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村集体增收3.91亿元、群众增收5.01亿元,烟台 支部领办合作社 乡村振兴动力足

大众日报 2020-07-29 09:42 大字

□ 本报记者 董 卿 从春龙

本报通讯员 孙金良 岳召龙

盛夏时节,山风习习,令人清爽。沿着新修整的山路向上走,一棵棵新植的大樱桃、荷兰香杏长势喜人。看着眼前的成果,龙口市下丁家镇下丁家红谷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广军说:“打去年底开始就筹划这事儿,疫情防控期间,合作社也没闲着。”

范广军是下丁家村党总支副书记。前几年,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就业,剩下的老人摆弄山上的这些杏、梨、苹果树,忙活一年下来,收入却不多。

靠山却不能吃山,怎么办?连片开发、规模种植是个选择。但谁来牵头做这件事?

从2017年筛选11个试点村起步,到2018年确定100个村示范带动,从2019年实施千村覆盖工程,到2020年全域推进,烟台市大力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集体增收3.91亿元,群众增收5.01亿元。在这场春风化雨的实践中,下丁家村积极参与,村干部、党员带着村民扛起镐头上山开荒修路、上水种树,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海阳市邵伯村党支部书记宋立元同样为“山”发愁。认准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把“金钥匙”,他带领群众改造荒山1300亩,引进软枣猕猴桃、软籽石榴等特色品种,打造生态产业园。“全村56名党员,44人上山,年龄最大的93岁……”一讲起带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场景,宋立元就一改往日“闷葫芦”的性格,变得“兴奋起来”。

把群众重新组织起来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要义之一。“通过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带动合作社发挥经济优势、群众发挥能动性,用党支部这个‘凝结核’把城乡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把分散的农民重新组织起来,探索形成了抱团发展、规模经营、共同富裕的强村富民‘烟台模式’。”烟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涛说。近年来,烟台市各村党支部帮着群众细算长远账,累计吸收34.5万名群众入社,提高了群众组织化程度。

烟台把选优育强头雁作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关键之举,坚持“好人里头选能人”,设置候选人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严格任职资格县乡联审,每年组织100名村党支部书记赴浙江大学开展高端研修,建立烟台市乡村振兴学院强化本土培训,设立发展集体经济增量奖,激励担当作为……

从选好带头人到持续宣传发动,从强化部门支持到防控经营风险,围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烟台市建立了一整套全方位、闭环式的政策体系,用良好的制度环境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破解人才和资金两大难题,是合作社做大做强的关键。烟台市筛选100名农业专家组成顾问团,组建10支服务队“上山下乡”,田间地头指导技术、培育新型农民,让全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挂上了“专家号”。全省“强村贷”政策推行后,烟台市第一时间召开了政策宣讲会,先后为21个村发放贷款1521万元。疫情期间,以云为媒,举办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线上招商推介会,现场签约15亿元,把资本活水引入希望的田野。

在招远市大户陈家村,绿水青山间蜿蜒的是一望无际的现代果园。在这里,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变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村党委领办大户庄园农林专业合作社,流转周边13个村庄1.2万亩土地,统一平整改良,划分为不同的种植片区,以每亩1500—2000元的价格发包给懂技术、善管理的乡土人才,统一标准和要求进行田间管理。

自领办合作社以来,烟台市已流转土地23.5万亩。通过打破沟坎界限,新增集体用地1.76万亩,带动改造老劣果园47.2万亩。

在土地流转加快的同时,生产经营类、劳务服务类、三产融合类合作社不断涌现,还有的村党支部领办了联合社、集体企业,各类经济共同体争相斗艳,农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离城三里,蓬莱市三里沟村既有区位优势,又坐拥千年古槐、古桥、古井,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合村里54户传统胶东民居打造高端民宿。2019年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增加村集体收入近10万元。合作社还与旅游集团合作,打造胶东特色餐饮项目,去年实现村集体收入40万元,村民收入人均增加6000元。

福山区南庄村,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聘请专业公司规划设计了田园综合体,以樱桃延伸产业为主,打造了集观光休闲、特色美食、民宿体验于一体的多个经济增长点。仅去年举办的中国烟台大樱桃节、美食节,就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消费1500万元。

尽管领办模式各异,经营模式不一,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本质却是相同的:党支部站在经济发展最前沿,带领群众一起干、一起闯,走共同富裕之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闻推荐

今年3家农商行减少注册资本:2家来自黑龙江 1家来自山东

6月16日,银保监会网站披露的《关于黑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减少注册资本方案的批复》显示,黑河银保监分局同意黑河农...

龙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口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