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流世俗 不争势利 战国初期齐国政卿大夫淳于髡
□宋志刚
淳于髡[kūn](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10年),齐国东莱(今山东龙口)人,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齐之赘婿,齐威王拜其为政卿大夫。其博学多才、机敏睿智、滑稽善辩,为齐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永载史册的卓越贡献,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淳于髡的生平事迹及趣闻轶事,主要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之中,并为《滑稽列传》之首。“滑稽”一词,古代是指言辞流利、正言若反、思维敏捷、没有阻难之意,现代则演变为诙谐、幽默之意。《史记·滑稽列传》主旨: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等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及其“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才能。
淳于髡在稷下学宫辩论。
生平事迹
淳于髡一生历经齐桓公田午后期(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57年)、齐威王田因齐时期(公元前357年—公元前320年)、齐宣王辟彊前期(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10年)三个阶段。在政治思想上,淳于髡主张利国益民的功利主义。在同儒家亚圣孟子就“礼”与“仁”的论战中,鲜明地表现出为民立场。司马迁称赞其为“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也”。据《礼记》卷四三《疏》引语记载,淳于髡所著《王度记》,规定了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的享用、婚娶、祭祀等制度,规定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度,以及大夫在致仕和放逐时的待遇等,对齐国的礼制发展至关重要。又据《太平御览》卷七一八记载,淳于髡还著有《十酒说》一书。
出身卑微。淳于髡出身卑贱,其貌不扬。《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髡”是先秦时的一种刑法,指剃掉头顶周围的头发,是对人的侮辱性的惩罚。淳于髡以此为名,可见他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赘婿”则源自于春秋时齐国的风俗。当时齐国风俗认为,家中的长女不能出嫁,要在家里主持祭祀,否则不利于家运。这些在家主持祭祀的长女,被称作“巫儿”,巫儿要结婚,只好招婿入门,于是就有了“赘婿”,即倒插门。这种风俗在齐地由来已久,一直到汉代还很流行。如果不是经济贫困,无力娶妻,一般人是不会入赘的。淳于髡身为赘婿,更可以确定他是出身于社会底层。
稷下元老。尽管淳于髡出身卑微,又身材矮小、其貌平平,却得到了齐国三代君主的尊宠和器重。齐桓公田午后期,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创办稷下学宫,即当时官办的高等学府。淳于髡凭着自己的渊博学识进入稷下学宫,成为稷下学宫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齐威王田因齐继位后,由于淳于髡在稷下学宫的出色表现,被齐威王立为政卿大夫。当时,齐威王沉湎酒色,不理朝政,淳于髡大胆进谏,使齐威王幡然悔悟,厉行改革,从此齐国日渐强大;齐宣王辟彊执政初期,不重视人才,致使许多人才外流,淳于髡等一批知名学者,一度到了魏国等列国。由于种种原因,淳于髡返回齐国,认为齐宣王不重视人才,不利于齐国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便通过借古喻今,大胆向齐宣王进言,终于说服齐宣王,重视人才,重振稷下学宫,被齐宣王采纳,稷下学宫又兴旺起来,齐国又强盛起来。
