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摇把子”到视频通话40年通讯升级跨越时空

烟台晚报 2018-07-06 11:41 大字

YMG记者盖鹏

四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然而改革开放这四十年,对于烟台人却留下深刻的记忆。单论通讯业,在这不长但也不短的四十年间,许多技术由盛及衰,一些应用从无到有……四十年前,打个电话得去邮电局排上半天队,百姓戏称“通讯基本靠吼”;四十年后,手机、互联网交织出密密麻麻的通讯网络,想不接电话得去深山老林躲上半天,通讯业早已旧貌换新颜。

1978年初的烟台,固定电话仅有2.87万部,打个长途等上一晚甚至好几天是家常便饭。而截至去年年底,移动电话用户804.38万户,数量超过常住人口,互联网用户达181.16万户,6128个村通上了宽带网络。通讯行业的巨大改变,已深层次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烟台人民的生活方式。

打个长途曾要等一晚上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人心目中的小康生活,与之对应的是,烟台人对于通讯的需求,长期处在需求与供给严重脱节的状况。1978年,烟台市邮电业务总量仅有0.26亿元,固定电话拥有数仅有2.87万部,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日常需求。

今年69岁的吕国钧,曾任烟台电信局档案室主任兼史志办主任,在通讯行业从业40多年,经历了烟台通讯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据他回忆,从上世纪初到七十年代,市民一直在使用“磁石电话”,直到1971年底,烟台才有了国产步进式自动交换机,也就是自动拨号的电话。“人工磁石电话是手摇的,得等好几个小时才能接通一个电话。”吕国钧说。改革开放前,烟台通讯业很落后,全市人均拥有电话比例不到1%,而且当时的电话有电路少、交换设备少、线路拥挤、接通慢、接通率低等弊端。

吕国钧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故事:记得那个时候在蓬莱当兵,当地流行一句话“电话一进岛,声音就变小”,就是因为当时的海底电缆达不到技术要求,声音信号受到严重影响,经常是打一个电话,嗓子都喊哑了,虽然声音小,但能够接通一个电话也实属不易。“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她让我问一问,你最近回来不回来?”在电影《手机》中,13岁的严守一骑自行车赶到镇上,在排了很长时间队后,用镇上的一部摇把电话打通了堂哥电话;接电话的大爷怕牛三斤听不到,大声喊着……

家住奇山小区的杨女士对这部电影很有感触,丈夫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南京进修的一年时间里,她曾多次体会到这种“待遇”。

杨女士回忆,当时在烟台打长途电话首先要赶到邮电局排队,排上队后才能在营业台填挂号单,然后再由长途话务员转到济南邮电局,由其再把电话转到北京,最后才能转到烟台邮电局的具体电话上。即使整个过程顺利,要打电话的人也需要等l小时左右,如果不顺利,等上一个晚上也是很正常的事。

电话走进千家万户

对外开放,通讯先行,通讯的发展就迫切地摆在面前。

1984年7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邮电部部长朱学范在烟台主持召开了专题会议。这次会议,给烟台通讯的发展规划了路线:引进先进设备,建设烟台电信枢纽大楼,并制定了国家拨款、地方集资和企业贷款的投资方案。“这个大楼当年是‘烟台第一楼\’”。吕国钧对这段历史记忆深刻。在他看来,烟台通讯事业就是在这个时候走上了快车道。

邮电大楼1985年6月破土动工,历时1年零9个月后完成土建工程。吕国钧回忆,当时该楼在全国是仅次于上海、全省最高的现代化电信枢纽大楼。高楼的建设与先进设备的引进几乎是同一时间。烟台市引进了在80年代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字程控交换设备。1987年11月7日,从联邦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的一万门程控交换机在市区开通。其中八千门装于新落成的邮电大楼内,为市话4分局,一千门设于福山区邮电局内,为6分局,一千门设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为7分局。至1987年底,市区共设市内电话分局5处,交换机总容量18620门。开通了国内、国际长途全自动拨号和半自动拨号电话,直拨电话可通达国内已进入自动网的各大中城市和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程控电话的交换机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来控制的交换机,它以预先编好的程序来控制交换机的接续动作。吕国钧介绍,跟原来的磁石电话、步进式电话相比,程控电话具有接续速度快、业务功能多、效率高、声音清晰等优点。

程控电话开通之初,安装费、初装费都很高,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固话才慢慢走进千家万户,兴起了一股安装电话的热潮。“那时候装电话最快也要等半个多月,那时候就两条电路,能不慢吗?”吕国钧对烟台市通讯事业的发展深有感触,“记得那个时候一部住宅电话要4000多块钱,办公和企业电话就更贵了,每部至少6000多块钱,现在装个电话就方便多了,还可享受诸多优惠。”

至于吕国钧提到的“电话一进岛,声音就变小”的窘境,也早已成为历史。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长岛的通讯发展一直备受瞩目。2008年10月,长岛海底通讯光缆正式启用,实现“村村通光缆”,长山列岛不仅因海底光缆与外界连接起“神经线”,也靠稳定充足的供电量变成海上“不夜城”。

2005年,烟台固定电话普及出现巅峰,当年,烟台固定电话总数为243.57万部,是1980年的84.86倍。当年全市人口总数为647.78万人,固定电话的普及率为53.1部/百人,在全国位居前列。

转瞬即逝的“呼机时代”

1987年,烟台邮电局大海阳分局开通无线寻呼业务,也就是大家熟悉的BP机,因方便、价格适中,一开始用户便达500多个。但由于设备国产化率低,使用成本高,寻呼机在短期内并未出现大的发展,为了机构发展需要,寻呼用户仅限于邮电行业、公安部门和交通行业。

吕国钧告诉记者,当时寻呼业的发展仅限于本地自办,绝大多数寻呼台均为自筹资金、自购设备、自行管理。

“90年代初,BP机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吕国钧说,几千元一个的寻呼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遥不可及。当时的寻呼机以数字为主、功能单一。“相比电话机,寻呼机实现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通讯,虽然是只能接收、不能发送的单向方式,但在那个商品和通讯手段均匮乏的时代,已经足以引起老百姓的狂热了。”

随着国产设备的出现,寻呼机价格的降低,1992年12月28日,北京无线局西直门营业厅正式开业,“127”自动寻呼台正式运营,之后2年,带汉显功能的寻呼台也开始运营。很快,寻呼机收到信息的“B———B”声,成为响彻烟台大地的流行声响,老百姓形象地把这种发着BB声的小黑匣子称为“BP机”(BB机),拿着BP机等着回电话的人,在公用电话前排起了长队。吕国钧说,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种流行符号,BP机的标准佩戴方式是,用机子上的卡子别在皮带上,为了防止丢失还要用一根金属链子拴着,但一定要把衣服束在腰带里面,这样可以把BP机露出来,让别人看到了有面子。

2000年,烟台市寻呼业发展达到巅峰阶段,用户数达到前所未有的278780户。进入21世纪,随着手机的不断普及,传呼机开始退出舞台,寻呼业务量也快速下降。2001年下半年寻呼业务量开始不断下降,2005年年底,全省无线寻呼用户仅剩1000户左右。此后,信产部要求各地停止对无线寻呼用户的统计业务,寻呼机渐渐地淡出了百姓的生活。

新闻推荐

烟台机场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6月1日至6月30日烟台国际机场集团公司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