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十大安全措施,即使两舱同时意外进水,也能保证稳定不沉———, 中铁渤海轮渡创造新时代钢铁神话

今晨6点 2018-05-09 09:46 大字

一列列满载货物的列车经过铁路栈桥,缓缓驶入轮渡火车舱,这个“火车上轮船”的奇观就发生在烟台。5月8日,“媒眼看烟台·聚焦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全国媒体烟台行活动走进中铁渤海轮渡港区,参观陆地与渡船连接的这一灵魂工程,感受到“铁路轮渡”这一新时代的钢铁神话。

YMG记者宋晓娜摄影报道

货运列车满载货物驶入轮渡船舱

中铁渤海1号渡船停靠在中铁渤海轮渡港区,同铁路栈桥对接,这里是旅客和货运列车上下船的地方。每天调度机车牵引着货运列车驶离船舱,到港的旅客们也通过廊桥有序下船。据悉,中铁渤海轮渡港区的旅客栈桥,是中国客滚船港口第一次采用航空标准全封闭廊桥,旅客不受任何天气影响,可安全、舒适、快捷上下渡船。作为衔接渡船和港口的栈桥,是中铁渤海轮渡建设的核心部位,由陆区桥和船区桥组成,首次采用一对五道岔和首次在梁体上使用120mm厚的桥用钢板,是中国最先进的铁路栈桥。

火车舱火车轨道总长度2000多米

据悉,中铁渤海轮渡是世界首次采用第三代电力推进系统、我国首次采用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的火车、汽车滚装船,具有安全、低碳、节能、环保的优势。渡船全长182.6米,服务航速18节,总吨位25040吨。1号、2号渡船可装载50辆重载铁路货车、50辆55吨重滚装汽车、25辆小汽车和580名旅客;3号渡船可装载62辆55吨重滚装汽车、14辆小汽车和716名旅客。渡船总运能:载重量总计24343.2吨;火车舱火车轨道总长度2326.94米,火车位14米×150节,高5.2米,宽24.8米,是整条渡船最为壮观的地方;汽车舱旅客舱卧铺客位1576位,座位300个。

为了让火车在航行中保持稳定,整个火车甲板设置有5条轨道,火车分为敞车、棚车和罐车三种,除罐车长度较长,敞车、棚车或是3种车型搭配都可以容纳10节。火车上船后,铁轨末端有挡板,可保证火车不前后运动,而每节车更是有4个牵引4个固定共8个控制点,确保货车被“钉死”在铁轨上。为保万无一失,轮渡内还有1个2.1米厚的隔墙,将5条铁轨间隔成左3右2的形式,减少了火车在船内晃动的机会。据介绍,轮渡主要服务于烟台至大连的货运列车及旅客、汽车运输。每天6航次—8航次。它是中国第一条、世界第35条海上运输距离超过百公里的铁路轮渡航线,是跨越我国东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四大经济区的东部陆海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公路网贯通东北与华东地区的陆海枢纽。

十大安全措施确保“两舱不沉”

采访中记者了解,中铁渤海轮渡在装备上采取了“十大安全措施”。其中在破舱稳性、完整稳性、消防、救生和车辆系固等方面与国际接轨,达到“两舱不沉”。“两舱不沉”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渡船在海上受到碰撞等意外事故,两个舱同时破损并进水,渡船的稳定性照样可以满足要求。另外,在船体水下部分,还有一对减摇鳍,可别小看这两个小家伙,当渡船在风浪中全速航行时,减摇鳍能使渡船的横摇幅度减少80%,这些都是渡船安全航行的保证。在轮渡的进厅门口有一对救生艇,每个可容纳82人。一旦发生险情,支架将向舷外倒去,旅客可乘救生艇逃生。另外,渡船在左右两侧还将安装一套垂直撤离装置,包括主救生筏、垂直滑道和控制设备。垂直滑道是一个筒形通道,其内壁具有缓冲作用,逃生旅客通过滑道跳入救生筏便可撤离船体,足以保证所有旅客在紧急情况下有条件安全撤离。

烟台将全面提升外向型物流发展水平

据悉,“十二五”以来,青荣城际铁路通车运行,龙烟铁路也全面开工建设,潍莱高铁列入全省“三横”快速铁路网建设规划,环渤海高铁、青岛至海阳城际铁路纳入《山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网补充规划》。铁路通道建设的重点是加快“两铁”建设,推动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启动实施环渤海高铁潍坊———烟台段,持续提升完善铁路路网,全面加强与周边城市、全国高铁网的对接联通。积极开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论证工作。未来,烟台市将积极推动中韩铁路轮渡项目,发挥中方登陆点设在烟台的优势,通过蓝烟铁路、德龙烟铁路直接接入我国骨干铁路网,构成新的以“两头在外”和“铁路直通”为特点的连接亚欧海铁联运大通道,全面提升烟台外向型物流发展水平。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智能家居为您的安全保驾护航, 一旦有非法入侵者便会报警给业主或小区保安

晨报讯(YMG记者王道昌陆启飞)近几期《学家装》栏目报道了家庭智能家居,不少读者表示很感兴趣。福山区的孙女士打电话告诉记者,8年前的一天早晨,她起床想穿衣却找不到了,她老公也是如此,到厨房一看,衣...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