淳于髡由贱而贵,固然和齐国长期奉行“举贤尚功”的统治政策有关,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其具有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才能。
智慧超群。淳于髡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才能,成为稷下先生中的代表人物。邹忌齐国拜相时,淳于髡率稷下先生七十余人向其问难,使得邹忌重视礼法、厉行改革;其与孟子进行过数次精彩的论辩;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到稷下游学时,淳于髡这位出身低微的稷下先生,已经是稷下学宫中元老级的人物,荀子经常向他请教,其“隆礼重法”的主张受到了淳于髡思想的影响。淳于髡还做过齐太子的老师,《吕氏春秋·壅塞》记载:“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曰: ‘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由此可见齐国国君对这位稷下元老的信任和倚重。淳于髡得享高寿,他死时,弟子送葬者有三千人(《太平寰宇记》卷十九),足见其门徒众多、德高望重。
滑稽多辩。淳于髡在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他的“滑稽多辩”。其学识渊博,能言善辩,尤其喜欢在与人辩论时运用“隐语”。淳于髡的所谓“隐语”,就是富于哲理的讽喻。他在与人辩论或向国君进谏时,经常用讽喻表明自己立场,言辞诙谐、含义深刻,往往令人心悦诚服、点头称是。因此,司马迁把他的事迹写入了《滑稽列传》之中。
一鸣惊人。公元前357年(齐桓公十八年),齐国历史上著名的齐威王继位。当时,田齐正式取代姜齐已经近三十年,但这三十年间,齐国尚未从姜齐末年的内乱中恢复过来,封建改革的阻力很大,条件也不成熟,各路诸侯趁机攻伐田齐新兴政权。因此,齐国的国力一直比较弱。其时,齐国内政纷乱,军旅不振,政局岌岌可危,刚继位的齐威王却不理国政,沉湎女乐,一时间,“诸侯并侵,国人不治”(《田完世家》),国内形势日渐严峻。然而,群臣却不了解这位新君的秉性,不敢进言劝谏。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淳于髡不顾个人的安危,挺身而出,用自己擅长的“隐语”讽谏齐王。
淳于髡问齐威王道:“大王,国中有大鸟,栖息在大殿之上,三年不飞不鸣,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齐威王胸有大志,只是暂时消沉,并非昏庸无能之辈,淳于髡的讽谏一下子点醒了他,他也用“隐语”回答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淳于髡的讽谏收到了奇效,促使齐威王下定决心、变法图强。他上朝召集各县令县长七十二人,奖励了一个人,处死了一个人,整顿了内政,并整肃军威准备迎战诸侯。各诸侯国都很震惊,纷纷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
得到重用。齐威王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不计出身、招纳人才,从他能接受淳于髡的意见,就可以看出他对人才的尊重。出身布衣的齐人邹忌以琴作喻向齐威王进谏,三个月后便被任命为相,推行改革。当时,稷下先生们对邹忌的才能有所怀疑,公推淳于髡向邹忌问难。淳于髡娴熟自如地运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改革中应该注意的五个问题,邹忌心领神会、一一应答,赢得了淳于髡和稷下先生们的信任。通过这次交谈,淳于髡认为邹忌才能卓越、对改革胸有成竹,一定可以胜任,而且可以建功封侯。不久,邹忌果然被封在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印证了淳于髡的看法。淳于髡讽谏威王之后,得到重用,从不治而议论的“政卿大夫”逐渐成为代表国君出使诸侯的外交官员。
借机讽谏。一次,淳于髡出使外国顺利归来,齐威王很高兴,在后宫办了酒席,召淳于髡喝酒。酒宴中,威王问:“先生能喝多少才醉?”淳于髡回答:“臣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还能喝一石呢?”淳于髡说:“在大王面前赏酒,执法官在旁边,御史在后边,我心怀恐惧,不过一斗已经醉了。如果家里来了贵客,我小心地在旁边陪酒,不时起身举杯祝他们长寿,那么喝不到二斗也就醉了。如果朋友故交突然相见,互诉衷情,大概可以喝五六斗。如果是乡里间的盛会,男女杂坐,无拘无束,席间还有六博、投壶等娱乐项目,我心中高兴,大概喝到八斗才有两三分醉意。天色已晚,酒席将散,酒杯碰在一起,人们靠在一起,男女同席,鞋子相叠,杯盘散乱,厅堂上的烛光熄灭了,主人留髡而送客,女子薄罗衫轻解,微微地闻到一阵香气,这个时刻,我心里最欢快,能喝一石。”
