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烟台日报》的不解之缘
□白晓光
缘有很多种,能够相识相知,是一种令人珍惜、令人难忘的缘。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缘,也不是每一个寻觅的人都可以抓住或者找到缘。与《烟台日报》相识相知,就是一种缘,但它不是刻意的寻找和等待。这个缘分,在不经意间,延续了31年。
风雨历程,不仅成就了《烟台日报》的辉煌,也铸就了《烟台日报》与社会各界朋友、作者水乳交融的深厚情谊。冥冥中早就注定了我和《烟台日报》的不解的缘分。
我与《烟台日报》不解之缘,还得从1989年说起呢。
1989年9月,我从黑龙江双鸭山市白酒厂调到了原山东龙口矿务局宣传部(现龙口矿业集团)工作,由过去的专职共青团书记的岗位改行从事了新闻宣传工作,也就是从这时起,我与《烟台日报》有了30多年的相约。回想这30多年的风雨历程,《烟台日报》在我心中有一种无法复制的情怀。
第一次到烟台日报社是1989年12月,那时上级单位有对外宣传考核指标,而当时烟台只有三家媒体,我们选择到烟台日报社请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寄去的稿件,都得到了编辑的指点并经修改后得以发表。为了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也想得到编辑记者的指导,我与龙口矿务局下属五个单位的新闻干事一同到烟台日报社送新闻稿件。记得第一次到报社认识了孙为刚、林秀润等编辑,他们热情接待了我们一行六人,到了中午,本想我们请他们吃个午餐,但几位编辑坚决不肯,非要个人花钱请我们吃饭。第一次到报社,我们几个心里有点紧张,但看到编辑们都很热情洋溢,并鼓励大家多写稿件,写好稿件,还鼓励我们不要怕不发表,只要多写,肯定能写出好稿件的。听了编辑的话,心里也就不紧张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真正感受到了烟台日报人的真诚。临归时,报社的编辑老师还送了专业的新闻书给我们,让我们提升一下理论水平。也正是有了编辑老师的肯定和期望,我们龙口煤矿的几个年轻人,后来在写作方面都小有成绩。
在编辑老师的支持下,从1989年开始,我每年在《烟台日报》发表稿件20到30篇,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单位的知名度已经不低了。因为凡是在《烟台日报》发表的作品,我们都剪报成册,然后在各个单位的广播站播放,其中一次还引起了当时在煤矿采访的《中国煤矿报》记者的注意,他发现了新闻线索后,以此采访,写了长篇通讯,发在了《中国煤炭报》头版头条。
我没有想到的是,1990年底,烟台日报社召开新闻工作会议表彰先进,我荣获了优秀通讯员三等奖,奖项虽然不高,但体现了烟台日报社倡导的支持、鼓励通讯员多写稿件、写好稿件的氛围。
第一次获奖后,我在欣喜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第二年开始,我注重在稿件质量上下功夫,1991年,我在烟台日报社组织的好新闻比赛中获得二等奖,也是在领导和编辑老师的关心下,我连续多年获得烟台日报社优秀通讯员的称号。在我专职从事新闻报道的十几年时间里,相继认识了报社总编王永福、发行部主任姚洪利等各位老师,在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与《烟台日报》越走越近,写稿数量年年提高。
有缘相约,才会越走越近。在与《烟台日报》多年的联系过程中,不但我及同事的写稿水平得到提高,影响力得到了提高,而且我们龙口矿务局从事新闻写作的同志也得到了重用。当年从事新闻宣传的十多名同志,有四人走到了处级干部的岗位,其他的同志也全部担任了单位的宣传科长和办公室主任等职务,是《烟台日报》成就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今天。
烟台日报社的编辑,在我的心中,是一个高效、团结、有爱心、有能力、有水平的团体。有一年,新闻部的数位编辑记者专程到龙口矿区,深入百米井下现场采访、发表报道,把龙口矿区海下采煤、龙口矿区的人文景观推向了全省。作品在《烟台日报》发表后,被《大众日报》等媒体转发,我作为通讯员也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2010年,我从宣传岗位调到一个二级单位从事工会工作,但写作热情不减,经常给《烟台日报》“悦读”副刊版投稿,受到了单位同事的肯定。因为我在“悦读”这个版面偶尔发一些文章,所以,亲友同事们也喜欢上了阅读《烟台日报》“悦读”副刊版。今天的我,虽然离开煤矿新闻战线十年了,但我每天读《烟台日报》的习惯没改,我与《烟台日报》将源远情长!
(作者系龙口矿业集团龙福公司工会副主席)
新闻推荐
新华社济南8月31日电(记者滕军伟)秋初的胶东半岛,蓝宝石葡萄长势喜人,维纳斯果树迎风摇曳。看到七甲镇一年来的变化,乡村振兴...
龙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口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