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访旧踪

烟台晚报 2013-12-30 23:40 大字

綦国瑞

7月,我与著名作家石英先生结伴来到胶东著名侨乡烟台市福山区。

福山是鲁菜三大发祥地之一,福山大厨遍布京津,从民国时期开始,更远赴海外创业,从日韩、东南亚到欧美以及巴西、阿根廷等国,甚至太平洋岛国都有他们的足迹。从福山走出去的华侨、港澳同胞多达6万余人。在异国的土地上,福山人创办的餐饮名店比比皆是:八仙阁、锦城阁、新北京、大中华、新华阁、集英楼、天津阁、东兴楼、朝阳阁、英豪楼、齐鲁饭店、永乐饭店……据资料记载,福山华侨在世界各地开设的有字号的饭店、餐馆多达100余家。这些福山华侨牵挂祖国的亲人,也思念养育过自己的土地。改革开放后,一个个福山游子迫不及待地回到故土,成为第一批为福山引进外资的人。他们慷慨解囊,为家乡捐款、捐物、捐资助学,捧出了一片赤诚之心。盛夏的阳光下,我怀着虔诚的心,在这片土地的山水间寻找这些被称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华侨的足迹。

门楼村刘家齐

86岁的柳宗铎是《福山区志》《福山地名志》《海外游子》的主要编纂者,一肚子华侨的故事。他感慨地说,这第一代华侨的奋斗史写满辛酸。当年,这些人为谋生计离开家乡,凭着菜刀(厨师)剪刀(裁缝)剃头刀(理发)闯荡天下,能够出人头地者凤毛麟角。因为大都是手工起家,所以没有很大的企业家,他们捐款捐物完全是出于一腔爱国热情。

他反复称赞的一个华侨名叫刘家齐,门楼村人,1920年出生,1935年去日本谋生,后来在大阪开设了新北京饭店,生意做得不错,但也不是特别富有,可他为家乡捐款捐物却是最多的。他曾为侨联捐款10万日元,建华侨宾馆时捐款1万元人民币和两台彩电,修区志时又积极捐款。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先后捐款200多万元人民币,在门楼、河格庄、曲家、大屋四个村庄,建起四所“佑民小学”。

听着柳老的介绍,我心中涌起阵阵热浪,决定到门楼村去看看他捐建的佑民小学。

门楼村地处福山南部,远望马山,近依门楼水库,一派田园美景。佑军中心小学位于水库北侧,红瓦白墙的二层教学楼,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在当时,这是全县最好的小学。学校姜校长闻声赶来,他动情地讲述了建校的过程。

1992年初,刘家齐先生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当时的门楼小学只有几排平房,设施简陋,门窗破烂,多为危房。年过7旬的刘先生身材高瘦,面目清癯,看到这种情况面露恻隐之色,他试探着问:能捐款建所新校吗?镇上反应很快,不久,双方就签订了刘先生捐款70万人民币建新校的协议。

刘先生只有一个要求:此举也是为实现他父亲刘佑民生前的嘱托,所以他希望将学校命名为“佑民小学”。刘老先生的愿望最终得以满足。一年后,新校落成,20个班级进入新校。开学那天,镇上和村里在操场上立起一块黑色的石碑,纪念刘家齐先生的义举。

刘家齐在家乡建校的消息传开,又有不少村庄找来。他当时资金并不宽裕,可面对村民眼巴巴的目光,他不忍拒绝,又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在三个村庄建起三所设施完善的小学。

听说刘老先生的叔侄刘恩绪就住在刘家的老宅里,我们决定去看一下。门楼村还保留了不少老房子,依稀可见旧日风貌。远远地见到一个高门楼,有些破旧了,穿过门楼,里面是一个四合院,一棵大樱桃树长得十分茂盛。接待我们的是刘恩绪的妻子林元珍。问起来,她说北屋就是刘家齐出国前住的地方。林大嫂说,刘家齐对自己家并没有过多的帮衬,她的子女也没有得到过什么好处。说到这里,她不经意地带出一句话:“不过他也没帮过自己的孩子,他的孩子读完了高中,他就再不管了,让他们在社会上自己闯荡。”

我不由心头一热。刘家齐并不是什么大老板,他的钱来得不容易,是一勺一勺舀出来的。他在对乡对民有利的事上不遗余力,对自己的家人却十分节省,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啊。

渡口村潘士义

福山的村庄多依山傍水,渡口村更是如此。村东有清洋河潺潺流过,不远处是苍翠的合子窝山头,一个230户的村庄就深藏在山河间。

到这里来是想了解一些潘义士的情况。潘义士,其实真名叫潘士义,因为他身材高大,性格豪爽,急公好义,乐于助人,所以人称“义士”。他1915年生,16岁时出外谋生,1945年时回乡干过一段时间的村财粮委员,所以对家乡对乡亲有着血肉相连的深情。