最后,淳于髡点明了说这番话的用意:“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滑稽列传》)意思是说,享乐的追求是无穷尽的,一味地追求享乐,就会走到邪路上去。以此来讽谏齐威王,希望他能明白“极之而衰”的道理。齐威王听从淳于髡的劝告,自此停止了通宵达旦的喝酒,将更多的精力用到处理朝政上。他整顿吏治,选贤任能,在不长的时间里,使府库充实,国力强盛,齐国大治,最终开创了“复霸”的局面,取代魏国成为当时中原最强大的诸侯国。淳于髡也被委任为“诸侯主客”,专司礼仪,接待来宾。之后,齐国宗室设置酒宴,淳于髡常常出面作陪。
淳于髡运用“隐语”向齐威王进谏或与别人进行辩论的记载在史籍中还有很多。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还是借喻讽谏,参与政治。而且他的微言妙喻中,有很多富有哲理的思想观点,是稷下之学中宝贵的思想财富。
不辱君命。淳于髡还是齐国历史上杰出的外交家,其曾数度奉君命出使列国,未尝屈辱,未失国格,均顺利地完成了艰巨任务,展现其卓越的外交才能。影响比较大有四次:第一次出使赵国搬救兵。淳于髡以厚重之礼感动了赵王,借给十万精兵,一千乘战车,楚国闻讯,连夜撤兵;第二次出使魏国接孙膑。淳于髡以假乱真,将孙膑接到齐国,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奠定了齐国的霸业;第三次出使楚国震楚王。淳于髡靠腰中七尺长剑,凭借其才能和气度,威慑和折服了傲慢无礼的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第四次出使楚国得厚礼。淳于髡在鹄飞走提着空笼的情况下,以“仁、勇、忠、信、义、诚”说服楚王,不但没遭怪罪,反而得到赞赏和厚礼。
推荐贤才。齐宣王求贤时,号召天下人推荐有才干、品德好的人。淳于髡在一天内就向齐宣王推荐了7名贤士,齐宣王很高兴。可是,他对顷刻间出现的这么多贤士感到有点怀疑。于是齐宣王把淳于髡叫到跟前,对他说:“先生,我有一个疑点想问问你。我听说,能在方圆千里的范围内找到一位贤人,那么天下的贤人就多得可以肩并肩地排成行站在你面前。在古今上下近百代的范围内能出现一个圣人,那么世上的圣人就多得可以脚跟挨着脚跟地向你走来。今天,先生您在一天的时间里就给我推荐了7位贤人,如此看来,贤人岂不遍地皆是,有点太多了吗?”
淳于髡笑了笑,对齐宣王说:“大王您听我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同类的鸟,它们总是栖息、聚集在一起;同类的野兽,它们也总是行走、生活在一起。如果我们到低洼潮湿的地方去寻找柴胡、桔梗这些植物,别说是短短的几天,就是几辈子也不会找到一棵;但是如果到山上去找,那就多得可以用车去装了。万物都是以同类相聚的。我淳于髡向来与贤士为伍,我的朋友个个都是德性高尚、才智非凡的人,大王您找我寻求贤士,这就像在河里舀水,在火石上取火一样,轻而易得,取之不竭,您怎么能嫌我一天之内给您举荐的贤士太多了呢?我周围的贤士多得很,岂止这7个人!今后,我还要继续向大王推荐呢。”
淳于髡一番话,使齐宣王茅塞顿开,心服口服。看起来,世上的人才不是少了,而是没有找到识别人才的方法和途径啊!(见《战国策·齐策》)。后用“物以类聚”指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而且多指坏人之间臭味相投,互相勾结在一起。
趣闻轶事
淳于髡学无所主、博闻强记、能言善辩,一生机敏睿智、滑稽幽默、直言敢谏,属于战国时期少有的乱世贤臣、能臣。其长期活跃在齐国政治和学术领域,上说下教,不治而议论,曾对齐国新兴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对齐国的振兴与强盛、对威宣之际稷下之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刁钻问题难亚圣。其实淳于髡打哑谜只是个人爱好,就像他喜欢和别人辩论。为此,儒家的亚圣孟子都受到过他的“刁难”。据说,至今临淄都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孟子遇见淳于髡,吓不死也发昏。一次,孟子游历齐国,淳于髡知道后,便去拜访这位名人:“请问先生,男女之间授受不亲,是礼制所规定的吧?”
