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街”上识二老
婴里
一日,正在公交车上,手机铃声响起,接听后传来浓浓的莱州乡音:“你好!你是婴里吗?我是莱州的孙景璞……”听到这个大名,我有些激动:一为老前辈的礼贤下士,一为久违的乡音乡情。此前我已获知一点信息,因我在《烟台晚报》“烟台街”版发了一篇关于方言的小文,孙先生就此与编辑电话联系过,说其中有一些他也没听说过,并留了我的电话号码。
但凡长期关注《烟台晚报》的朋友,大都熟悉“孙景璞”的大名,因为孙先生可谓“烟台街”的资深作者。从早年在《烟台晚报》发表《莱州火烧火中烧》开始,《莱州烧饼脆脆香》《麻渠大糖》《乡土风味油粉饭》等文章便不断见报,用孙老自己的话说,那是“一发不可收拾,越写越有瘾”。于是,读者记住了“孙景璞”。从家乡小吃到地方风物,从节日民俗到生产生活,那可是亲历、亲见、亲闻,是一丝丝、一缕缕有着泥土芬芳又带着历史情怀的“乡愁”。
或许大家难以置信,壬寅虎年孙先生已是90岁的长者了,然而先生耳聪目明,声如洪钟,每天还在交流、采访、阅读、写作,孜孜不倦地在方言与民俗研究的田园里耕耘着。前些日子,还在《烟台晚报》上发了《二月二 龙抬头》一文。据先生著作中介绍:退休后的30年间,他已经出版了两部著作、共计40余万字,手中尚有《中华节日风俗》《明明白白过节日》《莱州自然村庄史话》等书稿只待付梓。由于年事已高,孙先生不擅使用现代化通信工具和办公手段,洋洋数十万言的书稿都是他一笔一画的手书。加之乡间采风、剪辑报刊、整理资料等等,他硬生生地把本当颐养天年的30年干成了“当打之年”。用他的话说,要“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不觉老”。
孙先生正是怀着对乡土文化深切的爱,不但身体力行进行方言民俗的调查研究,还不忘联络同道好友,奖掖后进,互通有无,把这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因见到笔者小文中有几个他过去没听过的乡间“谜语”,孙先生不耻下问地联系我,并且赠送了自费出版的著作《岁月留痕》和与方言研究相关的许多资料,令我感慨万千。
经孙先生介绍,我又结识了身居京华的另一位莱州老乡翟东莱先生。翟先生虽然也是88岁的长者了,但同样老当益壮,不减勇力。在电话里,以莱州方言为媒介,翟老视我如故交,侃侃而谈。他15岁离开故乡莱州,退休后,滋润着他长大成人、给过他智慧和力量的莱州方言,依旧让他念念不忘。他通过不断回忆,很快在电脑上玩起了“选、录、注、释、编”的“文字游戏”。这不,随后翟老就把他的大作《莱州方言1000例》寄赠给我,全书分为“称谓、人体、吃食、穿戴”等十四编。看到正文,“笔架山”“粉子山”“门摇子”“浇汤(面条卤子)”“巧饽饽”“月鼓”“耍伴儿”“神笔刘耳枝”“庄户孙”等等,个个词条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地道,如无形之手把人拉回了故里,带到了老宅。
说来也巧,二老竟然还是同乡加同学,他们都是莱州一中早期的学子,同属一个乡镇。孙先生做过教师和政府文员,后来在莱州市图书馆馆长任上退休;翟先生则军旅生涯四十载而告老。花甲之年的他们殊途同归,把“六十岁”当起点,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把方言、民俗研究作为“业余生活的主业”(孙先生语),轰轰烈烈又干了精彩的30年,堪为我等后辈晚学的人生楷模。
“留住乡愁”,不是虚幻的口头禅,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实实在在的人生体验。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方言文化的保护与研讨中,我为有二老这样的“活字典”“常青树”深感幸福和骄傲!作为同乡同道的后学,没有任何理由辜负前辈的期望与勉励,“烟台街”上定然有更多坚实的脚印,陪伴二老砥砺前行。
新闻推荐
“小网格”助力全员核酸检测 莱州城港路街道做好社区防疫“守护者”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唐寿锐通讯员徐晨莹)闻令而动,向疫而行。在莱州市城港路街道玉龙社区核酸检测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密切配...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