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项目建起来,不出村就能上班,收入也翻了番———, “这样的生活真不孬!”
初夏时节的南水桃林村,山正青,水正绿,一派生机勃勃。
上午9点,75岁的杨永清已经“上班”两个点了,大棚里的杂草也除了一垅地。从去年8月份起,老杨就开始在村西南的温室大棚上班,除草、施肥、浇地、拉枝、剪枝,干些简单的农活,一个月能拿3300块钱。
刺眼的阳光让棚内温度比棚外高了好几度,但杨永清的工作热情并没有因为高温而减弱。在解甲庄街道南水桃林村,跟杨永清一样在大棚里上班的,还有另外11位村民,他们岁数最大的75岁,最小的也有57岁,根据工作内容不同,每月最多能拿3900元,最少的也有3300块钱。“以前种点口粮地,没事了外出打点零工,每年能收入个万八千,岁数大了,出去打工没人要,再加上老伴身体也不好,只能在家种种地,但是收入就少了。”杨永清的烦恼,其实是几年前整个南水桃林村面临的问题———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村里绝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除了种点口粮地,基本没有收入来源。“村民手头不宽裕,村集体经济也薄弱,要改变村庄面貌,就要结合村里实际,既让村子强起来,还要让村民富起来。”谈及村庄振兴的思路,南水桃林村党支部书记杨永良告诉记者,必须要上项目,而且这些项目既要能利用村子优越的自然资源,还要能解决村里的劳动力。“这6个大棚就是我们在区和街道两级支持下,坚持产业振兴,带动村民致富所上的第一个项目。”站在长势旺盛的樱桃大棚里,谈起这几个大棚给村子和村民带来的变化,杨永良打开了话匣子。村里牵头成立烟台桃源合作社负责经营大棚,大棚建成的第一年种的是草莓,去年开始改种5年期大樱桃,明年就是盛果期,年收入预计在60万元左右。说话间,来给大棚安装滴灌喷灌设备的工人走进大棚,杨永良和在棚内忙活的村民连忙围上去帮着将设备抬到每一个棚里,“上了新设备不仅省工还节水,村民们干起活来也方便。”杨永良告诉记者,他们今年还将新建4个大棚,种植蔬菜和水果,未来将发展采摘等休闲旅游,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
眼看着工人将设备安装完毕,杨永良又带着记者来到了村子南侧的山地上。“这里土质好,地块整,街道协调引进了渤海制药万亩梨园项目,这是苗木基地,流转了村里的168亩地,每亩地每年给村民1000元,还有些公共道路就算村集体的,每年有6万元的租金收入。”
听着杨永良的介绍,正在一旁打理苗木的本村村民杨明讯也忍不住给记者算了一笔他自己的账,“流转给了渤海制药3亩地,每年有3000块钱的收入,我和老伴都在这上班,我每个月3300元,老伴2700元,一年干10个月,一年下来能收入6万多,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对杨明讯来说,这笔收入着实不小。以前,他跟老伴打理着6亩口粮地,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每年收入不过1万元,偶尔出去打点零工,收入也不高,仅仅能满足日常生活,“没想到老了老了,还成了‘上班族\’,在村里就能上班,工资也不低,这样的生活真不孬。”
杨明讯的感受,也是十多名在苗木基地上班的南水桃林村村民的感受。在村里待了一辈子的他们,年级大了更愿意安居在这美丽的村子里,能不出村就挣到工资,干的也是简单的农活,他们很满足。
但杨永良对村子发展的规划并不止于此。来到村子东侧,刚刚修建完成的停车场整洁宽敞,停车场东侧白墙灰瓦的一排民房是刚刚建成的地瓜加工老作坊,旨在恢复村内传统地瓜加工制作老工艺。“今年,我们将在那里建设一个800平方米的旅游集散中心,融合游客服务、会议接待、特色农产品展示配送、农家文化展示等功能。”指着老作坊东侧的一块空地,杨永良这样说。村子内,他们还盘活老旧民房,整修成为各具特色的民宿,眼下已改造完成3家民宿,未来将流转村中70余户闲置房产,引进相应的项目和业态,打造乡村综合体。在停车场南侧将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园,为身处钢筋水泥的人们提供远离喧嚣,重返悠然田园生活的好去处。
所有这些项目,都指向南水桃林未来将重点发展的旅游产业。“村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环境,要最大化利用这些资源。”在南水桃林村,这种发展路径已然成为全村共识。
行走在村子里,不难发现这个村庄的美丽。村子一面临山,三面环水,村中一条桃林小溪蜿蜒流入辛安河,风光秀丽。这是南水桃林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而正在规划建设的新项目则可以为游客提供包括吃、住、游、娱的一条龙服务,游客在这里可以享受向往的生活,村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村民收入也注定会节节攀升。YMG记者刘洁通讯员吕冬华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中台社区大党委认领4个服务项目, 签订星级服务卡合作协议,当场认领为民服务项目
本报讯(YMG记者禛祎通讯员书清)近日,中台社区大党委企事业单位联谊会签订了星级服务卡合作协议,有近20个会员单位和六...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