孟子是个老实人,便规规矩矩地回答:“淳于先生,你说的男女授受不亲当然是礼制规定的。”
淳于髡说:“假如你老婆掉水里了,兄弟我是救她还是不救呢?”
孟子很生气,心想这个淳于髡简直是胡说八道:“嫂嫂溺水了不去救,简直就是狼心狗肺!”可能孟子意识到自己说的话大失体统,慌忙补充道:“男女授受不亲,的确是礼。但救嫂子,是权宜之计啊。”
淳于髡讥讽孟子:“那现在天下黎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你为什么不伸出友爱之手呢?”
孟子说:“救天下黎民要授之以道。我老婆掉水里,可以拉一把,难道天下人还得挨个去拉吗?”
淳于髡明白人家孟子是圣人,他的作用是教化,而不是凡事都亲自去做。
就事论事责圣贤。孟子要离开齐国时,淳于髡问他:“你身处三卿的高位,却下不能救济老百姓,上不能辅佐君王,所谓的‘仁者’就这样跑了,对得起你的工资吗?”
孟子将伯夷、伊尹和柳下惠扯了出来说道:“我是臣子,不以贤事不肖,伯夷就是这样干的。周旋于汤、桀之间五次,那是伊尹。不厌恶污君,不推辞做小官,那是柳下惠。他们三个处事不同,但都是为了‘仁’。君子只要心中‘仁’就行了,又何必事事一致呢?”
淳于髡很不屑,继续责问:“鲁缪公的时候,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但鲁国不断失地。这样看来,所谓贤者对国家有什么用?”
孟子说:“虞不用百里奚而被灭亡,但到了秦缪公那里却成就了霸业。不用贤人就会灭亡,有了贤人却不会任用,他怎会不被削弱呢?”
淳于髡随即否定了孟子自己标榜贤者的话:有本事的人必然展现出来,做事情不见功效的人,我还没看到过呢。所以根本没有贤者,如果有,我肯定认识他。
孟子说起孔子在鲁国做司寇的故事,孟子也知道那时孔子不被重用,在祭祀的时候,鲁君失礼,祭祀用的肉迟迟不上,于是孔子也故意无礼而去。孟子说,不知道的人以为孔子是为了几块熟肉闹情绪,其实孔子是被别人无礼对待。所以孔子愿意以微罪辞行,而不是苟且留下。
孟子似乎是说自己像孔子一样被无礼对待,因此离开齐国,但圣贤的行为,滑稽如淳于髡者又怎会明白呢?
博学而学无所主。淳于髡博闻强记,学无所主,思想比较博杂。其重视周礼对人行为的规范作用,据学者考证,记载古代礼仪制度的著作《王度记》内涵丰富:其以饮酒讽谏齐王,表明有类似道家的“极之而衰”的思想;向宣王荐士,曾提出近于墨家的“物各有畴”的主张。作为“稷下之冠”,其与许多稷下先生一样,很难考定他的思想归属,因此曾有学者将其归入杂家。但是,淳于髡的思想并非没有自己的章法。从史料关于淳于髡讽谏国君、问难师友的记载来看,他是兼重礼法而更倾向于法治的。
首先,淳于髡主张治国理民一定要礼法兼重。在进言邹忌时,淳于髡提醒邹忌受相印、执国柄,必须把握全局而不偏失,处理政事必须合于礼法,并随即就修礼仪、明法度、整吏治、裁冗员等几方面向邹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淳于髡要求邹忌忠于君主,谨慎地维护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他以“傅合疏罅”作喻,要求邹忌不必拘泥成法,而要依附于万民;以狗皮不能补狐裘作喻,要求邹忌要慎选人才,勿杂小人;以“大车当常较,琴瑟需常调”作喻,要求邹忌认真制定法律并监督奸吏(《田完世家》)。
这实际上可以算是一个礼法并举的改革方案了。以上几点主张,和战国时期法家的主张精神是基本一致的,体现了淳于髡兼重礼法的思想特点。
从淳于髡与孟子辩论可以看出,他主张守礼有度而不拘泥。他认为,虽然“男女授受不亲”是“礼”,但是“嫂溺,也要援之以手”,由此引申到反对脱离社会实际、拘守一成不变的陈腐规定。在其看来,最大的“礼”,是现实的国计民生。民生凋敝,就要破除旧礼,实行改革,“援之以道”(《孟子·离娄上》)。淳于髡讲礼治,但又反对世袭制,他从齐国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出发,竭力主张“尚士”、富国强兵。其借狐裘与黄狗之皮为喻讽谏邹忌,以“有畴”的主张要求宣王重士,都是这种尚贤思想的反映。淳于髡认为维护封建的礼制、选贤使能是必要的,同时还必须实行法治,强化国家机器。因此,其要求邹忌“谨修法律以督奸吏”,要求齐王“减吏省员,使无扰民”(《新序》)。总之,淳于髡社会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就是礼、法兼重而倾向法治。这一观点,曾影响了田骈、慎到、接子等稷下之学里的黄老学者,而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提出,也同淳于髡上述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
