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村邹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种养结合谋发展 300只绵羊?聚集发展合力

烟台日报 2021-10-27 08:23 大字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唐寿锐 通讯员 张琳琳 摄影报道)在莱州市虎头崖镇翟村邹家村的养殖基地,近300只绵羊正在悠闲吃草、散步。据介绍,这批羊是今年3月份刚刚买回来的,也将成为合作社增收的新渠道。眼下,该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种养结合谋发展,实现了村集体增收,百姓增收。

“我们合作社现在有200只基础母羊,两年生三窝,一窝基本能生两个羊羔,平均一只母羊,一年能生三只羊羔。母羊每生一窝小羊,成本是一只小羊,剩下的这200只小羊就是利润。一只35斤左右的小羊羔,现在市场价格是800块钱一只,这200只小羊羔的利润就在16万左右。”虎头崖镇翟村邹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邹占聚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翟村邹家村2019年10月成立莱州市良米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共流转村民土地260亩,主要是以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及大姜、花生等经济作物为主,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合作社稳定增收20多万元。尝到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甜头,村两委班子又开始研究新的增收门路。

“当时开会研究村里除了流转土地之外,需要再发展点别的项目,经会议研究,结合我们村自身特点,最终确定结合种植业发展养殖业, 因为我们周边养羊的比较多,我们合作社的很多社员都养过羊,对于羊的习性、羊羔易犯病的防治都有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很多外地收购客户,所以养羊客户销售不用愁。”虎头崖镇翟村邹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邹占聚胸有成竹地说。

现在,地里的玉米秸、花生秸都可以喂羊,节省了饲料费用,村民也可以在家门口种地、养羊、挣工资,实现了家门口增收。“现在在村里打工比出去干活强,我64岁了,出去打工年纪大了,没有要的。在村里干活,土地流转有一部分收入,我自己在这打着工也有收入,到年底合作社还有分红,我一年最少能挣3万多块钱。”村民邹占松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护航企业发展拓出“莱州路径” 莱州市企业管理升级工程由政府全额买单,推动10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管理升级

YMG全媒体记者唐寿锐通讯员邵立强幸福来得有些“突然”。莱州润星采油设备有限公司前不久接到了世界500强贝克休斯的大量...

莱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莱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