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在全市率先组建城市更新办公室,全面启动城市更新,推进东区改造和西区开发建设 城市更新 蝶变重生

烟台日报 2018-07-20 11:51 大字

开发区要大变样啦!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开发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一年大突破、三年大提升、六年大变样”的工作部署,该区在全市率先组建城市更新办公室,全面实施城市更新战略,统筹组织东区改造和西区开发建设,同时,高标准建设两大高质量发展载体即八角湾国际人才港和八角湾蓝色种业硅谷,促进各种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产业结构、功能业态和社会心理等的延续和更新,努力建设全国一流开发区。开发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城市更新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产业调整、经济转型挑战时,如何让“成熟”的城市重新焕发生命力?开发区给出的选择是———城市更新。“城市更新就是在原有的用地范围中进行挖潜提升,不断提高集约用地效率、激发城市活力。”开发区规划分局副局长、城市更新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光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资源匮乏,空间承载力逼近极限,用有机、良性的更新来取代过去盲目扩张的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功能,对城市整体进行提升改造,拓展存量空间,就是城市更新工作的核心内涵。

目前,广州、深圳和济南都已启动城市更新工作,开发区也在全市率先启动城市更新的整体布局。根据规划,今年10月底前,开发区将完成东区城市更新规划,按照每年更新10-20个单元地块的速度,三年内完成西区镇街驻地所有村庄搬迁安置,五年内更新完成东区约5平方公里重点区域,实现区域形象、企业发展、公共服务、公共空间、公共文化、交通出行等大提升、大变样,形成多样化、便利化社会生活需求和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

城市更新,从来不是建筑物的简单增加。“建筑不能是空壳,得让城市富有个性、有特色,通过丰富城市内涵,让城市‘活\’起来。”杨光表示。围绕“系统规划、综合开发、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指导思想,开发区城市更新将坚持远近结合、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方式运作,统筹推进东区城市更新和西区镇街驻地规划建设,高水平打造城市品质示范区。目前,更新办正与同济大学规划团队对接,编制城市更新规划和东区控规完善。

开发区的城市更新,新在哪儿?“我们设想,通过每一个项目的‘复合式\’更新、‘有机\’更新,带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文化、创新的形象和创新的服务,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域提升\’的初衷和效果,激活片区经济的新型活力,提升城区空间新品质,惠及百姓生活,实现由原单一工业经济中心向多元复合功能的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中心转型发展。”杨光介绍说,当前,东区已启动更新项目共22个,其中重点推进项目10个。

从闲置厂房到城市更新首个“示范工程”,开发区对工委党校地块的规划很好地体现了有机更新的理念。该地块规划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厂房,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打造成为集党性教育和人才培训、思想交流于一体的干部、企业家教育培训基地和“思想会客厅”,创建面向市民开放的共享课堂空间。

位于万达广场北侧的F-1片区,现已建设有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民政大厦、广电大厦、国税局和人力资源大厦等,未来拟规划建设4栋高层建筑及1栋配套建筑,进一步丰富完善城市道路沿街界面景观,提升衡山路创智中央商务区城市形象。

万达广场南侧的F-6片区将重点发展产业金融和服务产业经济,统一建设金融办公楼、总部办公楼、五星级酒店及配套公寓等17栋高层建筑;同步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吸引金融机构和优秀企业总部进驻,形成高端商务和高端人才的聚集之地。

亚东标准件地块改造是开发区今年22个城市更新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厂房转让手续,提出改造策划方案,预计2019年将建成投用。该地块的改造将本着“新旧共融、平衡发展、留住城市记忆”的原则,融入文化建筑设计理念,打造独具匠心的工业博物馆和创意产业基地,深度展现开发区工业文化和发展印记,成为开发区工业旅游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福莱山公园西侧的福莱山文化创意街区将依托原有老旧建筑,采用“新与旧、古朴和现代、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在基本保留原有空间格局的前提下进行空间重塑,建设科技馆、展示馆等现代文化设施,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信息软件等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建成后将与福莱山公园青少年宫、文化馆、图书馆融为一体,成为全市重要的科普教育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

位于泰山路以东、海滨路以南的万泰地块,将高起点规划建设五星级酒店和配套商业办公楼,打造海天一色的滨海城市景观;同时,规划在地块中心区建有宽度100米的城市广场。目前,万泰公司已与英迪格签订酒店品牌合作协议,开始项目方案设计工作,预计2021年底将建成投用。