淳于髡以“酒极则乱”“极之而衰”向齐威王讽谏,这实际上包含了矛盾对立转化的深刻哲理。在与孟子的一次辩难中,他曾提出“细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的观点,意思是说声音不管多么细小,没有细到听不见的;行动不管多么隐蔽,没有完全不露痕迹的,这已经包含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可知论的因素了。虽然淳于髡的可知论认识还没有达到高度概括的程度,但他将其灵活运用实践之中,察事审功,“观色”,却是难能可贵的。
前述,据《礼记》卷四三《疏》引语记载,淳于髡著《王度记》一书,又据《太平御览》卷七一八说,其还著《十酒说》一书,可惜均已失传。所以,今天我们只能从散见各处的史料,来了解这位稷下高士的风范了。
厚重之礼搬救兵。公元前349年(齐威王八年),楚国发兵大举进攻齐国。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救兵,带上赠送的礼品黄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系帽子的带子都断了。威王说:“先生是嫌所带的礼品少吗?”淳于髡说:“怎么敢呢?”威王说:“那是为什么呢?”淳于髡说:“刚才臣子从东方来,看见大路旁有人在祭祀神灵祈福消灾,拿着一只猪蹄,一盂酒,祷告说:‘易旱的高地粮食装满笼,易涝的低洼田粮食装满车,五谷茂盛丰收,多得装满了家。’我见他所拿的祭品微薄,而想要得到的却很多,所以在笑他呢。”于是齐威王把赠送赵国的礼品改为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淳于髡到了赵国,交涉十分顺利。赵王给他精兵十万,战车一千乘。楚国听到消息,连夜撤兵离去。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曾说:“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岂不亦伟哉!”高度评价了淳于髡在齐威王称霸中所作的贡献。
以假乱真接孙膑。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在魏国被他的同门师弟庞涓妒嫉、迫害,身体遭受残疾。淳于髡出使魏国时,趁庞涓疏忽的时候,用一人假扮孙膑,迷惑庞涓,然后把真孙膑藏到车子里接到了齐国,可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孙膑到齐国后,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报了一箭之仇,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斩杀无状震楚王。有一次,齐威王派淳于髡出使楚国,楚王看到他身材矮小,便鄙夷地戏谑道:“难道齐国就找不出一个像模像样的人了吗?而派了先生你来!先生有什么特长呢?”这次淳于髡并未用隐语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并没有什么特长,只有腰中七尺长剑,是用来斩杀无状之王的。”楚王惶恐地说道:“请先生息怒,我不过跟您开句玩笑罢了。”这个故事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晏子使楚的故事。淳于髡生活的时代要比晏子晚一百多年,对这位齐国历史上的贤相,淳于髡十分佩服,也处处以他为榜样,两人一样都身材矮小、貌不惊人,然而出使外国,都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气度折服了傲慢无礼的楚君,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承意观色不求仕。