村妇女主任先领我们到了潘士义的叔弟潘士温家。见我们问起潘士义的情况,87岁的潘士温来了精神,他说,哥哥在家结婚后,因生活所迫外出谋生,后来在日本发迹,开设了著名的锦城阁大饭店。

潘士义是个重情义的人,发达了也没忘记结发妻,没忘记家乡的亲人。从1982年开始,他多次回乡。每次回来都要到山上转一转,都要去看望儿时的伙伴和熟人。

那时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解决,他每次与乡亲见面都不空手,多则几百元,少则几十元。有些有困难的找到他,他总是不让对方失望。他说,都是乡里乡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能帮多少是多少。

村妇女主任说,那时,运输全靠肩挑小车推,潘士义看到乡亲的辛苦,就为村里买回来一台25马力的拖拉机。后来随着生活的好转,全村兴起了建房热,那台拖拉机可是出了大力,凡是盖房的没有不用到它的。

在场有一位女士说,“那时我还上小学,大伯一次为学校捐了40台电脑,学校专门搞了电脑室,齐刷刷地摆在那里,同学们都看呆了。”她接着说,当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电视机,他从日本给村里捎回了一台24寸日立牌彩电,大队把它放在会议室,有专人负责每晚开门,总是不到开门时间,门前就排上了人。这台电视机给村民带来好多欢乐。

门外的大槐树下,人们在乘凉。我过去攀谈,大家争着说潘士义的好处。有的说他为小时候的伙伴出资治病,有的说他为困难户送去面粉和大米,也有的说他为华侨宾馆建设捐了10万元,为村里和县上买了两部车,为修县志捐款……

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赞美,我想起了那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口碑会代代相传,留芳久远。

巨甲村于学成

依照掌握的线索,我们又到巨甲村寻找于学成的行迹。

这也是一个大村落,在册的就有1300户。已近正午了,村委会办公室里,只有一个老传达,瘦干干的。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们问他有关于学成的事情,没想到,他张嘴就来———“于学成是高陵王官庄人,离我们村只有3里路。他的姐姐嫁在我们村,改革开放后,他的父母去世了,所以他每次回乡都在我们村落脚。我见过这个人,中等个子,慈眉善目,见人不笑不说话。那时我们村还很穷,饮水特别困难,要辘轳挽水,还常常干井。于学成看到这种情况,就给大队捐了51万元。大队用这笔钱挖机井,建了水塔,然后家家户户安上了自来水。剩下的又盖了大队部,喏,就是这十几间大房子。他见村里运输全靠人力,就又买了一台嘎斯汽车;村里看电影难,他就又送了两部放映机,男女老少不出村就看上了电影……”

我还想知道更多的细节,他说:我们村里为于学成在村头立了碑,上面记载得很详细,你可以去看一看。

从村委出来,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雨柱砸在车窗上发出“嘭嘭”的声响。车行不久,远远地就见到一座高大的黑色石碑,雨雾中仍看得十分清晰。我撑着伞踏着水洼,走到碑前。这真不是一座普通的碑,它高约3 米,宽约1米,厚有80厘米左右。沿着7 级石阶而上,碑稳踞于厚重的碑基之上。碑顶雕成三条水纹状,下有“宽仁”二字。碑的正面楷书“于学成纪念碑”几个大字,碑后面是长长的碑文:

于学成1922年10月12日生于山东省牟平县高陵镇王官庄,于2005年7月26日去世,享年83岁,少年即立创业之志,19岁阔别故里,东渡日本,走上背乡离井的求索之路,倍尝辛酸,自强不息,几经磨砺而艺成,于1953年初创业大阪蓬莱阁饭店,后生机盎然,声威大振,重建名大成阁。于公在日本享有盛誉,曾任华侨大阪总会领事及大阪山东华侨同乡会会长。虽身居异国,心系华夏,国人东渡日本皆热情相待,亲于兄长,有政府考察鼎力相助,为报乡梓曾慷慨解囊发展烟台市文教卫生事业,为表达对乡亲炽热真情,多次捐款捐物,兴建公共设施,发展生产,惠及故里,并资助数名学子赴日留学深造,以长者崇尚气节传承建功立业之道,现已有数名学子就任于国外工商科研等领域,均业绩斐然……

字里行间,于学成先生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急雨中,我向纪念碑郑重地三鞠躬。

以现在的眼光看,他们捐款的数字不够巨大,他们捐助的物资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已微不足道,但在当时,他们的努力奔走、勇敢尝试,为家乡引进外资开了先河,他们的慷慨解囊更是给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并久久地温暖着家乡人民的心。爱国没理由,爱国没商量,他们发自内心的爱国热忱、义无返顾回馈桑梓的善举,值得我们永远珍重,永远铭记。

新闻推荐

优化审批流程 创新服务方式 激活市场主体 莱山每天新增企业12户

本报讯(YMG记者徐睿通讯员王洪崴曹源齐芳静摄影报道)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引擎有动力。昨日,从莱山区行政审批服务...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