选址和人才储备工作;考虑筹建班子的组建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当年10月20日,当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时,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已完成70%。

此后,历经30多年春风洗礼,在一代代建设者的接续拼搏下,这粒源于春天的种子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昔日黄沙飞天的“后沙旺”奇迹般地崛起一座现代化滨海新城,一跃走上世界舞台。

在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杨林盛看来,开发区的发展,根本的东西,就是对外开放,也就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由此逐步实现了产业的由无到有,由有到优。比如,烟台市第一台高品质完整机床从这里下线,第一艘万吨以上大船从这里驶出,第一台挖掘机从这里开出……尤其是上汽通用东岳、浪潮LG和富士康三大龙头项目的引入,推动烟台工业实现了从上世纪的三环锁、北极星钟表、飞轮罐头“老三件”,到本世纪初的汽车、电脑、手机“新三件”的转变,带动形成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快速崛起,大步融入到全球产业体系。

烟台开发区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从带头发展到带动发展的转变,正以铁一般的事实,昭示着改革开放是烟台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站在烟台看。2017年,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1405亿元,超出其他五区的总和,占全市1/5;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976亿元,占全市1/4;进出口总额1696亿元,占全市1/2强;国地税收入279亿元,占全市1/3。

———省内省外比。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列全省171个县市区(开发区)第二位,进出口总额高于除青岛之外、包括济南在内的15个地市,国地税收入高于聊城、德州、泰安、枣庄、莱芜5个地市。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多年位居全国前六强。

———全球视野看。开发区已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100多个,其中世界500强项目80个。富士康、浪潮乐金、乐金显示分列全省外贸进出口第一、三、四位。海外设立了中俄托木斯克工贸合作区、万华匈牙利宝思德经贸合作区2个国家级境外合作园区,数量占全省一半。

“毋庸置疑,国家当初设立国家级开发区的初衷,从一开始决策到结果都是正确的,而且目的达到了,烟台给出了精彩的实践。”杨林盛说。产业升级加速跑扛起5个千亿级支柱产业一座“智能梦工厂”,正在上汽通用东岳基地变为现实。昨日,东岳基地技改项目CVT变速箱一期厂房,技术人员正忙着调试设备。“项目从智能开发、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互联四个纬度进行智能示范工厂的探索和建设,最终实现工程开发制造成本、产品质量、物流效率等多个要素的飞跃式优化。”上汽通用东岳基地动力总成厂总监张剑石说。

从上汽通用东岳基地传来的,是新时代开发区产业升级、动能转换的铿锵足音:以存量调整推动旧动能转型升级,以增量优化促进新动能加快形成,加快打造烟台先进制造业中心。

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加速升级。“汽车制造业,除上汽通用东岳基地技改项目外,我们正抓紧规划启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发区发改经信局副局长冷晶思介绍。电子信息制造业,富士康正加快推进多镜头模组、液晶面板等新项目,机器人产量逐步提高。目前,开发区以通用东岳基地为核心、240多家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汽车产业,产值逼近千亿;以富士康和LG事业群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近千家企业,产值近2600亿元。

化工新材料、生物新医药两大优势产业强势崛起。8月10日-12日,“2018·中国电子新材料产业发展峰会”在开发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梁俊感慨道:“这几天过来,我强烈察觉到烟台开发区的新材料产业强劲的发展态势和充足的活力。”目前,开发区在新材料领域已聚集起300多家企业,包含万华、泰和新材等4家上市公司的化工新材料产业,三年内产值有望突破千亿。

生物医药产业,已聚集起荣昌、普罗吉、新时代等103户企业,拥有21项国际领先成果的生物医药产业,获批及在研国家最高级别新药和医疗器械61个。下步,开发区将适时着手规划生物医药拓展园,建设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2020年产值将达到600亿元。

智能制造、大数据、节能环保等潜力产业扩规增容。8月16日上午,全市首家智能制造产业园在开发区正式开园,首批入驻企业40余家,入驻率超80%。今年以来该区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力争建成1个智能制造产业园、引进培育2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建设20家工业企业智能化示范工厂、带动100家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升级。“目前,全市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制造、食品加工制造、有色及贵金属加工制造、高端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医药健康等7大千亿级支柱产业,开发区有5个,2020年产值将分别占到全市1/3-1/2,开发区正加快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先导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冷晶思说。强劲“第一动力”加速迈向“开发区高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王春德来了,带着扇贝“渤海红”和“青农2号”两个杂交新品种及“青农金贝”扇贝新品系,新品种产量较美国海湾扇贝可提高38-45%……

来开发区采访,总有一些“想不到”,总有一股创新的力量不断喷涌。由王春德领衔的“海之春”水产种业项目,计划在3年内建成包括杂交扇贝遗传育种中心、贝类分子遗传育种实验室的国家级贝类研究中心和经济贝类种质资源库,打造北方重要贝类育种中心。

