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悟灵汉

烟台晚报 2016-12-15 23:32 大字

刘甲凡

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向我灌输“艺多不压身”的理念。她挂在嘴边的顺口溜是:“做个悟灵汉,一辈子吃好饭”。她还现身说法,把村里那些悟灵的手艺人一一说道给我听。我14岁小学毕业即回生产队参加劳动,艰苦的农村生活促使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个悟灵的手艺人,因为我想吃好饭,还想娶个漂亮媳妇。打那时开始,我就时时留心身边的手艺人,看见他们干营生就认真观察、揣摩,机会合适就自己动手做。

那时候在农村,需要自己动手制作的生活用品太多了,悟灵人时不时就会有杰作令邻居们赞叹不已。邻居五爷爷就是一个悟灵人,农家所需的生活用品,他几乎样样都能做出来。当时大伙都是用草包到山上搂草,五爷爷只需大半天的工夫,就能搓出50庹稻草绳,再加一个夜班,一个结结实实的窗棂式草包就扭出来了。每逢他搓稻草绳时,我就和他对着脸一块干。很快,“绠绳紧,围绳松”,这些诀窍我都能恰如其分地掌控好。扭草包的时候,从打底、铺绠绳、走围绳,一直到收头锁口,我一样样都学得认认真真。等我抽空把50庹稻草绳搓完了,就自己动手扭草包。虽然一开始手忙脚乱,可等我把草包底打好了,再往上走围绳就顺手多了。当把草包收头锁口后,看着自己的“杰作”,心里简直美得开了花。再往后,只要听说邻居家要扭草包,我就主动上门帮着干。一般都是趁着晚上,让他们帮着倒围绳,忙活到半夜时分就成活了。邻居们从来也不会让我白忙活,他们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就会送给我一些“打人情”,或是几个红喜鸡蛋,或是两个大枣饽饽。每到这种当口我就会想,奶奶说的“做个悟灵汉,一辈子吃好饭”,大约就是指这些吧。

农村还没通电那会儿,家家户户都是拉风箱来烧火做饭。风箱用的时间长了,推拉杆前端堵风板上的鸡毛磨秃了,就需要重新勒扎。可别小瞧这点不起眼的营生,鸡毛勒得少了风力不足,鸡毛勒得多了就涩涩地拉不动。为了能把鸡毛勒得恰到好处,我很是下了一番工夫。从选择鸡毛到勒扎,尤其是四个大角的处理,我都费尽心思认真揣摩,一丝不苟。这样勒出来的风箱,不但推拉起来轻松自如,风力也格外充足。记得把一枚钢镚平放在地面上,一拉动推拉杆,“呼”的一下,就能把钢镚吹得翻着个滚出去老远。就凭这点手艺,一位在商店工作的邻居,居然给了我一张烟台座钟购物券,这让我高兴得了不得。

那时候,扎仰棚(纸顶棚)算是技术含量高的手艺活。一个仰棚的工钱是两块五毛钱,还要管师傅两顿饭。1968年春天,我家盖起了四间新房,扎三间屋的仰棚就需七块五毛钱的工钱和六顿饭,确实有点舍不得。合计来合计去,我决定自己干。事有凑巧,邻居家要为儿子结婚准备新房,就把扎纸匠找来了。我知道这个消息后高兴得了不得,就假装成邻居自家的人,给扎纸匠打了一天下手,把全部套路都偷偷记在心里,回家后还认认真真整理了一份笔记。开始动手干了,从调直高粱秸秆、缠纸条、插大架、糊打底纸和裱花纸,我都一步步严格按照师傅的套路来。那天起了个大早开始忙活,一整天身上的汗水都在往下流,直干到半夜时分,一个仰棚终于在我手里完成了。接下去干另外两间屋的仰棚就熟练了好多,等把三间屋的仰棚都干完,我就敢出门揽活干了。每当吃着东家热气腾腾的大饽饽时,高兴之余,让我铁了心要当一个悟灵的手艺人。

那阵子,“艺多不压身”这句话让我痴狂,凡是看到的手艺活我都千方百计要学会。以至于连编抓篱、结蓑衣、扭牛笼头这些营生都难不倒我。最有趣的是我还学会了扭出殡时用的“五谷囤”,记得所需的稻草绳需要反手搓,既别扭又费劲,但我硬是在众多长辈们的赞叹声中做出来了,也因此吃了一顿好饭———那时农村的习俗是出殡后“三七”会客,所有帮忙的人都参加,自然也不能落下我这个扭“五谷囤”的。

22岁那年,我干上了瓦匠,这一干就是一辈子。这在当时算是一门正儿八经的手艺,每天能挣两块钱,还能吃一顿好饭。至此,算是圆了我“做个悟灵汉,一辈子吃好饭”的美梦。后来,我媳妇家能答应我们这门婚事,很大程度上因为我是个能吃好饭的手艺人。

打那时候算起,我在建筑业打拼了50多个年头,“做个悟灵汉,一辈子吃好饭”,一直是我的原动力。时至今日,年已古稀,还在自己钟爱的建筑工地上忙活着。不过,影响我一辈子的理念换了个新名词———“工匠精神”!

新闻推荐

破解融资难,烟台市探索银税互动服务新模式,累计为840户企业进行信用额度授信,贷款余额18.75亿元 纳税信用换来真金白银

本报讯(YMG记者刘洁通讯员梁立魁)“不需要抵押跟担保,申请后几分钟贷款就到账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谈到受...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