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 经历的高考

烟台晚报 2018-06-20 08:21 大字

YMG记者孙长波

2018年高考落幕10多天了,学子们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等待考试成绩的公布。而在40年前,也有这么一群怀揣梦想、青春激扬的“年轻人”,是他们揭开了中国高考恢复的大幕。自1977年年末恢复高考,1978年全面恢复高考到现在,已是40多个年头。在这40多年当中,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考试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革,考试人群、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考试方式、招生体制和方式,几多变迁,几乎每一年度的高考相关规定和制度,都与上一年度有所差异。但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求,不变的是一个又一个改变命运的梦想。

1977年高考没有复习资料,没有老师辅导

柳新华读书的中学是当时的福山四中(高疃中学),中学课程当时除了学习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以外,还有大量学工学农内容,记得在学校学过开拖拉机、学过种小麦、学过苹果树修剪,甚至学过如何种大白菜。

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已是1977年11月份,已经毕业5年的柳新华决定试试。他从初中到高中的课本一本不缺地保存完好,就放在自制的简易书架上;同时柳新华还借过本村一位“老高中生”的课本和初中物理老师的大学课本偷偷自学过。另外,从回农村到民办教师,再到人民公社,柳新华一直在写东西,书本、报刊与文字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如果考理科自己感觉没有把握,如果考文科,还是信心满满的,尽管历史和地理以前压根儿没学过,需要从零开始,但心里并不打怵。只要手头没有很急的工作,我就离开办公室,到公社的宿舍学习。但不敢离开公社,怕有事找不到人,让人说闲话。复习最大的问题是根本就找不到复习资料,不像现在这样复习资料满天飞,当时可谓一纸难求。这里要感谢我的中学老师封永祥、刘桂珍、赵锡山等几位老师,他们不知从哪里搞到几份珍贵的油印复习资料,找人陆续捎给我。”已经退休的柳新华在《难忘的一天》这本书中如此描述。

1977年12月9日—11日,柳新华走进了高考考场。9日上午考语文,作文题目是《难忘的一天》。“我写的是毛主席逝世那一天,后来好像听说多数人都选的是这一内容,因为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刚刚去世,举国悲痛。但是,那一天却实实在在成了我和许多人难忘的一天。9号下午考史地(理科考理化),10号上午考政治,下午考数学。11号加试英语,不计分,好像多数考生没有参加。”

考试结果一个月后公布了,柳新华过了分数线,随后参加了体检。量血压,测视力,查鼻腔,试听觉,听呼吸,裸身检查与参军体检无异。但是因为填报志愿不服从调剂导致第一次高考失利。“当时填写志愿与现在的不一样,是老早在考前就填志愿,而不像现在这样考完才填。我当时根本不知道自己能考什么样,也不知有哪些大学适合自己,甚至连本科、专科和中专学校也分不清,更不了解什么学科社会急需、什么专业属于热门了,当然也就不知道高考志愿该怎样填报。于是,就找老师同学参谋,其实那时的老师和同学也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们又过高地估计了我,我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

1978年高考,“老三届”和大龄考生最后一次机会

要不要继续高考?柳新华还在犹豫时,母亲的行为促使他迅速决定。从参加第一次高考进入复习开始,每天早晨起来,床头总有母亲送来的两个热气喷香的荷包蛋,每每如此,柳新华多次推辞,均告无果。落榜后,母亲从未说过一句埋怨的话,只是说,别泄气,只要往前走,哪儿有过不去的坎。看到柳新华熬夜,母亲依然会在早晨送来两个荷包蛋。上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一天早上两个鸡蛋是很奢侈的,连年迈的父亲和年少的弟弟都没有这个待遇。柳新华下定决心,再考一次。

1978年第二次参加高考,高考是全国统一命题。同时,这年也是给“老三届”和大龄考生最后一次机会,1979年开始就以应届生为主了。7月20日—22日,连续三天考试总体上还算顺利。“后来我完全想不起来这年的作文题目是什么,同学询问,才想起作文是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现在回忆当时写得很轻松。”柳新华说。

