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法律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为密切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激励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国海洋大学在暑假开始前,向全校同学发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倡议。法学院迟淞元、龚俊铭、张一鸣、魏来、杨凌骏和鲁方宇6位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根据自身专业优势,经过精心准备,针对烟台龙口市东羔村开展了主题为“送《民法典》下乡——以村民生活需求为出发点”的普法实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大到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权利保护等,都可以从中找到依据,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
宣讲团队在活动开始前向村民发送电子问卷,开展了相关的问询调研。根据问卷结果,经团队协商,本次普法宣讲活动分为三部分进行,分别为:宣讲村民关心的《民法典》内容、解答村民法律问题、普法辩论赛。
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团队成员和村民一起浏览梳理了村民最为关心的《民法典》中关于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四部分内容。同时,队员们还认真解答了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如“土地承包人去世后,农村户口家属可以继承他的承包地吗?”“邻居家菜园的浇水、排水,影响到我们家的菜园,该怎么办?”等等。为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离婚冷静期,分析其中的利害,宣讲团队发挥成员有辩论经验的优势,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通过辩论,大家在唇枪舌剑中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由于东羔村无线网络信号不好,且部分年龄较大的村民不会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所以村民很少能通过网络便捷地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加上平时法律专业人士进村普及法律知识也不是很普遍,所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更多的是根据当地的习俗、习惯去解决,容易引发一些纠纷。通过较为系统地了解有关法律条文,村民意识到,只有当人人具有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处理问题才能有更明晰的标准。大学生普法这项实践活动,不仅帮助村民知法、懂法,更能帮助他们妥善处理一些日常看似棘手的问题。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团队没有办法开展线下的普法宣讲,但本次线上的宣讲活动仍然有73位村民参加,他们积极地参与宣讲中的各项活动,给予了宣讲团队极大的支持与鼓励。至此,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赴烟台普法宣讲团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宣讲活动。
此次普法活动,不仅让村民了解到了很多法律知识,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法律意识。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也感觉收获很大,成员在帮助村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同时,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应用能力,对今后的课堂学习也大有裨益。
(鲁方宇杨凌骏)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王军华通讯员吕娜摄影报道)昨天上午,龙口市一百余名社会志愿者走进东莱街道柳莺社区、菜园社区,热情展...
龙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口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