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代电影人 上阵父子兵

半岛都市报 2017-11-29 11:12 大字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张文艳

图/王龙基先生提供

一位是“中国电影音乐开拓者”、《小燕子》的创作者,一位是曾经红极一时的童星、三毛的扮演者,两位几乎“同时”步入电影圈的父子,为青岛电影谱写了华彩篇章。本期追寻电影人,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三毛的扮演者王龙基,听他讲述父亲王云阶与他进入影坛的传奇经历。

倔强的燕子绽放影坛

王龙基出身于音乐世家,父亲便是著名的音乐人王云阶,也是我国电影音乐的创始人。

王云阶的父亲王克宽早年跟随哥哥从黄县(今龙口市)徐福镇大王村一起来到青岛闯荡,进而定居在福建路25号,以开人力车行为生。1911年,王云阶出生在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当时的青岛是德国租借地,同时拥入一大批逊清遗老,人们逐渐习惯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碰撞。然而,出身贫寒的王克宽坚持认为“吹鼓手”是“下九流”的职业,不许天生有着“音乐耳朵”的王云阶学习音乐,这让王云阶非常苦恼。

1926年,历经坎坷的崇德中学改名为胶东中学,秋季重新招生开学。王云阶顺利考入这所著名的教会学校,酷爱音乐的他毅然参加了唱诗班,并学习了弹钢琴,他的音乐生涯正式开启。然而,父亲的坚持让王云阶只能暂时妥协。“父亲高中毕业后,祖父亲自送他到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报考西画系”,王龙基在《父亲王云阶的音乐人生》中称,“祖父刚一离开上海,父亲就向教务主任潘伯英先生请求转入音乐系,并要求学校每学期将绘画系的成绩单寄回家”。

就这样,瞒着父亲,王云阶徜徉进音乐的海洋。后来转入人文艺术大学音乐系,同时考取国立音专钢琴选科。纸最终包不住火,父亲还是发现了王云阶的秘密。“1931年,按照祖父的要求,父亲来到北平学商”,王龙基说。但王云阶没有放弃他的音乐梦想,课余时间,偷着向清华大学教授库普卡学钢琴,向陈德义教授学作曲。

1932年,王云阶毕业后到曲阜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教书,一次,因教学生唱《国际歌》,遭到当局搜查。“特务在我父亲的床下搜到一包中共地下党的文件,要我父亲说出文件的所有人,但我父亲拒不交代。因为他知道这包文件是中共地下党员刘弄潮伯伯放在这里的”。两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王云阶的父亲倾家荡产,想方设法将两人保释出狱,然而,历时三年的牢狱生活还是给王云阶留下了胃病的病根。

之后,王云阶回到青岛,“在青岛市立女中(今青岛二中)任音乐教师,经常参加青岛各种音乐会,还为王玫的小提琴独奏担任钢琴伴奏”,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称。抗战爆发后,王云阶来到武汉,结识了冼星海,两人一起创作抗日歌曲。在星海歌咏队,王云阶还认识了与他相伴了后半生的李青蕙。1939年8月13日,两人喜结连理,此后每一年的这一天,成为王家最热闹的一天。几经辗转,抗战胜利后,王云阶带着家人返回青岛,致力于音乐工作。1946年,他创作演出了管弦乐《音诗》,这部作品以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为贯穿全曲的主旋律,影响深远。他还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1947年在“中外联合音乐会”上,他演奏了李斯特的钢琴曲,夫人李青蕙独唱了《蝴蝶夫人》插曲。

1947年,在青岛住了不到两年,王云阶携妻带子去了上海,因为,只有那里,才能找到他的用武之地——电影配乐。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以前除了对白以外的乐曲,多选择已有的作品,很少有量身定做的,而王云阶则是我国电影音乐的创始人之一。

王云阶用音乐与电影结缘的过程是这样的。

“父亲到了上海以后,恰逢史东山导演、白杨主演的电影《新闺怨》正在拍摄,里面有一场戏需要弹琴,白杨阿姨不会,便请我父亲教她。知道我父亲是作曲家,便同时请我父亲为电影作曲,从此我父亲就在昆仑影业公司干了大半辈子”。影片上映后,王云阶成为了昆仑公司的作曲组组长。随后,他又连续为《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林则徐》《不夜城》等40多部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谱写音乐,蕴藏在心底的音乐创作热情,终于如火山一样迸发出来……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便出自王云阶之手,恐怕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的是,歌曲是王云阶为电影《护士日记》创作的插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云阶曾担任过上海电影乐团团长、文化部电影局音乐处处长等职务,不过,他最终卸任行政职务,致力于电影音乐的创作。1996年,王云阶因脑溢血遗憾辞世。不过,关于他,关于电影,关于音乐的故事,经久不衰。

新闻推荐

龙口法院助力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水平

本报讯(通讯员刘坤YMG记者任雪娜)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认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龙口法院行政庭庭长张卫青应邀到龙口市委党校、东莱街道办事处对相关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进行授课...

龙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口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