一天柳新华晚上回到家里,母亲看到他,焦急地说,福山四中的封永祥老师刚才到家来,给了一封信,你快看看吧,说是什么录取通知书。“母亲虽不识字,但明白这封信关乎我寝食不安的期待。”“我拿着《录取通知书》,不敢当着母亲的面拆开,找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反复看了几遍,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我成为烟台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扩招进校的最后一批学生。虽然是一所专科师范学校,但我认为这就是我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大学。后来我才知道,在我等通知书的日子里,母亲怕我着急上火,每天晚上都想方设法改善生活,而我竟浑然不觉;封永祥老师常常骑自行车到30多里外的县城,去县教育局打听我的录取消息,那天看到我的录取通知书,便直接骑车送到我家里了。我的母亲,我的老师,我的亲人,我怎样才能报答你们?!我的母亲和封永祥老师都已过世了,真正是恩德重如山,三生难报答啊。”

这就是柳新华参加的难以忘却的、梦想成真的1978年高考。背景:据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的老师回忆,1977年、1978年两批高考生都是在1978年入学,只不过一批是在3月,一批是在10月。这两批考生年龄差别很大,年龄最大者32岁,年龄最小者15岁,是应届毕业生,相差17岁。77级学生中女生很少,大都是男生。他们都已结婚,对象大多是农村妇女,有的已有两个孩子,他们有的当民办教师,有的在非教育岗位上干临时工,还有的务农种地,思想压力大,经济负担重,高考前都经历了一场异常艰难的复习拼搏。因为77级从得知高考的信息到12月9日考试,这之间只有几十天的时间。

1981年先预选,再报志愿,最后出成绩

“应该说高考政策变化的年份集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政策也大多是由上而下,作为当时的普通老百姓和学生了解很少,我当时甚至连专科、本科都分不清,高考对我来说只有一个目的,考上学,吃上国家粮,离开天晒地烫的农村。”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孙宏依稀记得当年的时光。“我们高三当时是6个班,5个理科班,1个文科班,其中一二班是招远县的县重点班,这两个班只有一个同学预选没有选上。普通班没预选上的人偏多一些。”孙宏说。“当时学校安排的大客车把我们送到县城招远宾馆,住的是大通铺,很简陋,就是在地上铺了一层防雨布,吃是自行解决,大家都带着干粮。我记得那几天特别热,可能也有紧张的原因,晚上睡不着,早晨三四点钟大家就都起来了。”孙宏说。“以后的很多年,招远二中的考生也大部分住在招远宾馆,后期有部分住在金城大酒店,那个时候条件好多了,标准间带卫生间。但是许多来自农村的考生考虑到费用问题,寄住在招远城里的亲戚家里。”来自招远的考生对当年的高考印象一直比较深刻。

恢复高考之后,最初实行的都是高考前填报志愿方式。那时候,考生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平时学习成绩填报志愿,然后参加高考,高校根据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不管上什么样的大学,不管什么样的学历,只要考上了,那就是国家干部,就可以吃国家粮了。“我当时考大学的时候,不同行业、不同学历的工资水平差别不大,干什么,什么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非农业户口。我看好的有两所大学,一所是公安大学,另一所是铁道学院。公安大学神气啊,考上了没人敢欺负,铁路是‘铁老大\’。但是当时先报志愿,为了稳妥没有报这两所院校,我听家里的一个亲戚说,山东农业大学的农经专业分配很好,最差分到市里,而且农业类、师范类、军校类不收学费,还有生活补贴。我报考了山农大。高考成绩出来后,我的分数高出本科线30分,在学校排名第16,如果当初报考那两所大学的话,希望是比较大的。”背景:1980年,外语考试成绩,按30%计入总分,专科学校仍可作为参考分。1982年,外语成绩按70%计入总分,从1983年起,100%计入总分。

从1981年开始,高考预选正式列入高校招生政策,由省、市根据当年的计划招生人数的三至五倍,参照应届毕业生和往年录取的情况,把预选数逐级下达给中学,由中学根据高中毕业考试成绩,结合平时成绩,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预选,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据了解,当时在普通的高中,经常会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高中生被预选拦在了高考之外。

1985年是我国高考体制改革的重要年份,出台了一系列的高考政策和方案,是高考改革真正全面展开的开端,例如实行招生多元化,高中会考制度,实行“3+2”方案,推进标准化考试等等。

新闻推荐

我区召开观摩会探讨改善医疗服务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张敏王怡霖)近日,芝罘区卫计局举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现场观摩会。全...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