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清江钓翁图》轴

烟台晚报 2018-05-14 09:32 大字

黄慎(1687-1770?),初名盛,字恭寿,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活跃于清朝鼎盛时期。

黄慎生于贫民之家,父亲死后为供养母亲,很小年纪便开始学画。到了十四五岁,更是放弃科举,专心向同里画家上官周学画,逐渐创立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又潜心学诗,刻苦攻书,终获“诗、书、画三绝”之誉,闻名大江南北。

黄慎三十二岁携母迁居杨州卖画,人争客之。又交往一时名流,与郑燮、李鱓成为莫逆之交,被列为“扬州八怪”(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之一,其作品很受当时人们的喜欢。此画作于黄慎盛年之时,为其人物画的代表作,成功地将怀素草书笔法融入人物衣纹线描之中。笔法古拙简练,形象鲜明突出,衣服的皱褶用其多变的草书线条写出,线条看去有粗服乱头之感,却繁而不乱,雄浑刚健,犹如盘龙缠藤。极富动感和神韵,用笔老辣,功力深厚,神采飞扬。题诗的渴笔狂草,如枯藤盘结,颤笔律动,遒劲如寒松霜竹,与画面十分协调。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对黄慎的人物画推崇备至,称其为八怪人物画第一高手。

据说黄慎对自己的绘画常作分类自评,凡最得意者题上诗,次者则识以岁月,再次者只署“瘿瓢”二字,这幅《清江钓翁图》以草书七言诗题记,当为黄慎的得意之作。

历史背景

黄慎的一生正处于清朝康雍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扬州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康乾时期繁华程度又达到了顶峰。大批富商大贾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古玩书画发生了深厚的兴趣,为大批书画家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全国各地的书画家都迁居扬州,逐渐在扬州形成了靠卖画为生的画家群,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扬州八怪”画派,扬州画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敢探索,走出了自己的路,对后世影响极大,受到广泛关注。

据说黄慎作品别具一格的画法、奇古的风格都受到富商们的追捧与喜爱,所以当时黄慎的画是卖得最好的一位。生活的改善带来旺盛的创作精力,黄慎给后代留下了许多精彩的佳作。艺术上的成功也安抚了画家的心灵,令其在自由的精神王国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故黄慎一生享高寿,诗、书、画取得“三绝”美誉。

画作左侧草书题:“羡煞清江白发翁,独披蓑笠傲王公,生涯只在菰蒲里,和雨和风卷钓筒。”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融,引人遐想。布置虽简,然有江天无尽之思。

画中落款为:“乾隆九年十二月写宁化黄慎”;钤两方篆书印章,一为朱文“黄慎”,一为白文“恭寿”。

书法风格

观其题款的书法,可以说黄慎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对各家各派进行了认真刻苦临摹,对各派的技法熟加揣摩,了如指掌,并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对传统师法舍短,形成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有创新性的个人风格。

他在书法创作的风格上强调整体的协调和气魄,依靠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超群的才能,无畏的胆量,扎实的功力,以富有韵律节奏的变化,在法度之内自由游走,似荒野乱云间一匹脱缰扬鬃猛烈之骏马,有一股拔地而起之豪气,使精、气、神凝于笔端而跃于纸上,那种风采让人领略到了书写过程中的一张一弛而又变化无尽的乐趣,用笔气势连贯,纵笔如飞,飘扬而洒落,笔力雄健,是生命的火花与天赋的结晶。

读黄慎的书法就像欣赏优美的舞蹈,摇曳生姿,又如山涧枯藤,连绵不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令读者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力和丰富的神韵。

黄慎《清江钓翁图》轴,现藏于烟台市博物馆。

浅设色,写意。

画中绘一皓首钓翁,老翁头戴斗笠,上插一枝白花,身披蓑衣,屈膝而坐,左臂随意搭于膝盖,右臂撑地,身后为鱼篓和钓竿,画家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出老翁怡然自得的神态,颇有超然物外的意蕴。

征集令

为庆祝烟台市博物馆建馆60周年,现特面向社会征集与烟博有关的照片和绘画作品。筛选出的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在烟台市博物馆内展出。详情请咨询:0535—6868111转8090、8008;0535—6232976

烟台国宝知识竞赛题库

1、“扬州八怪”是指哪几位书画家?(答案: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2、此画左侧有七言诗题记,是用什么书体写成的?(答案:草书。)

新闻推荐

材料齐全,办护照“只跑一次”, 烟台一体化办理出入境证件更高效便捷

晨报讯(YMG记者王轶通讯员刘晶张洁)5月1日起,全国实行办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制度,优化办理证照流程,确保申请人到出入境接待窗口一次即可完成申办护照等出入境证件的全部手续。记者从...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