创新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引来一个领军人才,带动一个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一个集群,开发区建区30多年来,已成功走出一条“人才+项目+产业”的科技创新之路,推动由“开发区速度”迈向“开发区高度”。“人才+项目”,以“普罗吉”模式最为经典。罗永章博士领衔创办普罗吉生物和普罗吉医药,达产后年产肿瘤检测试剂盒100万盒、胰岛素2亿支,并在人血清白蛋白的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产业”,助力开发区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拿新材料产业来说,以9位“千人计划”专家、4位“万人计划”专家、16位“泰山学者”、2700多人研发人员为核心,自主研发了35项处于国际首创、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MDI、对位芳纶、液晶材料等50多个高科技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在全国前三。

统计显示,烟台开发区聚集了全市1/2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近1/4的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全市2/5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1/4的发明专利,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烟台开发区以“人才集聚”支撑为鲜明特色的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宏大叙事中的最新注脚。

烟台开发区创新活力迸发的背后,与当地不断健全支持创新的市场化政策机制密不可分。开发区通过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竞相跟进”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机制,推动创新与资本聚变融合、裂变爆发,为全区企业科技创新释放了无限活力、提供了巨大空间。

“管委每1元的科技投入,换回18.9元的税收”,烟台万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的发展,成为开发区政策基金撬动科技创新的鲜活案例。开发区财政科技连续5年扶持万隆真空共205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3000多万元,公司高性能铜合金技术成功打破国外垄断,产值利润大幅增长,近四年营业收入总和达4.7亿元,缴税总和达1780多万。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创新型开发区”建设动能强劲。就在不久前,开发区推出了“2013年创新型开发区建设意见”的升级版,创新新政“黄金40条”对制约开发区新时期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人才梯队结构、创新创业载体、新型研发机构等方面,均制定了有特点、力度大的政策,为开发区抢占新一轮改革开放制高点注入新引擎。壮阔的历程1984年10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期开发2平方公里。

1985年3月,国务院开发办正式批准烟台开发区总体规划方案,3月20日开发区正式奠基。

1985年12月,由华北市政设计院的设计的一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施工规划基本完成,1986年开始动工实施。

1986年,山东省计委正式批准涤纶长丝和氨纶纺丝两个项目在开发区兴建。

1986年12月,烟台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成立,简称开发区工委。

1991年11月18日,彩云城市场举行开业典礼,成为开发区第一个成型市场。

1999年1月26日一汽—大宇(烟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第一台发动机下线。

2001年4月30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出台。改革调整后,工委、管委工作部门14个,其中,保留的机构11个,更改名称的机构1个,改变性质的机构1个,合并的机构4个,新组建的机构1个。

2002年2月2日,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LG手机)项目正式落户开发区。

2002年12月20日,“山东烟台整车项目兼并重组发布会暨生产线启动仪式”在车身公司举行,山东省首辆经济型轿车—————赛欧轿车正式下线。

2003年2月,国家外经贸部公布了2002年度49个国家级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考评结果,开发区GDP位居第9位,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五”计划既定目标。

2005年8月12日,烟台出口加工区B区顺利通过由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发改委等9部委组成的验收小组验收。

2010年末,烟台开发区税收入突破100亿大关,东岳汽车2010年税收突破14亿,成为烟台市首个税收过10亿的企业。

2011年1月10日,烟台开发区蝉联国家级园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前六强。

2013年6月18日,“创新型开发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科技项目166次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2014年8月16日,烟台开发区新材料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暨产业创新联盟启动仪式在德邦科技公司举行,至此全区95%以上的重点科技企业建成了产学研联合体,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900多项。

2015年4月4日,同济大学、烟台开发区管委、荣昌制药三方共建“生物新药创制联合平台及开发区基地”启用。

2016年4月8日,东岳产别克昂科威汽车首次实现对美国本土的整车出口。

2017年3月3日,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落户烟台开发区。

2018年6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万华烟台工业园时强调国企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奋进新时代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重要历史节点上,开发区提出了“建设烟台市现代化经济中心”的战略定位,聚焦打造“三个中心、一个示范区”,即: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城市品质示范区。

重点抓好“四个集聚”“三个载体”“一个支撑”,加快培育新动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四个集聚”,是狠抓产业集聚、人才集聚、科技集聚、资本集聚,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三个载体”,是倾力推进城市更新、烟台八角湾国际人才港、烟台八角湾蓝色种业硅谷。“一个支撑”,是牢牢抓住项目引进建设这一根本支撑。

在阶段性目标上,确定了“一年大突破、三年大提升、六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所谓“一年大突破”,就是瞄准建区35周年、40周年,2018年在已有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实现大突破的同时,全面谋划今后几年需要加快推进的重大项目,年底前实现破题,确保2019年、2020年再推出一批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大突破实现“三年大提升”,到2024年建区40周年时实现“六年大变样”,不仅是项目建设,全区各项工作都围绕这一目标系统谋划、加速突破。

新闻推荐

“才智首善·和谐芝罘”人才工程专家进社区服务预告(9月上)

中共烟台市芝罘区委组织部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