齐宣王即位之初,贪于酒色而不重视人才。当时魏国的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亦称梁惠王,在列国用重金厚礼招纳贤士,知名的学者邹衍(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淳于髡、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等人都到了魏国。淳于髡刚到了魏国时,在魏惠王的两次接见中都一言不发。事后,魏惠王十分不解,有人对他说,淳于髡善于“承意观色”,之所以在接见时沉默不语,是因为发现魏惠王心神不定,一直在思考驾车打猎、音乐娱乐之类的事情。魏惠王听后,十分惊讶,坦然承认第一次接见时,恰好有人献上了一匹好马,第二次时,又有人进献舞伎,所以自己两次都心不在焉。魏惠王感叹淳于髡“诚圣人也”,再次接见了淳于髡,两人一连交谈了三天三夜而毫无倦意。魏惠王对淳于髡的才学十分佩服,想任他为卿相,淳于髡推辞不就。在魏国期间,虽然魏惠王对他礼遇优厚,但他不为所动,一直没有出仕做官。
借古喻今进良言。后来,淳于髡又离开魏国返回齐国。他认识到齐宣王喜好声色、贪于安逸而不重视人才,不利于齐国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便通过借古喻今,大胆地向齐宣王进言,希望他能重振稷下学宫,广纳贤才。开始,宣王表示自己并非不好士,而是国中无士,以此来搪塞淳于髡。淳于髡一天就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个人,在淳于髡等人的劝谏、督促下,齐宣王终于悟出“得士则昌,失士则亡”的道理,继承齐国先祖礼贤下士的优良传统,重新营造稷下学宫,以优厚的待遇招纳人才,齐国国势复盛,稷下学宫也再度繁荣了起来。
出使献鹄得厚礼。又有一次,齐宣王派淳于髡出使楚国,并特意带去一只鹄作为赠送楚王的礼物。谁知刚出城门,鹄就飞了。淳于髡托着空鸟笼,前去拜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向大王献鹄,我从水上经过,不忍心鸟儿饥渴,就放它出来喝水,谁知它竟离开我飞走了。我想要刺腹或勒颈而死,又担心别人非议大王因为鸟兽的缘故致使士人自杀。鹄是羽毛类的东西,相似的很多,我想买一个相似的鸟儿来代替,可这是欺骗大王,我不愿做。想要逃到别的国家去,又痛心齐、楚两国君主之间的通使由此断绝。所以前来服罪,向大王叩头,请求责罚。”这一番话,说得十分巧妙。“不忍鹄的饥渴,让它出来喝水”,说明淳于髡的仁;“想要刺腹绞颈而死”,说明淳于髡的勇;“担心别人非议楚王”,说明淳于髡的忠;“不愿另外买类似的鸟来代替”,说明淳于髡的信;“痛心齐、楚两国之间的通使断绝”,说明淳于髡的义;“服罪”“领罚”,说明淳于髡的诚。仁、勇、忠、信、义、诚具备,谁还会治他的罪呢?结果楚王不但没有怪罪淳于髡,反而赞赏道:“很好啊,齐王竟有这样忠信的人。”并且用厚礼赏赐淳于髡,财物比献鹄还要多一倍。
据学者考证,淳于髡晚年退出稷下学宫,在齐国(今山东昌乐)乔官镇的潴河附近居住。他的七个女儿分别嫁给孟、庞、赵、丁、尹、秦、杨七姓男子为妻,并繁衍后代,成为现在乔官镇的七个村落。为了纪念淳于髡这位先贤,各村村民就以自己的姓氏加上“淳于”两字为村名,如孟家淳于、庞家淳于等,千百年来沿用至今。
不流世俗,不争势利。《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这句名言,既是司马迁阐明作《滑稽列传》的理由,更是对淳于髡崇高品质的真实写照。2020年7月,淳于髡被评为“烟台市十大历史名人”之首(按历史年代排序)。
新闻推荐
最近吴金海很忙,因为合作社每天都要采摘两三千斤各类果蔬,然后配送至龙口市区的客户手里。吴金海是龙口市茂源果蔬专...
龙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口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