西上海汽车片区是位于永旺梦乐城以南的区域,根据规划,其北侧将建设高端商业及写字楼,南侧规划建设高层住宅。位于银芝小区东南角的恒达工业园的更新将同步配套建设一处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处污水泵站和一处换热站。

作为开发区的东大门,长江路东出入口是展示城市品质和形象的窗口,拟对该区域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沿长江路两侧建成集商业、办公、居住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体,扮靓城市门户廊道,改善城市风貌,提升东出口城市形象。

证大大拇指广场,计划建设集商业、住宅、办公、酒店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建成后与北侧万行广场、西侧F-6金融聚集区遥相呼应,成为衡山路又一高品质区域,改善提升中心城区的城市面貌,促进区域及周边商业的发展。“让每一个镇街都是一个亮点、一面旗帜,每一个镇街都能就近、就地提供高水平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服务,形成10分钟城市生活圈。”这是开发区西区镇街驻地更新的最终目标。杨光告诉记者,开发区将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全部镇街驻地所有村庄搬迁安置工作,同时,结合各镇街地理、区位、环境、文化等因素,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进一步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致力打造现代化特色镇街中心区。

古现街道驻地改造将搬迁东村、西村和胜利、北斗共计四个村1762处房屋,未来将配套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商业街区、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整合挖掘提升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以“一居一山一址一会一食”为品牌的商业旅游文化中心。

八角街道驻地改造将搬迁八角村和小赵家、泊子村共计三个村2352处房屋,未来,将重点依托八角湾国际人才港,突出发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新技术、新业态,打造成为开发区人才集聚高地和城市新中心。

大季家街道驻地改造将搬迁大季家、小季家两个村共计865处房屋和538家商铺。该区片将依托机场、港口、高铁站以及中韩产业园、综合物流园等资源优势,集中发展临空和临港配套产业以及物流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保税港区,形成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通枢纽中心。同时,围绕高铁货运和客运“双站合一”优势,充分利用站点周边对人流、物流的集聚效应,打造西部新港城生产性服务中心,支撑和服务于整个片区的发展。

潮水镇驻地改造将搬迁潮水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共四个村2032处房屋和260家商铺。规划设计采用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理念,各功能区以绿廊为分隔,在保证生态本底和城市开发边界的基础上,突出地域特色,突出乡村振兴和旅游,留住绿水青山。镇驻地规划有医院、中小学、政务服务中心、商业和住宅,是整个区片开发建设的先导区域。

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

一直以来,开发区都高度重视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先后与138所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23所高校院所搭建了高端创新平台26个。荣昌与同济大学合作建立同济大学烟台研究院,与滨州医学院合作建立“荣昌班”,直接推动了在研国家一类新药达到10项,未来年产值达到百亿;万华化学与复旦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联合共建的“聚合物表面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路通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合作建设的全市首家先进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开发区拥有“合作院士”16人、国家“千人计划”58人、“泰山学者”44人,博士领衔的创新创业团队70多个,高技能人才1.74万,已然形成了具有广度和深度的人才支撑体系。

深谙人才的重要性,开发区大手笔规划建设八角湾国际人才港。“这是一处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转化、学术交流、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国际化科技人才载体,包括科教园、创新创业园、人才社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7大板块。”烟台八角湾国际人才港建设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于春光介绍,该区片位于南京大街以北、西港区集装箱码头以南、206国道以东,用地面积14.2平方公里,未来将建成与制造业基础高度融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集聚洼地、创新开放高地和新旧动能转换先导基地。目前已有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院区正式落户。

具体布局为,科教园将以哈工程烟台院区为先导,持续引进优质科研院所,培养产业和城市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建成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创业园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重点,为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提供高水平创新服务和载体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企业孵化器、新兴产业加速器;人才社区将高标准建设集生活居住、科技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社区,科学布局工作空间、生活空间、社交空间,满足高端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生活居住需求,打造和谐、宜居、高品质的社区环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建设集术报告厅、品牌酒店、专家俱乐部等功能于一体的独立空间,承接国际性、全国性的专家讲座、学术论坛、文化交流、人才联谊等活动,打响“八角湾”学术交流品牌,打造国际化学术交流目的地;八角湾产业文化中心将展示全区制造业优秀产品和成果、国际人才港总体规划,并具备智慧城市控制中心功能,初期作为展示场馆、招商推介平台、运营管理场所,未来可增加文化艺术交流等功能。

