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烟台“新世界”

烟台日报 2018-04-23 09:51 大字

□张荣起

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初,烟台给我的印象,就是一海两街三建筑。一海不说,尽人皆知。两街,一条是北大街,一条是朝阳街。到烟台办事,一般光顾这两条街就办妥了。北大街买布、小吃、古玩交易等样样方便;朝阳街的钟表与眼镜店、照相馆、电影院等一应俱全。三建筑,一是海防营南侧、北大西街东口的交通旅馆,三层楼房,在当时就算高规格了,建筑和设施,也相当跟形势,去烟台或探望上下船及火车的亲朋好友,一般选择这个住处;二是南大街的百货大楼,也是三层建筑,在当时可说是烟台的商贸大厦了;但最令我难忘、也最受顾客青睐,至今还记忆犹新的是,胜利剧场和福建会馆之间的“新世界”,从名称上便可断定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新世界”的建筑并不高,只有两层、但建筑别致、洋气,东、北两面,均有大门可进,整个楼房成“回”字形,当中漏天,四面受光。楼上楼下,廊回曲折,尽皆营业。从“回”字的中心处,有木质的楼梯,可登级而上,在由一楼转向二楼的平台正面,镶嵌着一面巨大而清晰的长方形立镜,顾客相继上楼时,很自然地在这里驻足,对镜理妆。记得我在1962年结婚前,与未婚妻去烟台,先在朝阳街锦章照相馆合影留念,然后到“新世界”选购结婚用品,走到这面大境前双双并立时,两人的形象,犹如一幅放大的合影嵌于镜中。受此启发,照片取回后,立马放大,镶嵌于镜框中。在那个年代,这就是很不错的婚庆纪念了。“新世界”经营的范畴,可谓应有尽有,不啻为今天

的超市,虽然60年代初期,有些紧缺物资,要凭票供应,但这里的货物,远比乡下齐全。大到家庭陈设,小到针头线脑,不论日用百货,还是烟酒糖茶,买什么都可以足不出户,满载而归。所以,乡下人进烟台,宁肯不到百货大楼,“新世界”是不能不去的。“新世界”的经营方式,也如时下的超市,虽非自选,但每种货物都设专柜。小食品及日用百货在一楼。成衣与布料、鞋帽在二楼。熟悉情况的顾客,根据所需,有次序的选购,不大一会儿便可购齐所需之物,如同现时进入各大超市,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烟台贸易的迅猛发展,“新世界”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的职能已被更为现代化的销售形式所取代。上个世界后期,“新世界”在城市规划中拆迁,据说是在长途汽车站

附近重建,但从那以后,基本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但当年的“新世界”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

新闻推荐

寻找百年绒绣的重启密码

YMG记者唐寿锐摄影报道在聊起烟台非遗项目实体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振兴现状时,市非遗保护中心曲建鹏将话题瞄向了“烟台绒绣”。“烟台绒绣表现效果与西方的油画相差无几,是烟台工艺的一张黄...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