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各高校围绕地方产业需求优化学科,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校地将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对接 在今年召开的烟台市 校地合作第三次联席会议上,市委书记张术平指出,支持驻

烟台日报 2019-11-21 08:51 大字

驻烟高校与地方深度融合9月21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华三集团和烟台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数字创新学院,助力烟台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千亿级主导产业;

9月26日,鲁东大学实验小学举行揭牌仪式,开启了区政府与高校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城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

今年烟台大学与台海集团共建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助力烟台市核电装备千亿级产业集群、中国核技术自主创新集成基地建设;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开发区科教园区,强化学科与城市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为深度融合地方,烟台大学还结合学科、人才和地缘上的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停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不高的专业,新增“投资学”“休闲体育”“智能科学与技术”“生物制药”4个本科专业。

高校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对接地方需求,以服务求发展、促发展,通过校地、校企共建实现“变轨超车”。“作为以‘烟台’冠名、由烟威人民集资兴办的高校,烟台大学一直聚焦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对接,瞄准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发力。”烟台大学校长郭善利向记者介绍,高校的智力资源只有在服务地方中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烟台大学通过企业看到市场、看到应用、看到产业前沿。企业则通过高校获得人才和技术支撑。在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同时,不断彰显烟台大学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提高对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让烟台大学成为烟台市的靓丽名片。校地融合助力双方共赢校地、校企深度融合,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正日益彰显。

烟台大学积极与优质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构建战略合作平台,形成校所城产协同发展新格局。与荣昌制药、南山集团、招金集团联合申报并获批了3处省制造业创新中心;与中国移动、东方电子、通用汽车等联合烟台市70余家企业组建了烟台市物联网行业协会,为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持续支撑。仅2019年上半年,学校就与杰瑞集团、德邦科技、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等知名企业、科研院所签署合作共建协议10余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版图进一步扩大。

依托烟台大学建设的山东智慧海洋研究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研究院、中韩(烟台)产业园发展研究中心、烟台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多个共建智库与平台逐项落地落实,产教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地方发展需求侧与高校人才、智力供给侧紧密合作的关系也进一步加强。

烟台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供前沿、能迅速转化的科研成果,鲁东大学一直为烟台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着“鲁大力量”。去年,省内首家新旧动能转换研究机构———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暨烟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落户鲁东大学,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移转化的“根据地”。鲁东大学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山东东仪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共建“光电技术研究院”,与益生股份联合共建“种畜禽生产与环境控制技术”实验室,与烟台泰和新材等企业合作共建“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和协同创新中心,也为深化校地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创造了有力条件。构建“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该如何以校地融合更好撬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记者获悉,未来,烟台市高校将与地方实现供需对接更加精准,服务保障更全面,基地建设更快速,沟通联系更紧密。

前不久,山东省教育厅和烟台市人民政府就未来五年共建烟台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北大、清华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北大、清华等优势资源,创新校地合作发展机制,为烟台市乃至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等支持。

在第三次校地合作联席会议上,烟台大学与龙口市、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基于各自优势资源,围绕引智共享、学科产业对接、共建共享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合作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合作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在11月5日召开的烟台大学-龙口市校地合作对接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包括与裕龙石化合作在内的15条需求侧与供给侧清单,按照供需对接更精准、服务保障更全面、平台建设更突出、沟通联系更紧密的标准和要求,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生态体系。

鲁东大学将重点在要素升级、结构优化、技术育成等方面做好供给侧支持。通过集聚校内校外资源,着力建设高水平的学科专业,持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发挥内外协同优势,促进创新结构更加优化。同时,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提升技术育成能力水平。主动对接山东省现代高效农业“十二项工程”、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加大技术育成、成果培育力度,提高高水平应用型成果供给。YMG记者王鸿云

新闻推荐

落实监督首责强化监督职能 烟台:推进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记者董卿通讯员盖石磊薛铠报道本报烟台讯“大娘,跟您联系的帮扶干部经常到家里来吗?存没存他的电话号码?”近日,烟...

龙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口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