同时,港区内将高标准打造交通路网、公共广场、城市公园及绿地、水系景观,科学布局教育、医疗、商业、政务服务等设施,建设高品质的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为高端人才提供高品质的工作生活环境。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开发区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建设烟台八角湾蓝色种业硅谷,打造以蓝色种业为主题的国内一流的特色海洋科技创新小镇。“种业位于产业链的最上游,是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决定现代渔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开发区聚集了安源水产、天源水产、海益苗业、东方海洋、宗哲科技5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全市共7家,全省共13家,全国81家,在全国县域范围密集度最高,已经形成全国重要的水产种业基地,具备建设蓝色种业硅谷的雄厚产业基础。”八角湾蓝色种业硅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常胜军介绍,围绕“蓝色种业硅谷”设想,开发区建立了首批21人的专家库,与业界专家开展5次研讨,邀请中科院海岸带所教授现场指导,取得了权威支持,赴江苏南通、上海松江、广州南沙、福建福州等先进地区,学习全产业链融合、双创基地建设等思路和举措,对蓝色种业和海洋经济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有了清醒的认识。“与美国、挪威等先进国家相比,全国的水产种业总体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水产良种率仅为25-30%,远低于畜禽产品的50%和水稻玉米的95%,发展潜力巨大,也是我们迫切需要追赶的领域。”这种认识更坚定了开发区建设蓝色种业硅谷的决心。

根据规划,开发区将在东至平畅河、西至海头村、南至G206国道、北至黄海的区域内,建设种业硅谷的核心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计划以安源水产、海益苗业、宗哲科技三家原良种场为依托打造。为做大做强种业硅谷小镇,拟在G206国道以南选择2处区域作为拓展区,主要布局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功能板块,其中海洋装备板块拟选址在G206国道以南、德龙烟铁路以北的区域内,面积约1平方公里;海洋生物医药板块拟选址在潮水区片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内,面积约1平方公里。

蓝色种业硅谷内将建设七大功能板块。海洋种质资源保护与创制创新板块主要是包装提升5家原良种场,工程化建设种业创制创新中心、标准化建设种业生产示范中心、信息化建设种业硅谷保障中心,打造人工智能海洋生态牧场,推广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新型育种技术、生产质量管理示范体系,打造海洋种质资源保护、创制创新和产业化示范推广基地。科研教学板块,将高水平建设科研教育教学设施,搭建院士工作站、企业实验室、监管实验室等公共服务载体,大力引入海洋领域知名院校优质资源,充分吸纳中科院海岸带所、省资环院等科研机构,拓展教育功能,构建良好的海洋教育资源生态圈。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板块将突出中科院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龙头引领作用,面向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功能制品、海洋装备、生态保护、智慧海洋、海洋旅游等大海洋领域,建设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中试产业化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军民融合平台,建立开放、协同、高效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易服务板块主要建设以蓝色种业、海洋科技、海洋大数据等成果、技术、产品、装备、知识产权等为主要内容的交易平台,以及品牌传播、市场推广、展示交易会展设施,形成区域性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建设“蓝色种业论坛”“蓝色种业大会”等永久会址场所。文化旅游板块主要建设“渔灯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渔家”、海洋文化节、本地特色旅游IP、冰雪游乐等文旅设施,依托海洋牧场发展海上休闲垂钓、潜水采捕等体验式旅游服务;融合海洋生物标本展示、活体陈列、科普教育内容,提升体验效果。海洋新兴产业板块重点承接和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制品、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态环保、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涉海高端服务、智慧海洋等海洋新兴产业,推动加速崛起、扩容倍增,打造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基地。综合服务板块融合智慧、低碳、海绵、生态等先进理念,高标准建设科研人员生活、社交、休闲等基础设施,以及游客特色餐饮、住宿、接待、娱乐等综合服务设施。

眼下,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院士工作站已经落户“蓝色种业硅谷”,并通过了省科技厅审核公示备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王春德教授领衔的“海之春”水产种业项目的实体公司已经注册运行。未来,这里将吸引更多的种业“大咖”落户,一起向海图强。YMG记者刘洁通讯员马双军夏盛朱先俊王聪高学军徐希水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黄海路拓宽改造工程正加紧施工

据悉,莱山区黄海路拓宽改造工程正加紧施工,目前南半幅已基本完成路面施工,正进行北半幅路基开挖及换填处理,预计8月底前完成...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