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青年组建团队义务助残,半年走访93个社区和农村 刘杨:从受助者到助人者

烟台日报 2019-01-11 08:50 大字

刘杨(中)和团队伙伴当一个人矢志不渝追逐自己的梦想时,他的青春就充满了能量。27岁的刘杨,一个曾被医生下过“绝症判决书”的先天脊柱侧弯者,如今成为率领20人团队活跃在扶残助残一线的志愿者。2018年8月至今,在烟台市、龙口市两级残联的扶持下,刘杨的团队走访调研了龙口市东莱街道和兰高镇93个社区和农村,为1210名持证残疾人建立健康档案,满足他们最迫切的康复需求;为100余位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大数据标记职业培训并提供就业场所,700多位行动不便又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居家康复服务,186位有辅具需求的残疾人得到辅具适配服务。“终有一天,残障仅是我们作为人的一个特点,而非缺陷。”刘杨坚信着,也努力着。他和义务助残团队,帮助龙口小村庄的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走出了活动范围不足20平方米的小房间,融入到社会的大家庭;让十余年忍受残疾煎熬的中年人走出不幸,享受到精准康复训练的幸福感。他们让越来越多的“受助者”成为“助人者”,积极参与残疾人手工艺品拍卖等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人。用爱助人,希望不灭刘杨的志愿情怀,始于大学时代。在滨州医学院就读期间,身患重病的他在四处寻医治病的同时,曾发起成立了全国首支大学生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承光心汇”,并成为山东省高校第一个签署器官捐献协议的在校大学生。

刘杨12岁脊柱畸形,高三时确诊为脊髓栓系合并重度脊柱侧弯。不幸的遭遇和难以忍受的病痛让刘杨坚定地选择了医学院校。他立志成为医生,帮助像自己一样不幸的患者。2011年冬天,就在刘杨考上大学的那一年,侧弯的脊柱压迫到了他的神经,导致左腿萎缩。“当时医生给我下了病危通知书,并告诉我,两年之内会大小便失禁,然后瘫痪在床,最可怕的是继续发展下去会压迫心脏和肺,从而危及生命。”刘杨回忆。听到这一噩耗,他曾在无数个黑夜留下绝望的泪水。但对生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让他最终选择忍受疼痛,擦去眼泪继续前行。

求医路上,看着在医院里苦苦等待的其他病友和家属们,刘杨比任何人都能理解他们对于重获新生的渴望。“或许我的不幸,能给别人带去希望!”刘杨暗下决心。一期手术取得了初步成功后,刘杨出院后却难忘那些在医院里一起与病魔斗争的病友。回到学校,刘杨发起成立了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队,呼吁和号召更多的人关注器官捐献,并为此戴着支具、拄着拐杖到处宣讲,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在2013年5月,全国首支大学生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承光心汇”正式成立。通过刘杨的努力,志愿队员很快达到900人,新招募骨髓捐献志愿者300余人。大家以“爱让生命之花绽放”为引领,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星火燎原,希望不灭。2018年,经过在校期间多年的筹备,本科毕业后的刘杨在龙口市组建了康乐希康复团队。这是一支由康复治疗学、临床医学、假肢矫形工程学、特殊教育学、人体运动科学等多学科毕业生组成,为残疾人、失能半失能人群提供全面而精准的康复服务的专业化团队。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和挖掘本区域社会资源,为广大残疾人普遍得到全面而精准的康复服务提供多样化平台,紧紧围绕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康复项目开展工作,同时创造条件逐步满足残疾人高层次、多样性的康复需求,很快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残疾人精准康复龙口模式。助残之心,永无止境“我们的愿景,是终有一天,残障仅是我们作为人的一个特点,而非缺陷。我们的目标,是让失能半失能群体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加快实现残疾朋友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以满足残障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说到助残团队的初心,刘杨坚定地告诉记者。

目前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在就业、康复、教育、无障碍、社交等很多方面还有迫切的需求。这支深入基层一线的爱心组织,以机构为依托,以社区为纽带,以家庭为站点,正为残疾群体、失能半失能群体及其家属提供全面而精准的康复服务。

去年,由于刘杨团队提供的一份大数据标注的工作,龙口许多残疾人迎来了很多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走出家乡,第一次独自出行,第一次认识了披萨,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银行卡。现在,他们可以给爱人买件体面的衣裳,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涯,可以摆脱“被照顾”的命运,担当起管理员、技术核心这样的大任,甚至激发巨大的创造潜力。“我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通过最直接最有效、最真实的进社区、进家庭的方式,发掘残疾人的精准康复需求。”刘杨介绍说。根据数据反馈与分析,刘杨团队成员经过积极探索与尝试,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当地残疾人康复治疗、工作培训、辅具适配、婚恋、心理干预、特殊教育和家庭无障碍改造等进行专项对接,以便更好地补偿、代偿、提高或者恢复残疾人的身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从而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

他们以家庭为站点,将康复治疗落实在生活和居家环境中,重点开展肢体残疾、脑瘫儿童、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评估和训练,为其建立临床信息完善、功能评估齐全、问题分析到位和治疗计划周详的居家康复服务档案。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和情况,以集中式培训与一对一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为有工作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不同层次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标记工作培训;根据培训结果和个体情况,为其提供集中式或家庭式工作平台,并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一定的薪酬,以减轻家庭负担。对因残导致心理障碍的残疾人,通过专业的心理康复师以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对其进行及时并专业的疏导和治疗,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求医的那几年,我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我曾想等我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报答他们。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我希望它的宽度和厚度无限,我想用自己的能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来活着的尊严和信心,让他们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刘杨说,“我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滴爱心可以逐步转变我们这代人的传统观念,我们的队伍还在奋斗中。”YMG记者钟嘉琳通讯员刘焕秀王志政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龙口荣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称号

本报讯(YMG记者陆启飞通讯员王瞻)日前,科技部发布了全国首批52个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龙口市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

龙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口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