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载簸箕情

烟台晚报 2018-12-16 08:49 大字

全神贯注编簸箕。一件件作品凝结着辛勤的汗水。手脚并用。老人留恋这门老手艺。YMG记者金海善通讯员吕宗宽摄影报道

从16岁开始编簸箕,今年69岁的龙口市簸栾村农民戚发军已经干了整整53年。一根根细细的柳条,在戚发军的手中像变戏法一样编出了簸箕的雏形。50多年来,戚发军编过的柳条用品有十几种,从一般编手能编的柳条筐、篓、簸箕,到工艺比较复杂的柳条箱包和铺篓,经他手中编出的制品已达万件之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铺篓和柳条箱包等已经没有人使用,而簸箕在农村家庭还时常见到,最近20年,戚发军基本是常年编簸箕。

簸箕在胶东农村,是常用的农具,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前,簸箕是农民农事离不开的农具之一,不少单位的食堂也常常用它盛馒头。簸箕不但干净透气而且轻便耐用,在农村,簸箕几乎遍布每个家庭,两季收获的小麦、玉米和杂粮基本上都是经过簸箕筛选,晒干货晾东西非常实用。龙口很多家庭平日多用它放饺子,特别是大年初一的饺子,大家图吉利,包好的饺子一定要放簸箕里,然后放到室外,等初一煮饺子时,经过一个晚上的冰冻,每个饺子上面都有被簸箕印上像元宝型的痕迹,龙口人称元宝印。在龙口、蓬莱等地的农村,有的家有女儿出嫁或乔迁时,父母也要送一个簸箕,寓意招财进宝。

戚发军居住的村子编簸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整个村子的人大多以此为生,他们村的名字也因簸箕而得名:簸箕栾家,直到1958年才改名为簸栾。上个世纪80年代前,全村19个生产队,每个队都有专业的编簸箕的副业组,从开春一直干到当年冬天,最多时每天编二三百张,一年下来要编近万张。当时尽管政府的农副产品收购站以不到两块钱的价格统一收购,但那时戚发军编一个有七毛钱的收入,这在那个年代已经是让人们羡慕不已的了。因为有这么一个赚钱的副业,簸栾村显得红红火火,老百姓的生活也比周边村殷实许多。

戚发军编过的水斗、铺篓和柳条箱包已经离我们远去,也许簸箕不久也将难觅踪影。今年秋后,戚发军专门编了一个铺篓留在自己家用。他说,自己的年龄也大了,把家里的现有的这些柳条编完就不干了。说这话时,戚发军的脸上既有无奈也有留恋。

新闻推荐

寒夜车胎被扎 热心男子施救, 费力地钻到车底取下备胎,找来工具箱帮忙更换

晨报讯(YMG记者姜春康通讯员张蕾王俏妍摄影报道)家住龙口南山城市花园东区的王云傍晚独自驾车回家时,不料途中车胎意外...

龙口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龙口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