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志愿者感动全场
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摄影报道)昨天下午,第七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烟台大剧院圆满落下帷幕。52位道德模范用平凡的话语、不平凡的事迹诠释了震撼人心的道德之美,感动和温暖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现场感动与温情涌动,一位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传递了温暖、传递了爱,记者在现场也捕捉到了几个感动瞬间。
龙口小伙坐轮椅来领奖
27岁的刘杨在众多的获奖者中十分特别,他是唯一一名坐着轮椅来领奖的获奖者。有谁能想到,这名行动不方便的小伙子,是当天早上6点,从龙口打滴滴顺风车赶到颁奖现场的,而让他在龙口争分夺秒忙碌的,是他和校友们一起建立的龙口康乐希康复医疗中心救助定点机构项目,这个项目为当地残疾人和脑瘫儿提供了专业的康复训练。“最近一直在市区和龙口两地之间跑,今天早上大雾,所以从龙口来的路上用了3个小时才赶到。”刘杨在后台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出一丝疲惫。刘杨是滨州医学院在读研究生,他是一个曾被医生下过“绝症判决书”的先天脊柱侧弯者,是山东省第一个签署器官捐献协议的在校大学生,如今成为率领团队活跃在扶残助残一线的志愿者。“在求医的这几年时间里,我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我曾想等我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报答他们。”刘杨告诉记者。“2013年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年,因第二次手术失败,那年的7月31日我瘫痪了,为此我抑郁并休学了一年,从此有两样东西在我人生中变得最为奢侈,一样叫希望,另一样就是勇气。”刘杨告诉记者,为了鼓励他返校复课,老师竟然亲自开车来家里接他。从那时起,刘杨就坚定了为残疾群体服务的决心。2018年,在滨州医学院、龙口市政府和龙口市残联的支持下,刘杨组建了康乐希志愿服务团队。成立至今,康乐希团队不仅用专业的医学知识为龙口市残疾人提供了精准康复和医疗服务,而且做了很多公益活动,为龙口市人民提供义诊,为龙口市脑瘫儿童提供救助,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为龙口市中小学生筛查脊柱侧弯,预防残疾。“终有一天,残障仅是我们作为人的一个特点,而非缺陷。”刘杨这样告诉记者。刘杨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大家,现场掌声经久不息。颁奖嘉宾王俊堂表示:“这个依靠轮椅出行的弱小身躯,以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在学业、创业、公益事业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更多人送去爱和希望,他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
见义勇为道德模范为妻还债
“上个周我刚接到通知,才知道自己获得了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这个荣誉。”在颁奖现场,记者见到了来自牟平区的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刘立军,记者发现,比起去年见到他时,此时的他显得消瘦了不少。
去年刘立军的妻子谭莎因患宫颈癌,家庭陷入困境,本报曾连续报道并向社会呼吁帮助这位好人,各界爱心人士向他伸出了援手,牟平区还为此组织了义卖活动。这次见面,当记者再次问起谭莎的情况时,刘立军黯然地告诉记者,妻子在去年5月时高烧住院,不到两个月时间就走了。妻子走后,刘立军严重失眠了三个月,只能休假在家。妻子生病期间,为治病借了不少钱,刘立军为此辞掉了原来的工作。“现在我在打零工,这样赚的钱更多一点,可以早日还清欠款。”刘立军告诉记者,从去年到现在一年多时间,绝大部分的负债他都还清了,现在终于轻松了。“这次来领奖,我身边的朋友都不知道,我的举动换谁都会这么做,这次又获得这样的荣誉受之有愧啊。”这个曾面对持刀歹徒毫不畏惧的汉子,在接受荣誉时表现出了十分的低调。“他见义勇为的事情,包括他对妻子不离不弃的精神和打工还债的举动,都挺让我感动,这个小伙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场观众任春铭告诉记者。
颁奖嘉宾为困难群体献爱心
“今天现场带给我太多的感动,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需要帮助的人献一份爱。”昨天在颁奖现场,作为颁奖嘉宾的省道德模范孔德娟,拿出2520元为10位环卫工人订阅了明年的爱心晚报。
孔德娟作为一个单亲母亲,抚养着一个残疾的孩子,社会各界给了她很多帮助,她也一直在思考,怎么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2013年,在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和街道的帮助下,她组建了道德先锋志愿服务队,现在队伍已经有500多人,每周组织人到老年公寓包饺子,风雨无阻。孔德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30多年每当我们娘俩遇到困难时,总有许多好心人和志愿者帮助我们渡过难关。我心里很感激他们,我和儿子要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来帮助更多的人。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近三年来,她每年和儿子牟村都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钱为困难家庭捐献10份爱心晚报,以此来教育儿子一定要感恩社会。
新闻推荐
“人民警察”,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蕴藏着千钧的力量。它代表的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庄严承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
龙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口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